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身世之谜
晨钟破晓,少室山笼罩在薄雾中。
程无咎已在达摩洞前站了两个时辰,双腿如灌了铅,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这是玄慈大师布置的"无念三关"第一关——"立雪关"。
"心若止水,身如枯木。"玄慈的声音从洞内传出,"程施主,可感到双腿酸麻疼痛?"
程无咎咬牙道:"弟子...忍得住。"
"错了。"玄慈叹息,"无念之境,非是强忍。酸即是酸,痛即是痛,知其然而不为其扰,方为无念。"
程无咎一怔,忽然明白过来。他不再抵抗身体的痛苦,而是坦然感受那股酸麻。说来奇怪,当他不再抗拒时,痛苦反而减轻了许多。
"进来吧。"玄慈道。
洞内光线昏暗,只有一盏油灯摇曳。玄慈盘坐在石床上,白眉下的双眼清澈如孩童。程无咎行礼后,玄慈指向石壁上一幅壁画。
"这是达摩祖师面壁图。你且说说,祖师悟到了什么?"
程无咎凝视壁画,只见达摩背影孤寂,面对石壁仿佛面对整个虚空。他思索片刻:"祖师悟得佛法真谛?"
玄慈摇头:"再猜。"
"悟得绝世武功?"
玄慈又摇头:"仍不对。"
程无咎困惑不已。玄慈轻声道:"祖师什么也没悟。"
"什么?"程无咎愕然。
"正因什么也没悟,所以悟了。"玄慈微笑,"这便是无念。不执着于悟,不执着于不悟,心如明镜,物来则现,物去则空。"
程无咎若有所思。玄慈又道:"今日起,你每日午时来后山瀑布下打坐,体会'水流心不流'的境界。"
离开达摩洞,程无咎心事重重。这些日子他虽习得少林基本心法,但玄慈始终未传授高深武功,反而日日让他参禅打坐。义父大仇未报,江湖风波又起,他实在心急如焚。
"程大哥!"明心从药王院方向跑来,手里捧着一个瓷瓶,"我刚炼成的'清心丹',对你体内寒毒有奇效。"
程无咎接过瓷瓶,见明心眼下有淡淡青影,显然熬夜炼药。"多谢你。"他由衷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明心摆摆手:"药王谷弟子本分而已。"她压低声音,"对了,我今早去藏经阁借《本草纲目》,偶然看到一本《江湖异闻录》,里面记载了二十年前无念山庄的事..."
程无咎心头一跳:"上面怎么说?"
"记载很简略,只说慕容霄创出般若无念诀后,引来江湖觊觎,最终满门被灭。"明心犹豫了一下,"但书页边缘有人批注,说参与灭门的除了魔教外,还有..."
"还有什么?"程无咎急问。
"还有几大正派掌门。"明心声音几不可闻,"包括...程天雄盟主。"
程无咎如遭雷击,踉跄后退两步:"不可能!义父他..."
明心连忙扶住他:"批注未必可信。那字迹潦草,像是匆匆写就。"
程无咎强自镇定:"书现在何处?"
"还在藏经阁。玄苦大师每日申时都会去整理经书,现在去应该无人。"
藏经阁内光线昏暗,经书特有的檀香味弥漫空中。程无咎很快在角落找到了那本泛黄的《江湖异闻录》。翻到记载无念山庄那页,果然看到一行小字:"乙卯年八月初七,崆峒、华山、程家堡、唐门联手灭无念山庄,慕容霄自焚,幼子失踪。"
字迹潦草却有力,墨色已淡,显然年代久远。程无咎双手颤抖,又往后翻了几页,忽然一张画像从中滑落。画中是个英武男子,眉目间竟与程无咎有七分相似,下方题着"慕容霄"三字。
"这..."程无咎脑中轰然作响,无数碎片突然拼合——义父临终前的嘱托、玄慈大师的另眼相看、自己对佛法的莫名亲近...
"原来你是慕容家的后人。"一个冰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程无咎猛然回头,玄苦禅师站在阴影处,眼中寒光闪烁。
"师叔..."程无咎下意识将画像藏入袖中。
玄苦缓步走近:"二十年前那场血案,老衲也在场。当时各派以'除魔卫道'为名,实则贪图秘籍。程天雄虽参与其中,最后却良心发现,救出了一个婴儿。"
程无咎喉头发紧:"那个婴儿...就是我?"
玄苦点头:"慕容霄临死前将两块玉牌分别交给程天雄和先师,希望有朝一日你能重获家传武学。没想到程天雄竟将你收为义子,更没想到二十年后,风波再起。"
程无咎胸口剧烈起伏,二十年人生突然天翻地覆。杀父仇人竟是养育自己的义父?而自己苦苦追寻的凶手,或许就是...
"白衣人是谁?"他嘶声问道。
玄苦摇头:"老衲不知。但此人武功路数与当年慕容霄确有相似之处,或许是得了部分秘籍。"他意味深长地看着程无咎,"方丈师兄早知你身份,却仍收你为徒,你可知为何?"
