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五凤楼与荆梁寺的传说 ——访六汪镇西下泊村长者朱业贤
【编者按: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五凤楼与荆梁寺的传说,如胶河流水般流淌在乡村阡陌。王母植梧桐引凤的祥瑞,刘墉护乡的智慧,吕洞宾石桌的仙踪,荆条树化主梁的神秘,…… 2023年11月,五凤楼与荆梁寺的传说被评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7月28日下午,我来到六汪镇西下泊村,听村中长者朱业贤漫谈传说的乡愁与智慧。朱业贤,男,71岁,六汪镇西下泊村村民,五凤楼与荆梁寺传说的传承人之一。】
朱业贤在接受本文采访人专访(2025年7月摄)
采访人:朱先生您好!西下泊是什么时候立村的?传说中的五凤楼在村的什么位置?
朱业贤:俺村名叫西下泊,相传,明初朱姓从山西迁来立村,因坐落岭下,附近有一处水泊,故取名下泊。清初,分成了东、西两个下泊村,俺村在西,故名西下泊。
五凤楼与荆梁寺的传说是老辈人一代代传下来的。老人说,这个传说,立村时就有了。现在,它广泛流传于祝兹侯、胶河源、柏乡等行政村一带,特别是在西下泊、东下泊、柏乡一村、柏乡二村、柏乡三村等自然村,更是家喻户晓。并由此核心区传播到了诸城、胶州、高密等地,成了周边区域共有的文化记忆。
2023年11月29日,五凤楼和荆梁寺传说被青岛西海岸新区评定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传说系集体传承,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朱业开、朱业贤、朱长增等。六汪镇原文旅办负责人逄伟先生曾对这个传说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
西下泊村位于胶河东岸,村东有个土石岭,是块风水宝地,传说中,王母娘娘在这儿栽了五棵梧桐树,引来五只凤凰落脚,后来有人就在这儿盖了楼阁,取名 “五凤楼”。
西下泊一带,历史上曾属诸城县,明代《诸城县志》提到过诸城有凤凰台,说凤凰曾落在上面,这跟五凤楼的传说能对上呢。
采访人:传说里提到刘墉和乾隆皇帝的故事,您能具体讲讲吗?
朱业贤:对,这一段故事村里老人都爱讲。据说乾隆皇帝听刘墉说老家有五凤楼,想来看看。刘墉心想,皇帝出巡兴师动众,乡村要花多少钱啊,就回奏说 “五凤楼早没有了,只剩下土丘和碎石了”,皇帝就没来,给家乡省了不少麻烦。这故事既显示了刘墉的智慧,也体现着人们对家乡的爱护。
东、西下泊仅一街之隔(2023年7月摄)
采访人:历史上,五凤楼、荆梁寺真的存在过吗?您对此有哪些了解?
朱业贤:五凤楼是传说中神仙建的,应该是虚构的。但荆梁寺真实存在过,过去,村里的老人都说亲眼见过,它位于柏乡二村,有人说它始建于东汉时期,明万历年间重修。这可能无从考证。荆梁寺在柏乡一带很有名,甚至西到诸城、南到五莲、北到胶州铺集镇,都有人知道。可惜1946年毁于战火了。虽然寺没了,但 “荆梁寺” 这名字,还有五凤楼处红土沟的红土,都在提醒咱这传说不是瞎编的。
位于柏乡二村的荆梁寺遗址处(2023年7月摄)
采访人:传说中的物件,比如石桌、石椅等,这些物件有什么说法吗?
朱业贤:类似石桌、石椅等石器是真实存在的,它就在五凤楼的附近,传说是八仙里的吕洞宾路过时使用的。老一辈人都觉得它们沾着仙气,是传说的 “见证”。这些老物件是传说的“桩”,是根。
石椅(2025年7月摄)
采访人:传说中,五凤楼与荆条树、荆梁寺是密切相关的,还有红土沟的由来,能说说吗?
