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回 金光寺异显现真偈 达摩祖点化取经人
诗曰:
"一念心生三界火,万缘放下即菩提。
欲向灵山求妙法,原来真经在破衣。"
话说大唐贞观年间,长安城金光寺内忽现异象。那藏经阁顶夜放毫光,照得百里可见。太宗皇帝亲临观瞻,但见阁中现出一部无字宝经,翻动时竟有梵音阵阵。满朝文武皆不能解,唯有个慧明和尚合掌道:"阿弥陀佛,此乃达摩祖师西来意。"
原来这慧明本是少林寺执役僧人,因每日扫地时默诵《金刚经》,十年不辍,竟在青石板上踏出足印。这日他上前拜经,忽见那无字经上现出偈语:"诸佛入涅盘者,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无烦恼处..."正待细看,却闻半空传来木屐声响。
只见个蓬头赤脚的梵僧踏云而至,手中九环锡杖叮当作响。众僧慌忙下拜,正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祖师指着慧明道:"三界劫波起,一念妄心生。汝可往西天,取无字真经。"
第二回 收悟贪鼠精归正 解偈语三界分明
慧明领了法旨,却不知西天路在何方。当夜禅定中,见达摩祖师现八万四千相,赐他法号"悟空",又予三件宝物:无贪禅杖、无嗔心镜、无痴梵呗。醒来时,枕边真个放着个包袱。
这日行至黑风岭,忽闻草丛中窸窣作响。但见个灰毛鼠精捧着佛前灯油大快朵颐,看见人来竟作揖道:"长老莫打!我本是雷音寺琉璃盏下听经的灵鼠,因贪这灯油香味被贬下界。"悟空笑道:"既称灵鼠,可识得此偈?"遂念出金光寺所见偈语。
鼠精眼珠一转:"这有何难?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小妖名唤悟贪,愿随长老西去!"正说着,林中忽起黑雾,现出个金甲神人喝道:"孽畜!偷我庙中供奉还敢妄语!"原是当地土地。悟空以禅杖点地道:"万法皆空,何分你的我的?"那土地顿觉惭愧,化作青烟去了。
第三回 贪泉镇金像惑众 无贪杖点破迷津
二人行至贪泉镇,却见街上行人个个面色青灰,捧着金碗在泉边狂饮。镇口石碑刻着:"饮此泉水,心愿皆成"。悟贪嗅了嗅忽道:"不好!这泉中有妖气!"
夜半时分,悟空以天眼观之,但见泉底盘着条三丈长的金鳞妖蟒,每有人许愿,便从其七窍抽出一缕青气。正欲出手,却见悟贪溜到泉边,偷偷蘸了滴泉水舔食,顿时眼冒金光,竟要跳入泉中!
好悟空!将无贪禅杖往地上一顿,诵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泉水应声沸腾,妖蟒惨叫现形。原来是个修炼千年的金蟾,专吸世人贪念。斗法间悟贪忽然清醒,想起雷音寺听经时佛祖所言"贪嗔痴三毒",猛地咬住妖蟾舌头。悟空趁机以禅杖击其顶门,那妖登时化作滩金水,渗入地下。
镇上百姓醒来,见手中金碗俱是骷髅所制,纷纷呕吐。有老者哭道:"这泉百年前本清澈见底,自打来了个云游道士..."悟空叹道:"非是道士为妖,实乃尔等心中先有贪念。"遂取菩提叶撒入泉中,泉水复清。
第四回 嗔火城旧怨难消 无嗔镜照见本来
师徒离了贪泉镇,悟贪忽扯悟空衣袖:"师父你看!"只见西边天际赤红如血,云中竟有刀兵相交之声。悟空展开达摩所赠心经一看,惊道:"不好!此乃色界天众与阿修罗交战,嗔火泄入人间!"
急行三日,果见前方城池笼罩在烈焰中。城门匾额"嗔火城"三字已烧得焦黑。守城兵士浑身火疮,仍持刀喝问:"来者可是罗刹国细作?"原来城主与邻国结怨百年,近日天降流火,百姓皆道是敌军妖法。
正解释间,城内忽爆出震天巨响。但见个赤发巨汉踏火而来,正是悟嗔——他曾是韦陀尊者座前护法,因与火德星君争执被贬下界。此刻旧疾复发,竟与城中怨气共鸣,化作三头六臂的修罗相!
悟空急取无嗔心镜抛向空中,那镜中现出前世因果:原来火德星君与悟嗔本是同门,因炼丹炉爆裂互相埋怨。镜光所照之处,悟嗔眼中血色渐退,城中火焰竟凝成个道人模样,叹道:"千年嗔恨,原来错在我先起分别心..."
第五回 痴云峰琴魔乱性 无痴曲唤醒真如
平息嗔火城灾劫后,师徒行至白云缭绕的痴云峰下。但闻峰顶传来凄美琴音,听得悟贪涕泪横流,悟嗔却暴跳如雷。悟空以梵呗护住众人心神,见山道上跪满听琴的修士,个个形销骨立。
峰顶坐着个白衣书生,面前瑶琴竟以人骨为架!见有人来也不抬眼,只道:"此曲唤作《求不得》,诸君且听..."弦动处,悟空忽见达摩祖师影像在琴弦间破碎,顿时明了:此乃无色界天音化现的魔障!
原来书生本是妙音天女侍童悟痴,因执着天籁妙音堕入轮回。此时琴中忽伸出白骨手抓向众人,悟空急令悟贪、悟嗔各持法宝镇住琴弦,自将无痴梵呗谱抛向空中。那乐谱化作八万四千只青鸟,与魔琴之音相抗。
僵持间,悟痴忽然泪流满面:"我想起来了!当年天女说'若将琴声觅,何处得闻琴?'"十指猛地扯断琴弦。那骨琴轰然炸裂,现出本相——竟是段菩提树枝!峰顶云开雾散,现出西天灵山轮廓。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