
兵归故里
文/月亮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情愫让人时不时的想起,总有一些冲动和心愿让人想去实现,一些岁月里的斑驳记忆也会因某个因素而变得清晰。
岁月苍老了容颜,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无法述说的情感。(根据孙总和他战友们的真实故事撰写)
——题记

在一条通往地图上都找不到标注的鲜为人知的,那个地名叫“敖都木”的公路上,行驶中的汽车里坐着几位中年男士,一路上他们的心情显得格外激动,他们时而看着窗外,时而又在沉思……带着沉积在心中已久的愿望,带着一种特殊的心情和对久违了的敖都木怀念之情,几个老兵相约,终于在阔别了几十年后又踏上了日夜向往的故地——科尔沁大草原,敖都木的重返旅程。
敖都木——那个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的一个人烟稀少,风沙无际的村落,那里曾经是他们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在那个充满激情岁月的年代,敖都木,在战友们的心里早已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时光的年轮又回到了1980年的某一天,kj和他的战友们所在的连队接到了上级命令,从美丽富饶的四川开拔到一个不起眼、却有着特殊地理位置的地方执行极其重要的国防任务。当时的他们还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霎那间从美丽富饶的天国之府,来到了这荒无人烟的大漠草原,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的风沙环境,一下子把所有人的心推到了谷底,人群中不知谁嘟囔了一句:“这是人呆的地方吗?”
话音刚落,立即就有人接过了话:“我们都是军人,军人就要一切服从命令,当兵的不吃苦何来国家的和平安宁!既然当了兵就什么苦都得会吃。”
战友们在这荒凉孤寂的大漠上凭着年轻气盛和坚韧的意志,很快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程建设中。平静的原野上因为战友们的忙碌而沸腾起来,他们就地搭起了帐篷,灯光从各个角度折射而来,炊烟袅袅人声鼎沸,喧嚣的机器马达声,川流不息的汽车,还有战友们的欢笑声,组成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从牧民们惊讶的表情中看到了对战士们的敬畏之情,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给年轻的战士点赞,科尔沁草原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复杂的地理环境和非常艰苦的工作,让这些年轻的战友们经历了从未经历过的血与火的洗礼,为了完成超负荷的作业任务,他们在极度危险的山地条件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任务,一段段镶嵌在骨髓里的片断也镌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汽车在继续行驶,一路上战友们七嘴八舌说起了当年点点滴滴的往事,曾经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了眼前:
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运送物资的汽车在行驶中突遇大风暴,随之而来的是倾盆暴雨,艰难中战友们不顾身体被肆虐的狂风暴雨淋湿,睁不开双眼,依然奋力突击排难,突然汽车陷入泥潭,窘迫中战友用车上的绳子绕成一团铺在了车轮下,又在路旁找来了石块垫在泥潭中,经过大家的努力险情终于排除,战友们带着疲惫的身躯又踏上了征程。
曾经多少次,当忙碌了一天的战友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安睡后,半夜里突然狂风呼叫,帐篷被大风拔地而起,剩下一片狼藉。曾经多少次,早上醒来看着被子上衣服上蒙上一层厚厚的灰沙时,那种沮丧,那种心情,真是无法形容。草原上的气候就是这样,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突然就乌云密布暴雨侵袭,毫无保留弄你个措手不及。

每一次汽车连的战友们向山上坑道送水送砂时,蜿蜒的山路上总是不断遇到险情,每一次通过老虎口,狮子嘴转坡时惊险不断,还有那些历历在目的随时可能车毁人亡的危险场面,每每说到那些难忘的经历,战友们的眼眶红了。一战友说:“那一次,以为咱们都要把生命奉献在这里了”这样的经历又何止是那一次,曾经多少次战友们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冒着九死一生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人只有在特殊的环境下经历过生死考验后才会变得更加坚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年轻的战友们与祖国心连着心,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宁,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时刻准备着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每一位汽车连的战士都知道,当年那个地方是根本没有路的,想要通过必须穿越过几座险峻的山峰,几十年过去了,而今故地重游现在能不能通过还是个未知数。尽管心里没底,但占据心间更多的是期盼和了却心愿,他们都曾经是军人,军人的信念和执着使然,纵使有再大的艰难险阻也阻挡不了老兵们重回故地的步伐。
从扎旗到霍林河之间早已建成了高等级公路,当年从军马场到民主镇几十公里坑坑洼洼的山路也早已被泊油路所覆盖,汽车向着大草原纵深处驶去,不知不觉已进入了军马场草地,在蒙族大妈的热心指点下,目的地越来越近了,此刻,战友们的心情也更加激动。曾经熟悉的场景已跃然眼前,放眼望去,黑色公路两旁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像一条无边展开的绿毛毯,覆盖在蜿蜒的大地上,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战友们怀着对故地的特殊心情,一路上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窗外,当他们几个人眺望着寻找着两边的山坡时,期待中山坡上熟悉的洞穴一下子映入了大家的眼帘,汽车里一下沸腾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不是四营的驻地吗?”“山边上就是九连”“五0医院的小分队紧靠河边”。
车停下了,按捺不住心情的老兵们此时此刻觉得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他们如同孩子般的大声欢呼着:久违了,敖都木;久违了,大草原,我们回来啦!震耳欲聋的声音传遍了科尔沁大草原。
看到了,看到了,大家不约而同的说着:“看到了三连熟悉的山岗”“河流对面就是咱们汽车连的驻地”“左边是那个谁?右边又是那个谁?我在那里值班过”“你给山上送过水”“他帮营里拉过菜”……一幕幕往事犹如反复播放的幻灯片,山上的工程隐隐约约矗立在那里,就像守护着大草原的勇士,说着说着大家的眼泪终于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回忆往事有苦也有乐:周末的时候向蒙族兄弟买鸡改善伙食,有在河滩上洗车嬉水逗乐的事,有在山坡上采摘黄花菜的趣事,那个谁还作了一首小诗,乐的大家都笑弯了腰,还有那谁与他美丽的女孩在扎旗黄花山火车站依依惜别的场景,在阿旗(天山)买菜的事,在通辽拉油的事,帮助那里的孩子补习文化课的事……像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了,每每说到这些都会落下眼泪。人生有许多感慨,只有经历了才有深切的体会。
在那个特殊年代和特殊环境,军人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但是他们不忘初心,不忘军人的职责,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体现着不一样的人生价值。在那片热土上,他们播散着青春的汗水和热血,有的战友甚至为了完成任务不惜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但是他们的灵魂和意志更加坚不可摧,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军人的光荣使命和荣耀,为祖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岁月如歌,当老兵们再次故地重返,那些艰苦岁月里的美好回忆依然难忘。那份不忘初心激励着每一个人。美丽的科尔沁草原,难忘的敖都木,已经永远铭记在了老兵们的心中!

褚月华,笔名楚悦,又名月亮姐姐,江苏宜兴人,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宜兴荆溪诗社社员。阳光国际文学社常务社长,文学总监。2009年起在《湖南日报》《火花》《西部散文选刊》等各类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发表作品,曾在2012年央视网络征文《寻找方大曾》活动中获得三等奖。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征评获奖者。2023年三月荣获世界诗歌联合总会“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赛”金笔诗人奖,同年五月获得第七届 《世界最美爱情诗大赛》传世佳作奖。2023年在《中华诗园》首届红色诗歌大奖赛中获奖,同年九月在第四届孔子诗歌杯全球诗人创作大奖赛中获奖,《中国当代诗词名句》前二十名,全球华人“和文化”文学艺术大展赛铜奖。2024年在《面朝大海 新诗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诗心岁月里聆听花开之声,温暖漫漫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