朱业贤:五凤楼附近曾有棵荆条树,看着细如手指,其实是村里的 “守护神”,有它在,咱村日子就富足。河对岸柏乡村有人想压咱村风水,就把这树挖去做了寺庙的主梁,建了 “荆梁寺”。挖树那天,树根冒血,染红了村东的山沟。从此,那条沟就叫 “红土沟”,也叫红泥沟,泥土是红的。这条沟位于村东,距村中心约200米。柏乡的荆梁寺后来毁于战火,那根荆条主梁连灰烬都没留下,更添了几分神秘。
生长着杂草树木的红土沟(2025年7月摄)
采访人:五凤楼与荆梁寺的传说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搞了一些传承活动,比如墙绘、文化展,您觉得这些对年轻人有影响吗?
朱业贤:这太有必要了!以前是老人讲给孩子听,现在村里画了 400 多平米的墙绘,还举办文化展,把传说呈现出来。年轻人看了、听了,就知道家乡有这么有意思的历史。现在一些小学生总是问 “红土沟为啥是红的”,这就是传说传下去的希望嘛。
采访人:您觉得这个传说对村子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朱业贤:它是胶河上游文化的一部分,跟胶河白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一样,是咱的 “乡愁”。比如提到红土沟,就知道那是荆条树的血染红的;看到石桌,就想起八仙,想起吕洞宾。保护它,不光是留住故事,更是让村里人世世代代记得自己的根,让外面的人知道咱西下泊村有文化、有故事。
村民俗文化墙(2025年7月摄)
采访人:未来您希望怎么更好地传承这个传说?
朱业贤:现在村里搞文化展、做文创产品,年轻人也愿意参与,这很好。年长的人就多跟年轻人讲讲,传说也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贝。
采访人:非常感谢您的分享,让我对五凤楼与荆梁寺的传说有了更全面、生动的了解。
朱业贤:不客气,只要有人想听,我就一直讲下去。
(采访快结束时,应我的请求,在朱业贤的带领下,我来到村东的土石岭。)
朱业贤(指了指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沟):您看,这条沟就是红土沟!
(从沟的北侧,我们沿田间小道,走到岭的高处。但见这里不规则地分布着一些乱石,有的被草垛和茂密的杂草掩盖了。)
上马石(2025年7月摄)
朱业贤(指着几块大石头):这块是传说中的上马石。您看,这里还有踏脚处。快看,这块巨石,就是石椅,它的一部分被村民的草垛盖住了,但石椅子的形状还是很明显的。(见文中图片)
逄伟 整理
青岛市黄岛区六汪镇西北部地缘广阔,从铁橛山发源的胶河流经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很大的冲积平原。古时候的胶河水面宽约5公里,长百公里以上。河水深浅不一,浅处水清见底,鱼游虾戏;深处则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在作妖;河两岸绿树成荫,一条小路沿河蜿蜒百里,两边零星地分布着几个村落。如今胶河沿岸,已打造成为万亩粮田,为保证青岛市“粮袋子”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不只现在有名,据传,清朝乾隆皇帝都曾想来这里看看“五凤楼”的风采呢!
相传很多年以前,在胶河的东岸有一个土丘,方圆大约有几百里。这里长满了茂密的梧桐树,每到春天,梧桐花香甜无比,常常引来很多勤劳的小蜜蜂,这些令人心醉的气息都能够飘到天上去。
话说这天,南海观世音菩萨,安排五只凤凰作为她的特使,到人间寻找宝地播撒仙草,普度众生。凤凰们在天上悠闲地飞着,这时最小的凤凰突然和四个姐姐说“看,下界那么多梧桐花和小蜜蜂,如此美景,我们何不去看看?”大家随着声音低头一看,只见一股瑞气直冲云霄,阵阵花香弥漫整个天空。“这不就是菩萨让我们寻找的风水宝地吗?”众姐妹异口同声。于是五凤凰分别落在了最高的五棵梧桐树上,顿时都变成了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的凤凰仙子。
其实这块地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当年“八仙过海”时,路过胶河,看到这块宝地,吕洞宾曾经算出是王母娘娘为众仙举办蟠桃会种植的大白菜的地方。“八仙”还曾和种菜的一家人有过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呢!
