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细昌

(一)
残星还挂在西檐,
古殿的晨钟已咬开第一缕天光。
穿堂风带着余韵跑,
撞翻了檐角的铜铃,
撞成叮当响。
松子从树上坠向泥土时,
竟跟着钟声哼起腔——
微小的觉醒,
也能跟着大音,长成栋梁!
(二)
铜钟上的绿锈在颤抖,
把百年的雨、千年的霜,
都抖进这一声里,沉甸甸压在山梁。
钟声穿过云层时,
撞见赶路的月亮,
月亮突然收了光——
新旧交替从不是对抗,
是旧的退让,藏着新的启航!
(三)
余韵在山谷里打旋,
像个贪玩的孩子绕着松桩。
草叶上的虫儿停止了吟唱,
侧耳听那声漫过石缝,
漫过青苔的温床。
有颗种子在土里动了动,
仿佛听见某种召唤,
正顶破最后的息壤——
希望从不是等待,
是被一声响,
撞开了生长的胆量。
(四)
钟声渐淡时,晨光已漫过第九道山梁。
铜钟垂在檐下,
像个沉默的智者,
看着尘世开始繁忙。
虔诚的心头还荡着那缕余音,
像根线,一头拴着钟,一头拴着心房——
最珍贵的回响,
从不在耳朵里游荡,
在被唤醒后,闯出大道金光!
【作者简介】

汤细昌,1978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曾任教于周宁三中、一中、十中、二中、马尾区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退休后致力探究林公文化,撰写《林公签诗文化赏析》《林公祖殿建筑文化管见》《林公忠平王康养文化集萃》《林公信俗文化蠡解》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