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逆袭:南昌1927
编剧:张长宁

镜头 1:风云突变
• 时长:0:00 - 0:10
• 景别:全景
• 画面:1927年夏,铅灰色的乌云如巨大的锅盖,沉甸甸地压在城市上空,仿佛要将大地碾碎。“4.12政变”后的城市街头一片混乱,反革命武装分子疯狂地迫害革命者。革命者们虽奋力抵抗,但寡
不敌众,鲜血汩汩地流淌,将街道染成了暗红色,宛如一幅惨烈的画卷。
• 台词:旁白:“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成果毁于一旦,白色恐怖如阴霾般笼罩全国。”
• 音乐/音效:紧张、混乱的环境音效,如打斗声、呼喊声、枪炮声交织,低沉压抑的背景音乐
• 拍摄地点:城市街头
镜头 2:起义筹备
• 时长:0:10 - 0:25
• 景别:中景/近景切换
• 画面:南昌城内的军营中,贺龙站在作战地图前,浓眉紧锁,目光如炬,用手指着地图,向将领们详细阐述起义计划。他时而握紧拳头,时而有力地挥动手臂,展现出坚定的决心。镜头切换至朱德,
他穿梭在士兵中间,亲切地拍着士兵的肩膀,面带微笑,鼓励着大家。士兵们眼神中充满信任和期待。
• 台词:贺龙:“弟兄们,这次起义是咱们革命的生死之战,只许胜不许败!咱们要用热血为革命杀出一条血路!” 朱德:“大家都打起精神来!为了咱们受苦的老百姓,为了咱们的未来,一起拼了
!”
• 音乐/音效:低沉的商讨声,偶尔传来士兵整齐的脚步声,以及朱德鼓励士兵时亲切的声音
• 拍摄地点:南昌军营
镜头 3:叛徒萌生
• 时长:0:25 - 0:40
• 景别:近景/闪回
• 画面:7月31日傍晚,二十军一师副营长赵福生独自在营中踱步,面色阴沉如墨,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他时而抬头望向阴沉沉的天空,时而低头狠劲地吸烟、吐烟、踩灭烟
蒂,再一次次划火柴胡乱点烟……
• 台词:赵福生(内心独白):“这局势越来越乱,起义真的能成功吗?万一失败了,我……我该怎么办?”
• 音乐/音效:沉闷的脚步声,微风吹动旗帜发出的猎猎声,闪回画面中的一些微弱的叹息声和争吵声
• 拍摄地点:二十军一师营地
镜头 4:背叛行径
• 时长:0:40 - 1:00
• 景别:跟拍/中景
• 画面: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布,沉甸甸地压下来。赵福生偷偷溜出营地,像一只受惊的老鼠,左顾右盼,脚步匆匆。他身影隐入南昌城狭窄幽深的小巷,月光被高墙切割得支离破碎,洒在他紧张的脸
上。他闪进滇军朱培德部驻地,在阴暗的房间里,他弓着腰,压低声音,神色慌张地向朱培德的亲信将起义机密和盘托出。
• 台词:赵福生(低声急切,声音微微颤抖):“起义定在8月1日凌晨4时,地点就在……” 亲信(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得意):“好,你做得对,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 音乐/音效:急促的脚步声在小巷中回响,房间里低语声,偶尔传来远处的犬吠声
• 拍摄地点:南昌小巷、滇军朱培德部驻地
镜头 5:敌军戒备
• 时长:1:00 - 1:15
• 景别:中景/全景切换
• 画面:朱培德指挥部内,灯光昏黄摇曳。亲信匆匆走进,在朱培德耳边低语几句。朱培德原本悠闲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震颤。镜头切换至国民党守军营地,警报
声骤然响起,士兵们从营帐中鱼贯而出,迅速奔向各自岗位,神色紧张。他们匆忙地加固防线,将机关枪架设在重要位置,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前方。
• 台词:朱培德(怒目圆睁,大声咆哮):“快,加强防御,通知各部队戒备!绝不能让共党得逞!” 士兵们(齐声高呼):“是!”