只见胶河流水潺潺,鱼翔浅底;土丘上除了茂密的梧桐树外,还有数不清的野花、野草。于是仙子们在梧桐树下耕耘,种下仙草种子。
这些种子大都是药材,其中有一棵荆条种子。大家对着播撒的种子,喷洒了一些仙水,不一会,仙草都长得杆粗苗壮,唯有荆条如一根丝线,若不注意,根本看不到这里还有一棵荆条,其实这棵荆条就是这里的守护神。
众仙子看到风景如此美好,于是一致决定留下照顾这些仙草。大姐施展法术,一盏茶的工夫,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就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供五姐妹居住,后来被人们称为“五凤楼”。
好一座五凤楼,高有三百又三尺,分层设室。每层雕梁画栋,全部是用天上仙木为梁,世上香樟为墙,西天王母娘娘院中的绿竹为窗,织女浣纱为幔,一颗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为灯,悬挂在每层的窗台上;东海珍珠铺路;室内摆放象牙床,墙上挂满了如意珍宝,伏羲制作的五弦琴摆放在琴桌上。廊檐下的玉玲珑,一阵风吹来,发出只有蟠桃会上才能听到的仙乐!
环绕五凤楼,绿意盎然,奇花异草,分外妖娆,阵阵芬芳,引得梅花鹿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远处胶河水发出如琴的淙淙声悦耳动听;仙鹤一会儿凌空飞翔,一会儿落在河里凸出的石头上,梳理着漂亮的羽毛;鱼虾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玩;胶河两岸绿树成荫,一阵风刮过,倒映在水中的柳丝像天上的神仙在挥毫泼墨,好一派神仙居住的仙境。
五位仙子分居“五凤楼”上,白天播撒仙草种子装点大地,晚上一起莺歌燕舞,享受快乐无边的神仙生活!
有一天,潜藏在胶河深水里修炼千年的一只癞蛤蟆突然动了凡念,想出水晒晒太阳。于是爬到河中央一块突出的巨石上,懒洋洋地享受着日光浴。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到了它的耳朵,它睁开惺忪的眼睛,看到从远处飘来了五位闭月羞花的仙子,原来是凤凰仙子们播撒完仙草种子回“五凤楼”休息。癞蛤蟆第一次见到,于是使劲睁大了两只蛤蟆眼,贪婪地望着仙子们嬉笑着回到各自的闺房,嘴里不知不觉地流下了长长的口水。它由于眼睛睁得太大,不小心眼珠鼓了出来,再也回不去了。现在蛤蟆的眼睛鼓着,就是那时看仙女急的。
突然看到这么多美女,癞蛤蟆想,如果给自己当老婆,该有多好啊!想到这里,它低头看看自己丑陋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怎么才能把仙女们弄到手呢?这可急坏了癞蛤蟆,于是它冥思苦想,突然灵机一动,自己何不这么办?
于是它就利用千年的道行,摇身一变,河边马上就多了一位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只见他一手拿折扇,另一只手拿着一卷书,头戴逍遥巾,穿红挂皂,唯一的就是由于道行太浅,头顶上有一缕黑气像喝醉了的酒鬼,飘摇不定地随着他走。这些凡人当然是看不到,但是它怎么能逃过凤凰仙子的法眼呢?
