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少林惊变
晨钟穿透松涛时,云不器正跪在达摩院前的青石板上。怀中断笔与半块玉珏硌得胸口生疼,戒律僧的棍棒已在他背上留下十八道血痕。
"施主身负九渊邪气,少林恕不接待。"白眉老僧合十而立,袖中念珠却绷得笔直。云不器突然挥断笔点向地面,三年来在海边画沙的"铁锁横江"竟在青石上刻出深浅如一的凹痕。
藏经阁方向突然传来梵唱,一个灰衣扫地僧蹒跚而来。老僧枯瘦的手指拂过玉珏,上面"天问"二字突然泛起青光。"因果轮回二十载..."他叹息着掀开僧袍,腰间赫然有道与晏明夷一模一样的蓝黑掌印。
子夜,云不器被引入密室。墙上悬着幅褪色画卷:九渊剑庄冲天火光中,白衣剑客单手托着婴儿独战群魔。扫地僧颤抖着指向剑客腰间:"你父亲真正的佩剑,是那支铁笔..."
---
第六章 笔冢秘辛
暴雨冲刷着剑冢残碑。云不器按扫地僧所指,在第七块断碑下掘出铁匣。匣中《九渊剑谱》下卷竟全是空白,唯首页题着"以笔为剑,万法同源"八字。
"当年魔教围攻剑庄,你父亲临战突破第九重境界。"扫地僧以棍代笔,在空中划出玄妙轨迹,"将毕生剑意尽数化入这支..."话音戛然而止,老僧咽喉突然多了枚透骨钉。
树梢传来熟悉的腥甜气息。云不器本能地翻滚,原先立足处已插满喂毒暗器。紫面老者踏着雨幕而来:"小娃娃,交出剑谱饶你不死!"铁笔突然自行震颤,空白书页浮现血色纹路——正是天罗教总坛的地形图!
"原来如此..."云不器大笑挥笔,雨点竟在空中凝成剑形。紫面老者见势不妙甩出毒烟,却见少年铁笔点地,三年来在海边重复千万次的横划,此刻引动地底剑气冲天而起!
---
第七章 故剑重逢
岳阳楼上酒旗招展。云不器摩挲着铁笔暗纹,忽听楼下传来熟悉的咳嗽声。青衫文士正用竹筷在桌面勾画,所绘正是《九渊剑谱》缺失的"万川归海"式!
"程...师父?"少年笔尖微颤。文士转身露出遍布蓝斑的面容——竟是当年假死的程砚青!"好徒儿..."他咳着血推开窗棂,洞庭烟波中隐约可见天罗教战船,"你父亲那支笔...本是剑鞘..."
轰然巨响中,战船射出巨型弩箭。程砚青突然夺过铁笔拧动笔尾,金属脆响里弹出三尺青锋!箭雨临窗刹那,云不器福至心灵地挥出"铁锁横江",二十年沉淀的九渊剑气终于觉醒,整座楼阁被剑光劈成两半。
硝烟散尽,程砚青气息奄奄地按着少年手腕:"去终南山...找真正的..."话未说完,他胸口突然钻出带钩刃尖——紫面老者的阴笑声从梁上传来:"叛徒就该..."
---
第八章 万剑朝宗
终南山巅的晨雾泛着铁锈味。云不器跪在剑冢前,将铁笔插入第九个石孔。地底传来机括咬合声,七十二柄古剑破土而出,在空中组成巨大卦象。
"九渊剑庄的传承,从来不在剑谱。"银铃般的声音响起,素衣女子从剑阵中走来,腰间悬着与云不器成对的半块玉珏,"而在于..."她突然拔剑刺向少年眉心!
金铁交鸣声中,铁笔与玉剑迸出火星。女子剑势忽变,竟使出与云不器同源的笔法招式。"师妹晏清霜?"他格挡时瞥见她耳后朱砂痣——与晏明夷临终前露出的胎记一模一样。
剑阵突然暴动,无数剑影将二人笼罩。女子咬破手指弹在云不器眉心:"血脉验证通过,传承开启!"剧痛中,三年画沙的枯燥、父亲遗留的笔势、剑谱空白的真意突然贯通。当七十二柄古剑化作铁水融入铁笔时,终南云海被剑气撕开一道天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