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深圳都市人的心灵栖居地
——参观深圳甘坑古镇
王博 王夫
这几天,广东省惠州市的气温比较高,为了避暑,我选择了尽量少出门到户外,静下心在家里工作室整理文字和影像资料,在浏览手机相册时看到了“六一”儿童节这天下午去深圳甘坑半日游时随手拍的照片,一幅幅照片回放了这座古镇的掠影。
我在看关于古镇简介的照片时了解到了它的前世今生,甘坑古镇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的一个客家文化特色小镇,占地18万平方米,以客家民居、民俗、建筑、美食和田园风光为核心特色,被誉为“深圳都市人的心灵栖居地”。
甘坑古镇原名是赤竹镇,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约1688年),由谢文明、卓美发等客家人迁居建立,名称源于当地野生油柑或甘甜泉水。抗战时期为东江纵队活动据点,1973年因行政调整废止地名,后通过旧城改造转型为文旅区。
我一边漫步古镇,一边用手机拍照,还一边驻足观看欣赏古镇建筑群的特色,眼中的建筑群保留清代状元府、南香楼(120余年)、凤凰谷(徽派风格)及民国炮楼等历史建筑。
古镇非遗很有特色,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张航燕保留72道工序,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古镇的民俗是现存“前塘后山”布局的客家排屋群,融合了广府建筑元素。
古镇免费开放(全天候),含生态公园和农耕体验区,可采摘无公害瓜果、喂养家禽。
美食有客家盆菜、盐焗鸡等特色菜肴,凉帽村保留竹编工艺传统。
我在古镇继续徜徉行走着,这天是儿童节,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我也自然地涌入到这个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这次旅游,我依然携带了几个集章本,不失时机地寻找集章打卡之地,很随我愿,先后集了多枚具有古镇特色文化的纪念章,合上集章本后心里是满满的惬意,古镇不虚此行。
一入古镇大门口拍完照后,我就和女儿王博、霞姐、大宝分开了,我因集章耽误了时间,王博他们三人已观光游览完,连续给我打了几次电话,我才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古镇,再见了甘坑古镇,我有机会还会再来的。
甘坑古镇于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2022年获评国家3A级景区。
作者简介:王夫,笔名:小夫,王富、男,中共党员,政工师,1963年11月出生。
1982年开始从事新闻写作,先后在鸡西市、黑龙江省、国家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发表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和摄影作品。
曾被鸡西人民广播电台、《鸡西日报》社、《鸡西矿工报》社授予优秀特约记者称号。 著有《回望》两部文集。
现为《兴凯湖微生活》《乌苏里江微生活》平台总编辑,黑龙江省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员、鸡西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鸡西市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