它走到“五凤楼”小妹妹的窗前,低声吟诵着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艳词秽语,天真烂漫的小妹妹看到一个公子哥和她说话,就礼貌地回答它。事有凑巧,这时大姐恰好在窗前梳头,听见声音,向外一望,只见一缕黑气晃悠悠地升了起来,掐指一算,立刻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于是怒喝一声:“大胆狂徒,敢来这里撒野,还不快快滚开,否则休怪我法宝无情”,听到大姐的怒斥,众姐妹都探出头向下望,看到一个变成人形的癞蛤蟆精在挑逗小妹。大家怒目圆睁,齐声呵斥,这时小妹也知道了癞蛤蟆的恶意,羞得满面通红,转身飞也似的躲开了讨厌的癞蛤蟆。癞蛤蟆知道自己的小把戏瞒不过大姐,继续在这里也讨不了便宜,于是恶狠狠地瞪了大家一眼,一转身,逃进了自己的老窝不敢出来。
一晃多年过去了,凤凰仙子们按照菩萨的旨意,把这块宝地变成了人间仙境。五位勤劳的凤凰仙子没有忘记菩萨的嘱托,向别处给人间造福!
癞蛤蟆打听着凤凰仙子们走了,就想出来报仇,它治不了仙子们,就要把她们的劳动果实全部铲除,但是它看遍了所有的仙草,知道自己的法力根本都治不了,那棵藏在仙草丛中,拇指般粗细的荆条的法力更是高超无比,它是这里的守护神,但只要制服了他,其他的也都得被毁了。怎么才能把荆条制服呢?癞蛤蟆鼓眼珠一转,坏主意就出来了,它知道制服荆条的软肋。它要把仙女们留下的东西统统毁坏,报受辱之仇。
于是它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得道高僧模样,假装化缘建寺庙普度众生,其实是为了自己作恶方便。这天他来到胶河东岸的下泊村,找到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族长,要求化缘。
老族长本来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听说和尚化缘是为了建寺庙度众生,于是高高兴兴地把和尚请进了家门。“大师化缘建庙度众生是天大的善事,我们这里是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老族长乐呵呵地对和尚说。“既然老族长为了弘扬佛法如此慷慨,那我就向老族长求一样东西,不知道是否舍得?”“既然是弘扬佛法,我有什么舍不得的?不说要物,就是要我去,我也去。”老族长慷慨地说。看到老族长这么容易就上钩了,癞蛤蟆暗自偷笑,但是他还是装出来可怜兮兮的样子。“既然这么说,我向老族长化一棵荆条作为寺庙的大梁可好?”老族长一听,以为自己的耳朵没有听清楚,反问道“你说什么?你只是要一棵荆条做寺庙的大梁?”“是啊,就是化村东坡上的那棵拇指粗的荆条根,用它做寺庙的大梁,这样我佛佛法才能造福一方百姓。”听到这里老族长哈哈大笑,就连在一起看热闹的人都以为和尚是一个傻子。老百姓用槐树,杨树做房屋的大梁都必须碗口粗,没听说一根拇指粗的荆条根就可以做寺庙的大梁,大家都笑话和尚的傻。但是和尚不理睬大家对他的嘲笑,一本正经地求老族长,并且非得和老族长立字为据。看到和尚的样子大家都催促着老族长和他立字据。反正东坡上的那棵荆条从老爷爷那个时候就和拇指粗,也不见它长,留着也没有用处。就这样,在大家的嘲笑中,老族长和和尚立了字据:把村东坡上拇指粗的荆条根舍给寺庙做大梁。拿着字据,和尚千恩万谢地走了,善良的乡亲们却蒙在鼓里。他们哪里知道,这棵荆条是凤凰仙子们栽在这里镇守这块风水宝地的阵眼,这个字据就是和尚制服荆条的法宝啊!没有字据和尚制服不了荆条,现在有了这个字据,制服荆条就不费吹灰之力了,可是善良的老族长哪里知道这些啊!