• 音乐/音效:拍桌子声,军官严厉的下令声,警报声,士兵们整齐的跑步声,武器装备的碰撞声
• 拍摄地点:朱培德指挥部、国民党守军营地
镜头:朱培德的谋划(强化反派刻画)
• 时长:0:20 - 0:35(插入在镜头5敌军戒备后)
• 景别:中景
• 画面:朱培德在指挥部内,对着地图,与其他将领商讨应对策略。他手指在地图上比划,分析起义军可能的进攻路线和弱点,脸上露出老谋深算的表情。
• 台词:朱培德(指着地图):“共党若起义,likely会从这几个方向进攻。我们在这里设下重兵,再以小股部队诱敌深入,等他们进入包围圈,就来个瓮中捉鳖。” 将领A:“司令英明,如此定能
将共党一举歼灭。” 朱培德(冷笑一声):“哼,他们想在我眼皮子底下起义,简直是白日做梦。”
• 音乐/音效:低沉的商讨声,偶尔纸张翻动声
• 拍摄地点:朱培德指挥部
镜头 6:察觉叛徒
• 时长:1:15 - 1:30
• 景别:近景/中景
• 画面:起义军营地,执勤士兵A和士兵B正在巡逻,突然发现赵福生的营帐无人,两人对视一眼,面露疑惑。这时,士兵B不经意间望向营地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指着远处,结结巴巴地说。士
兵A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也是一惊,两人立刻向营地跑去。
• 台词:士兵A:“不好,赵副营长不见了!这是时候他们不该擅自离营的。” 士兵B(惊慌失措):“我……我刚看到他钻进滇军兵营了!” 士兵A:“快走,赶紧上报!”
• 音乐/音效:惊讶的呼喊声,匆忙的跑步声,夜晚营地周围轻微的虫鸣声
• 拍摄地点:起义军营地、营地外街道
镜头 7:紧急会议 - 第一次起伏
• 时长:1:30 - 1:50
• 景别:中景
• 画面:前敌委员会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贺龙、叶挺、朱德等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严肃。贺龙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上,身体前倾,大声说道。叶挺眉头紧皱,眼神坚定
,紧接着发言。这时,一位委员提出反对意见,双方展开激烈争论。有人认为提前起义风险太大,部队准备不足,很可能会全军覆没;而贺龙等人则强调形势危急,必须背水一战。
• 台词:贺龙(神情严肃,声音洪亮):“情况危急,必须改变计划,否则兄弟们都得白白送死!” 叶挺(用力拍了下桌子):“提前起义虽冒险,但此时我们已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 委员
(忧心忡忡):“提前起义风险太大了,部队准备不足,很可能会全军覆没啊!” 刘伯承此时也挥舞着拳头说:“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众人各抒己见,争论声此起彼伏。这时,接到报告的前敌委
员会书记周公思考后认为,为避免敌军准备,果断决定将起义提前至凌晨两点,利用敌人误判原定时间的两个小时窗口发动突袭。
• 音乐/音效:严肃的讨论声,激烈的争论声,偶尔传来椅子挪动的声音
• 拍摄地点:前敌委员会会议室
镜头 8:下达命令
• 时长:1:50 - 2:05
• 景别:近景/全景
• 画面:前敌委员会做出决定后,传令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门外,朝着各个营地飞奔而去。起义军战士们接到命令后,迅速而有序地行动起来。他们有的熟练地检查枪支弹药,有的相互整理装备,低
声交流作战计划,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
• 台词:传令兵(大声呼喊):“起义时间提前两小时,8月1日凌晨2时发动!” 战士们(齐声高呼):“明白!”
• 音乐/音效:传令兵急促的跑步声,战士们整齐有力的回应声,装备检查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 拍摄地点:前敌委员会会议室、起义军各营地
镜头 9:起义爆发 - 第一次高潮
• 时长:2:05 - 2:25
• 景别:全景/中景/近景切换
• 画面:8月1日凌晨2时,寂静的夜空被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贺龙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持驳壳枪,一马当先,率领第二十军如猛虎下山般直扑敌军指挥机关和第九军七十九团。他面色坚毅,大声呼
喊。战士们呐喊着,如潮水般冲向敌人,子弹在夜空中呼啸而过。有的战士借着夜色的掩护,贴着墙壁,小心翼翼地接近敌军,待靠近后,突然跃起,端起刺刀刺向敌人;有的战士组成战斗小队,
相互配合,交替冲锋,一个战士射击掩护,另一个战士迅速向前跃进。此时,画面穿插战士们相互鼓励的场景,如战士C对受伤的战士D说:“坚持住,我们一定能赢!”
• 台词:贺龙(挥舞着手中的枪,大声怒吼):“弟兄们,冲啊!为革命拼了!让敌人知道咱们的厉害!” 战士A(热血沸腾):“杀!” 战士B(紧跟其后):“跟我上!” 战士C:“坚持住,我
们一定能赢!” 战士D:“好!一起冲!”
