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铁流铸军魂
——共和国钢铁长城的98年史诗
长 征
序 1927·第一声枪响
1927年8月1日,赣水低咽,残月像一截磨钝的镰刀。
凌晨两点零五分,南昌城头骤然炸裂的枪声,不是子弹,是一万道闪电同时拧成的一柄剑,把四万万人的黑夜拦腰劈开。
风掠过城垛,卷起碎瓦和硝烟;江水拍岸,为即将远征的儿女擂响战鼓。
他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会在雪山之巅冻成冰雕的界碑,在淮海平原碾出连绵的车辙,在长江浪尖写下滚烫的姓名;但他们一定知道——这枪膛里压着的,是“救中国”三个烧得通红的大字。
于是,星火从此有了方向:
向后,是挣脱旧世界的锁链;
向前,是点燃新中国的黎明。
一 南昌·破晓
1927 年 8 月 1 日凌晨两点零五分,江西大旅社的红灯在风中摇晃,像一柄即将出鞘的剑。
——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站在二楼窗口,左手攥着怀表,右手把一张作战图折成窄窄的一刃。
他对身旁的贺龙低声道:“今晚,我们不是攻一座城,是向旧中国宣战。”
贺龙把将官肩章一把扯下,扔进火盆,火苗“噗”地窜起,映得他双目赤红:
“二十军已经上膛,就等你一声令下!”
——前敌总指挥叶挺把军帽压到眉骨,转身挥手,第二十军、第十一军的队列如两条铁链在街心合拢。
他吼出的口令像子弹上膛:“拔剑!”
那一刻,枪刺与马灯交错,整条子固路亮成一条闪电的河床。
——第九军副军长朱德提着驳壳枪,从系马桩一路小跑而来,枪身在月光下泛着幽蓝。
他把最后一匣子弹拍进战士掌心:“记住,枪膛里压的不是子弹,是四万万人的天亮。”
十九岁的许光达贴着城墙根疾跑,汗珠砸在青条石上,碎成八瓣;
十三岁的张树才踮起脚尖,只为把一面弹孔累累的红旗插得更高。
——参谋长刘伯承伏在旧藩台衙门对面的屋脊,用望远镜数着守敌的机枪眼。
雪亮的镜片里,每一簇火舌都被他标成一张死亡请柬。
他轻声报数:“一、二、三……全连注意,三点整,拔掉它们!”
三点整,枪声骤起——裂帛、惊蛰、盘古开天的第一声霹雳。
那一刻,南昌城头的星火,被血与火锻成一枚炽热的铁,烙在中国的大地上,永不熄灭。
二 井冈·淬火
1928 年 4 月,罗霄山深处,杜鹃燃成赤霞。
朱德挑粮过黄洋界,扁担吱呀,箩筐里盛的是红军的命根子,也是穷人的口粮;毛泽东站在枫石坪,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被风削成刀片,刮过山脊,松涛随之低吼。粟裕把最后一撮盐抖进铁锅,汤里浮起野菜,他咧嘴笑:“等胜利了,我请同志们喝一碗真正的肉汤。”
黄洋界炮声隆——土炮炸响的,是“工农联合起来”的惊雷。
井冈的雨、雾、硝烟把星火反复淬炼,终成一柄寒光四射的剑,剑锋所指,黑夜开裂。
三 雪山·涅槃
1935 年 5 月,泸定桥。十三根铁索凌空,桥下怒涛如雷。
廖大珠背插大刀,手攀铁索,脚趾扣住冰凉的铁环;陈赓一把扯掉棉衣,赤膊冲锋,铁索在弹雨中晃成一条通天的路。
夹金山六月飞雪,片片大如席。聂荣臻把最后一把青稞面塞进饿得眼窝深陷的战士嘴里,自己啃冰碴,咯吱咯吱,像啃碎自己的肋骨。
雪山上,每一座雪包都是无名碑;草地里,每一枚草根都是勋章。
星火被雪山压成一粒微芒,却在草鞋踩过的泥泞里重新燎原。
——长城的第一抔土,是雪与血夯实的。
四 太行·炼魂
1937 年 9 月,平型关。115师年轻的师长,举着望远镜,低声数日军辎重车辆:“一、二、三……一百零七。”
冲锋号骤然响起,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率先跃出战壕,刺刀挑起一串血珠,在眼前绽成朵朵红梅。
晋东南,左权把家书折成小小一方,塞进子弹袋:“志兰,若我牺牲,请把我和太行山埋在一起。”
武乡的小米粥养育了八路军,也养育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绝唱。
星火在太行被千百万双生满老茧的手高高举起,照亮华北夜空。
——长城的第一块砖,是盐与野菜烧结的。
五 淮海·洪流
1948 年冬,皖北平原。朔风如刀,割不断支前民工的独轮车辙。
陈毅端起一碗浑浊河水,对粟裕说:“这水是百姓的血汗,喝一口就得还他们一个新中国。”
黄维兵团突围,廖运周火线起义,阵前倒戈的枪声像一把钥匙,咔哒,拧开了胜利之门。
永城陈官庄,雪野上,冻土被炮弹翻了一遍又一遍;冻土里埋着冻成冰雕的战士,也埋着“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的深情。
星火此刻已成铁流,铁流之上,是人民的汪洋大海。
——长城的第一道闸,是独轮车与冰雕合龙的。
六 渡江·日出
1949 年 4 月 20 日夜,长江如一条黑龙,静卧炮火之下。
张爱萍站在“渡江第一船”船头,木船破浪,弹片削掉他半片耳朵;他回头吼:“同志们,南京城头见!”
江面千帆竞发,船桅马灯连成一条移动的银河。
4 月 23 日,总统府门楼,红旗插上的一瞬,阳光破云而出,照在旗上那颗五星,也照在无数泪光里。
星火终于燃成旭日,照彻东方。
——长城的第一座望楼,在钟山风雨中封顶。
七 今朝·守望
铁甲列阵,隆起大地的脊梁;银鹰破空,亮出长空的锋刃;巨舰劈波,耸立成深海的磐石。人民军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力量和坚定信念捍卫祖国的繁荣昌盛。
喀喇昆仑,海拔 5380 米,战士们在钢板上煎鸡蛋,油花噼啪,笑说:“这是离天最近的早餐。”
维和营地,蓝盔上的红星在非洲红土地上熠熠生辉;亚丁湾,护航编队犁开深蓝,浪花是写给祖国的情书。
从南昌城头到星辰大海,星火从未熄灭——
它化作风雪边关的界碑,化作维和营地的哨灯,化作抗疫一线迷彩的背影,化作洪水面前血肉的长堤。
尾声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今天,当我们写下“人民解放军”这鲜血与烈火凝铸的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笔锋仍带着未散的硝烟;
当我们哼起军歌——
旋律仍伴着军号的铿锵;
当我们仰望八一军旗猎猎飞扬——
那一声 1927 年的枪声,便在你耳膜里传响了九十八年。
它穿过雪山、草地、长江、黄河,穿过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最终汇成一句滚烫的誓言:
星火不灭,铁流永进;
军魂所系,长城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