话说癞蛤蟆化到了荆条,他并不急着去挖,而是先去准备其他的材料。
癞蛤蟆自从被凤凰仙子吓跑之后,为了报仇,潜心苦练妖法,现在它的法力大增。它觉得自己的法力已经和菩萨差不多了,为了炫耀自己的本领,就趁菩萨去参加王母娘娘寿宴,偷偷去南海偷了几根木材做檩条;其实以他现在的法力可以直接从南海搬运过来,但是为了让当地的老百姓为它所用,就迷惑村民。他告诉村民,他从南海观音菩萨那里求了一些木材,准备近几日运来。希望大家帮帮忙给我搬来。“好啊,只不过不知道去哪里搬?你不会让我们去南海吧?”村民们嬉笑着问,“哪里也不用去,只要当胶河东面的那个湾里飘出来麦糠,木材就来了”。这时正是小麦返青的季节,哪里来的麦糠?大家联想到他化缘荆条根做寺庙的大梁都笑他傻。
为了看看湾里怎么能出木头,大家就经常去湾里看木头。湾里只有游鱼和虾在嬉戏,它们晃动着下面的水草左右摇摆。哪里还有什么木头,真是一个傻和尚!大家都这么想。看了几天也没有看到木头,调皮的二顺子为了笑话傻和尚,就偷偷从家里的草垛底下抠出来一小捧麦糠,趁天还没有亮就偷偷跑去撒在湾里,接着又悄悄地跑回家躺在炕上,等天明去看和尚的笑话,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突然“了不得了,湾里真的出木头了,满满的一湾。”不知道谁一声吆喝把他惊醒了。二顺子惊出了一身冷汗,想到自己做的事,半信半疑地跟着人们向村前湾跑去。
到了那一看,只见湾边围了一圈人,大家都在指手画脚地议论着。二顺子从人缝里一看惊呆了,水面上漂着满满的一湾木头,木头都得一两个大人才能搂过来,自己偷偷撒上的麦糠就附在一根木头上。后来这个湾被人们叫做“木头湾”,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后话。
这时和尚出现了,他召集大家都来抬木头。面对如此粗大的木头,谁能抬动啊?大家面面相觑。这时和尚说,我给大家喝一点红面糊糊,就能抬动了。于是他把手里的钵盂递给大家,都不敢喝。这时二顺子接过钵盂喝了一口,感觉一阵凉爽顺着嗓子到了肚子里,顿时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伸手,一根木头就轻轻地拿了起来,放在肩上感觉像拿了一棵麦子。看到有带头的,大家纷纷喝这红面糊糊,不一会,湾里的木头全都运到建寺庙的地方。这时大家感到腹内如火般难受,于是纷纷张开口,这时一块块的砖头样的铁饼子从大家的口中吐了出来。原来这是和尚让大家把砖头也一并运了回来。
木头和砖块运回来了,接着和尚就让大家都退后百步,自己念动咒语。站在远处看热闹的乡亲们,只见和尚坐在一个蒲团上,轻轻地飘到了半空,在他的头顶上一片黑云压顶。这时突然狂风四起,运来的砖块和木头都自己飞了起来,刹那间,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寺庙就出现在乡亲们的面前,整个寺庙都建得差不多了,只缺一根大梁没有按上。这时惊地看热闹的人都跪下磕头祷告菩萨保佑。哪里是菩萨保佑,其实是妖在作怪,他只不过是为了迷惑乡亲,以后为他所用罢了。
接着一阵妖风,和尚来到了下泊村东坡来挖荆条根。只见他先念动咒语,用一个咒符把老族长立的字据别在荆条枝上,接着开始挖土。本来这里的土非常坚硬,保护着荆条不受伤害。遗憾的是荆条的法力被和尚制住了,它被贴上咒符后,只有乖乖受和尚摆布,和尚顺利地破土挖出了荆条根。原来这条荆条苗只有拇指粗细,谁知道它的根却得两个人一起才能合抱过来。随着荆条根被残忍地挖断,荆条根流出了鲜红的血液。据说当全部挖出来的时候,整座山的土壤全部都被染成了红色,有些人还听到了荆条嘤嘤的哭声。这个事传到了下泊村,老族长惊呆了,这时他才明白村东坡上的荆条,是这块风水宝地的守护神啊!但是事已至此,无力回天!和尚把挖出来的荆条根用法术放在了寺庙的上面,成了寺庙的大梁,取名荆梁寺。
寺庙建成,他首先推倒了“五凤楼”,这里是它受辱的地方,不能留!从此和尚在这里欺男霸女,作恶多端,成了周围的一害。老族长知道是自己的无知破坏了这里的风水,引狼入室,让乡亲们遭难,都是自己的罪过,懊悔不已,后来被活活气死了。
