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轻悄悄地溜出校门,而后一路疾奔,仿佛要挣脱那教室沉闷四壁的束缚。唯有被微风裹挟而来的蝉鸣声,在耳畔喧闹作响。此刻,我的心恰似挣脱樊笼的飞鸟般欢畅,只觉得清风轻盈,日光暖煦,世间再无别处,能有这般自在的天地。
然而,父亲却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门前,目光沉郁仿若铅块般凝重,紧紧地凝望着我。他没有发出丝毫声响,只是缓缓伸出手,拿起那把被岁月打磨得发亮的锄头,轻轻塞入我手中,旋即转过身,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田间走去。我满心惴惴,内心似揣着一只小鹿般,咚咚直响,赶忙紧紧跟在他身后。
日头高悬于中天,恰似一团熔炼的黄金,倾洒出炽热刺目的光辉,炙烤着大地。齐腰深的玉米田,闷热得仿若蒸笼。甫一踏入田地,汗珠便如雨点般簌簌落下,转瞬之间,衣衫便被湿透。

父亲一声不吭,躬身弯腰,锄头在泥土中划出一道道深痕,动作稳健且精准。
我笨拙地效仿着挥动锄头,然而泥土却似铁板般顽固,锄头的震动让双手虎口生疼,没过多久,手上便磨出了红彤彤的血泡。汗水如无数条小虫顺着脖颈缓缓爬下,灼烫着肌肤,玉米叶子犹如锋利的刀子,划过汗湿的胳膊,又痒又痛,如此几番下来,浑身仿佛被无数根细针深深扎刺。
临近晌午时分,我几近体力不支,整个人仿佛散了架般瘫倒在田埂之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喉咙干渴得好似燃起了熊熊烈火。缓缓抬头,映入眼帘的是父亲的背影,汗水早已将他的衣衫湿透,那背影,恰似被炎炎烈日深深烙印在土地上的一抹深色印记,倔强地朝着前方不断移动,在那广袤无垠、如绿浪般翻滚的田野间,缓慢却又无比坚韧地一起一伏。
正恍惚之际,邻居家那位刚大学毕业的大哥哥,驾驶着崭新锃亮的轿车,缓缓从田边驶过。车窗徐徐摇下,他探出头来,微笑着向我们挥手示意。那车身宛如一面光滑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此时满身泥泞、狼狈窘迫的模样。

刹那间,我仿佛被一道灼热的光芒猛地刺穿心脏:父亲肩上所扛着的沉重命运,竟这般清晰地折射出我未来将要延续的艰辛图景!
回到家中,我静静地将书本逐一摊开,又重新仔细包裹好。在柔和的灯光下,书页泛着微微光芒,宛如通往另一重奇妙天地的入口。
知识并非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然而,倘若缺失了它,又怎能奢望在这纷繁世间寻得一条属于自己的平坦之路呢?读书绝非是对劳动的逃避,实际上,劳动同样离不开知识的支撑,没有知识,万事皆难以成功。
父亲在田垄间那沉默且佝偻的脊背,以及烈日下汗水砸入泥土发出的闷响——这堂在天地间曝晒展开的课程,最终让我领悟:知识,才是真正能够让肩头那把锄头变得轻盈的力量。
原来,在人的内心深处,往往隐匿着一片尚未开垦的荒芜之地。唯有历经汗水的浇灌与烈日的炙烤,方能听见种子在深处那渴望破土而出的声音——这绝非逃避的托辞,而是迈向另一片广袤天地的激昂号角。世间最为沉重与最为轻盈的,实则是同一柄锄头,在不同人手中所承载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作者简介:贺占武,男,汉族,笔名绿原,河南洛宁人,热爱文学,一个不起眼的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