• 音乐/音效:激烈的枪声,战士们的呐喊声,冲锋的脚步声,马蹄声
• 拍摄地点:战场
镜头 10:全面激战
• 时长:2:25 - 2:45
• 景别:全景/中景
• 画面:叶挺带领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也向其余敌军发起猛攻。战场上,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刺鼻的硝烟味弥漫在空中,建筑物在炮火中摇摇欲坠。起义军凭借灵活战术,利用南昌
城复杂的地形与敌人周旋。他们穿梭在狭窄的街巷中,利用房屋的拐角和窗户,从侧翼、后方突袭敌军。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但仍负隅顽抗,集中火力进行反击,起义军战士们不断有人倒下,但其
他人毫不退缩,继续奋勇向前。战士E为了救战士F,扑向敌人的子弹,壮烈牺牲,战士F悲痛欲绝,但依然高喊着为战友报仇,继续战斗。
• 台词:叶挺(手持望远镜,大声指挥):“弟兄们,别给敌人喘息机会!利用好地形,狠狠打击敌人!” 战士们(齐声高呼):“冲啊!” 战士F(悲痛地喊):“兄弟,我会为你报仇的!”
• 音乐/音效: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喊杀声,武器碰撞声,敌人的惨叫声
• 拍摄地点:南昌街巷战场
镜头 11:陷入困境 - 第二次起伏
• 时长:2:45 - 3:05
• 景别:全景/中景
• 画面:国民党守军逐渐稳住阵脚,凭借优势火力对起义军进行疯狂反扑。起义军面临巨大压力,伤亡不断增加,进攻受阻。贺龙看着战士们不断倒下,眉头紧锁,心急如焚。叶挺在枪林弹雨中,依
然坚定地指挥战斗,鼓励战士们坚持。
• 台词:贺龙:“弟兄们,顶住!我们不能放弃!” 叶挺:“大家稳住,我们一定能突破敌人防线!”
• 音乐/音效:激烈的枪炮声,战士们的呼喊声,受伤战士的呻吟声
• 拍摄地点:战场
镜头 12:战术调整 - 反转
• 时长:3:05 - 3:20
• 景别:近景/中景
• 画面:朱德迅速观察战场形势,想出新的战术。他找到贺龙和叶挺,快速阐述自己的想法,三人迅速制定新的作战计划。然后,贺龙、叶挺分别带领部队,按照新战术行动。
• 台词:朱德:“贺老总、叶师长,我们可以这样……从侧面迂回包抄,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贺龙:“好,就这么办!” 叶挺:“行动!”
• 音乐/音效:枪炮声中夹杂着简短有力的交流声
• 拍摄地点:战场临时指挥点
镜头 13:绝地反击 - 第二次高潮
• 时长:3:20 - 3:35
• 景别:全景/中景/近景切换
• 画面:起义军按照新战术,从侧面迂回包抄敌军。战士们勇猛无比,喊杀声震天。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大乱,防线逐渐崩溃。起义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贺龙、叶挺身先士卒,带领战士
们冲向敌人。
• 台词:贺龙:“弟兄们,冲啊!胜利就在前方!” 叶挺:“为牺牲的兄弟们报仇,杀!” 战士们:“杀!杀!杀!”
• 音乐/音效:激昂的枪炮声,战士们振奋的喊杀声
• 拍摄地点:战场
镜头 14:艰难取胜
• 时长:3:35 - 3:50
• 景别:全景/中景
• 画面: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军成功肃清守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南昌城的城楼上,起义军的旗帜缓缓升起,迎着晨曦猎猎飘扬。贺龙站在城楼上,望着胜利的旗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
容。战士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庆祝胜利。
• 台词:贺龙(振臂高呼):“我们赢了!” 战士们(欢呼雀跃):“胜利了!胜利了!”
• 音乐/音效:欢呼声,枪炮声逐渐减弱,激昂的音乐渐强
• 拍摄地点:南昌城
镜头 15:叛徒伏法
• 时长:3:50 - 4:05
• 景别:近景
• 画面:战斗结束,在俘虏中,赵福生低着头,缩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满恐惧。贺龙看到他,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大步走到他面前。
• 台词:贺龙(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叛徒,死有余辜!” 随着一声枪响,赵福生应声倒地。
• 音乐/音效:一声枪响,周围士兵们愤怒的低语声
• 拍摄地点:俘虏集中地
镜头 16:破晓希望
• 时长:4:05 - 4:20
• 景别:全景
• 画面:南昌城沐浴在曙光中,金色的阳光洒在城楼上,起义军战士们整齐地站在城楼上,望着飘扬的旗帜,眼神中充满自豪和希望。几个战士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起义成功后对未来新中国的憧憬。
• 台词:战士G:“等新中国成立了,咱们的老百姓就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战士H:“是啊,为了这个,一切都值了!”
• 音乐/音效:轻柔的风声,战士们的轻声交谈声,激昂音乐余韵
• 拍摄地点:南昌城楼(完)

张长宁,1954年生于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分别在南京日报、新华传媒集团从事新闻采、编业务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