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娥听法录·卷三》
第六回 魔障现前
青娥化形为比丘尼后,与柳静尘在天台山结茅而居。这日清晨,柳生正在溪边煮茶,忽见水面浮现血色涟漪。抬头望去,对面山崖上黑袍道士负手而立,道袍上金线绣着雷纹。
"三月之期已到。"道士声音如铁器相刮,"妖狐窃我《五雷正法》上卷,今日该还了。"
茅屋内佛珠落地,青娥白着脸走出:"玉真子,你颠倒黑白!那是我从虎妖洞中救出的佛经,何曾是你的?"
道士冷笑,袖中飞出五道符箓,在空中化作青、赤、黄、白、黑五色雷光。柳生急忙展开《金刚经》,却见经文字迹突然模糊,似被无形之手抹去。
危急关头,老僧的声音从云端传来:"玉真子,你以道术害人,早已背离正道。"话音未落,一道紫雷劈向茅屋。青娥推开柳生,九尾再现硬接天雷,雪白皮毛顿时焦黑一片。
柳生抱起奄奄一息的白狐,发现它颈间挂着一枚残玉——正是当年自己前世遗失的玉佩。玉上"静尘"二字突然放光,照出道士怀中半卷竹简,赫然写着《五雷正法》下卷。
"原来是你盗经诬陷!"柳生怒喝。道士暴怒,催动全部雷法。千钧一发之际,青娥挣扎着将前爪按在《金刚经》上,鲜血染透纸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七回 金经显圣
血染经文的刹那,整部《金刚经》凌空飞起,金字脱离纸页,在空中组成"卍"字法印。玉真子的五雷撞上法印,竟如雪遇沸汤,消弭无形。
老僧踏云而至,禅杖指向道士:"还不醒悟?"杖头铜环叮当,现出二十年前景象——年轻道士为夺经书,亲手将授业师尊推下悬崖!
玉真子抱头惨叫,周身冒出黑气。黑气中浮现无数冤魂,都是他修炼邪术害死的生灵。青娥见状,强撑伤体诵起《往生咒》。柳生也盘坐合十,胸前残玉与空中金字呼应,放出柔和白光。
黑气渐渐凝聚成一张扭曲人脸,嘶吼道:"妖狐假慈悲!"突然扑向青娥。老僧叹息,将禅杖掷出,穿透黑影钉入山岩。黑影惨叫挣扎,却见青娥咬破指尖,以血在虚空写下"阿弥陀佛"四字。
血字与金字相融,化作金红交加的火焰。玉真子肉身在火中崩解,一缕元神欲逃,被老僧用紫金钵收住:"且留你一线灵识,望你重修来世。"
风烟散尽,青娥已现原形,雪白皮毛大半焦枯。柳生含泪为它包扎前爪旧伤,发现伤口深处竟有一点金光——原是当年玉佩碎片嵌入骨肉,二十年来与妖丹相融,今日方显神异。
第八回 正果圆满
三月后,天台山紫云峰顶。青娥在佛光中褪尽最后一根狐毛,真正化作人身。老僧为其剃度时,剃刀三次弹起——原来她已修成"声闻乘"果位,不需形式上的出家。
柳静尘在旁见证全程,手中《金刚经》忽然自焚,灰烬中现出一颗琉璃珠。老僧笑道:"善哉!经义已刻入你心,不需文字了。"
青娥——如今的法号"妙常"比丘尼——向柳生合十:"多谢居士助我斩断最后执念。"柳生还礼:"更谢法师教我'无求而听法'的真谛。"
二人相视一笑,俱是云淡风轻。忽见山下走来一群香客,为首妇人抱着病童。妙常法师接过孩子,轻抚其额,孩童面色顿见红润。妇人跪拜时,瞥见法师腕间有道旧伤疤,形状恰如月牙。
是夜,柳生在灯下撰写《无求录》,窗外有白影掠过。推窗见雪地上一行狐迹,延伸向月光深处。案头突然多了一盏清茶,热气袅袅组成四句偈语:
"听法原非为利益,
无心方见真如性。
若问狐踪归何处,
云在青天水在瓶。"
(全书终)
后记异闻
后世有猎户称在天台山见过九尾白狐守护经冢,近看却是一位白衣僧侣
柳静尘《无求录》原稿每逢月圆会浮现金色批注,字迹娟秀如女子
净业禅寺遗址每逢雷雨,可闻木鱼声与狐鸣相和
这部作品融合了古典志怪小说的奇诡与佛法智慧的空灵,通过人狐殊途的因缘,诠释了"无求而听法"的真谛。
————
《青娥听法录》后记:云水禅心
余少时尝游天台,于荒寺残碑间得一轶闻。有书生遇狐仙论法,竟成一段奇缘。今敷演成篇,非徒记怪异,实为阐"无求听法"之旨。
佛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恰如青娥化形,不求果报而自证菩提;柳生著书,不慕荣利而文心自现。世之求法者,往往如逐鹿忘山,反失本真。昔有僧问赵州:"如何是道?"答曰:"吃茶去。"此中三昧,正与"听法不为求利益"暗合。
至若狐仙报恩、佛道斗法等情节,虽涉志怪,实为皮相。譬如月印万川,故事不过承载佛理之器。读者但观青娥腕间月牙疤、柳生经中血字痕,便知因果不虚,缘法奇妙。
特别要说明的是,老僧三次弹刀之细节,取材于《五灯会元》中鸟窠禅师故事;而金经显圣一段,则化用《法华经》中"经卷放光"典故。古典志怪非凭空杜撰,往往于奇诡中藏真谛。
掩卷思之,人生百年,何异狐修千载?俱在"有所求"与"无所求"间辗转。青娥最终悟得"云在青天水在瓶",柳生亦明白"无心恰恰是真心",此中境界,或许才是真正的"听法"。
时值仲秋,窗外桂子飘香,忽见白猫衔落叶过庭,恍若故人遗讯。因缀数语,以志因缘。
——成智 谨识
甲辰年桂月于听雨轩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