从此以后,下泊村及周围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幸福与欢乐,变得民生凋敝,经常出现打架斗殴,邻里不和,强盗进村的现象。后来传出了一句话“下泊村若要好,荆梁寺就得倒”。
话分两头,凤凰仙子们去广结善缘,终于功德圆满,要回南海向观世音菩萨交旨。这时荆梁寺也建起来了,这里的百姓受尽了苦难。当仙子们驾五彩祥云中走到“五凤楼”上空的时候向下一看,哪里还有“五凤楼”?只见黑气冲天,特别是荆梁寺上空,妖气笼罩,还有血光出现。于是大姐佛眼睁开,看到“五凤楼”的风水被破了,这里成了一个妖魔出没,盗贼横行的凶地。掐指一算,原来在“五凤楼”调戏小妹的蛤蟆精已经修成了一个恶魔。于是她就想和妹妹们为民除害。经过一场激战,仙子们不是对手。原来凤凰仙子们都心存善念,怎能和一心为恶的癞蛤蟆精相比?眼看仙子们要遭毒手。这时哪吒三太子从天而降,前来帮助捉拿癞蛤蟆。原来菩萨早就算到“五凤楼”这里的百姓和仙子们有难,于是立即安排哪吒三太子前来营救。经过三天三夜大战,三太子和众凤凰仙子们终于降伏了癞蛤蟆精,她们把荆梁寺推倒,把癞蛤蟆精捉到南海,它经过菩萨佛法驯化,最后大彻大悟,变成了金蟾。
后来又经过众凤凰仙子们的点化,方圆百里都成了比以前更具有灵性的风水宝地。这里土壤肥沃,仙草葱茏;胶河也恢复了往日的美丽,尤其两岸盛产的“胶河大白菜”尤为著名,曾经得到鲁迅老先生的赞誉。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这个地方还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清官,刘墉;现在周围村庄人才济济,各方面人才层出不穷,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后话。
说到刘墉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刘大人是一位专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有一天他陪王伴驾,突然皇帝金口一开:“刘爱卿,我在南书房读书的时候听先生说古书记载,你老家曾有一座‘五凤楼’,乃是五只凤凰落脚的地方,非常神奇。你安排一下,朕要亲自去瞻仰一番”。一听这话,可难坏了刘大人。他知道,皇帝出巡要黄沙铺路,净水泼街,非常耗费人力物力;若是皇帝去老家一趟,就得给家乡父老浪费无数钱财。想到这里他眼珠一转,急忙跪地磕头奏曰:“我主万岁,我们那里确实听老人们说有过一座‘五凤楼’,也听过很多的传奇故事,但是现在那里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一个土丘和一些碎石烂瓦罢了。”皇帝最信任的是刘墉,听罢刘墉的话,乾隆皇帝长叹一声“是啊,物是人非,那些古老的传说只不过给人们徒增笑料罢了。”就这样,乾隆皇帝打消了看“五凤楼”的念头。刘墉的一句话,让家乡的父老省下了很多钱,当地人知道后,都感念刘大人。
如今凤凰仙子们住的“五凤楼”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了一些石桌、石椅和石床等日用物品还在土丘上,苦苦等待她们的主人。
(本栏目编者日月星辰,即采访人,男,生于1962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阚家镇人,退休干部。曾任诸城市枳沟镇党委副书记、诸城市水利水产局副局长等职。参与编纂《诸城县教育志》,主持编纂《诸城市水利志》。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纪实《传承之路》、史料性著作《六汪村庄》,参与编纂《六汪人物》。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文学艺术联合会顾问、《六汪镇志》副主编、六汪乡村记忆丛书副总编辑。)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