程无咎茫然摇头。
"因为般若无念诀的真正秘密,不在招式,而在心境。"玄苦叹息,"慕容霄当年若能放下仇恨,或许不会..."
话未说完,窗外忽然传来一声轻响。玄苦身形一闪,已到窗前,却只看到一片衣角消失在墙角。
"有人偷听。"玄苦面色凝重,"此事暂且不要声张,尤其别让方丈师兄知道你来过藏经阁。"
程无咎不解:"为何?"
玄苦低声道:"当年血案牵涉太广,如今各派掌门多半参与其中。若知你是慕容后人,必会群起攻之。方丈师兄慈悲为怀,或会因保护你而陷少林于险境。"
回到客房,程无咎心乱如麻。窗外月光如水,他取出慕容霄的画像反复端详,血脉相连的感觉如此强烈。恍惚间,他仿佛看到画中人对他说着什么。
"无念...无念..."程无咎喃喃自语,忽然想起玄慈的教诲,"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他猛然醒悟:父亲创此功法的本意,绝非为了仇恨!
次日午时,程无咎如约来到后山瀑布。湍急的水流从百尺高处砸下,声如雷鸣。按照玄慈指示,他脱去上衣,盘坐在瀑布下的巨石上。
冰凉的水流如千万根钢针扎在身上,几乎瞬间就让他喘不过气。程无咎咬牙坚持,默念心法,却仍被水流冲得东倒西歪。
"心不染着..."他想起玄慈的话,不再抵抗水流的冲击,而是放松身体,随波而动。奇妙的是,当他不再抗拒时,水流反而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
一个时辰后,程无咎精疲力竭地爬上岸,却发现明心坐在不远处的大石上,身边放着干净衣物和热茶。
"你...一直在这里?"程无咎有些尴尬地接过衣服。
明心点头:"玄慈大师让我照看你。"她递上茶杯,"感觉如何?"
程无咎将茶一饮而尽:"比想象中...艰难。"
明心忽然正色道:"程大哥,我昨夜想了一晚。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仇恨只会蒙蔽你的双眼。慕容前辈创无念诀,定是希望后人能超越恩怨。"
程无咎惊讶地看着她:"你怎知..."
"我听到你和玄苦大师的谈话了。"明心坦然道,"我不是有意偷听,只是去给你送药..."
程无咎苦笑:"所以你知道了,我是魔头之子。"
明心摇头:"无念山庄从未作恶,何来魔头之说?倒是那些名门正派..."她忽然住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
程无咎敏锐地察觉到异样:"明心,你是不是...还知道些什么?"
明心犹豫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你看这个。"
玉佩上刻着一个"药"字,但翻过来看,背面却有一个极小的"慕容"印记。
"这是..."
"我师父临终前交给我的。"明心低声道,"他说我襁褓时被弃于药王谷门口,此玉是我身世唯一线索。昨夜见到慕容前辈画像,我才发现这印记..."
程无咎震惊不已:"你是说,你可能是..."
"我不知道。"明心摇头,"但若真与无念山庄有关,那么我们的相遇,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第五章 江湖风波
七日瀑布修炼后,程无咎皮肤被泡得发白,但眼神却比以往更加清明。
这日清晨,他正在院中练习少林罗汉拳,玄苦匆匆而来:"程师侄,方丈师兄召集全寺首座议事,你也来吧。"
大雄宝殿内气氛凝重。玄慈端坐正中,两侧是各院首座。程无咎站在末位,注意到玄慈手中拿着一块玉牌——与无念令极为相似,但质地粗糙许多。
"昨夜丐帮传来消息,江湖上已出现七块这样的'无念令'。"玄慈声音沉重,"崆峒、华山两派为争夺玉牌大打出手,死伤数十人。唐门更是一夜之间灭了江北吕家满门,只因怀疑吕家藏有真令。"
达摩院首座玄难怒道:"这分明是有人故意搅乱江湖!"
"不错。"玄慈点头,"更蹊跷的是,每块假令出现之处,必有一白衣人暗中引导。老衲怀疑,此人就是杀害程盟主的凶手。"
玄苦上前一步:"方丈师兄,此事关系重大,不如派弟子下山查探?"
玄慈沉吟片刻:"正有此意。程施主与明心姑娘可扮作游方医者,暗中查访白衣人下落。"
程无咎心中一动,这正是查明真相的好机会。他抱拳应下,却没注意到玄苦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下山前,程无咎独自来到后山瀑布。七日修炼,他已能在激流中静坐一个时辰而不为所动。今日他尝试将真气运至全身,竟发现水流冲击不再造成痛楚,反而如母亲的手轻抚而过。
"心不染着,身自安宁。"玄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程施主进步神速。"
程无咎连忙起身行礼。玄慈慈祥地看着他:"可知老衲为何让你在此修炼?"
"弟子愚钝,请大师指点。"
"瀑布如红尘,冲击如烦恼。"玄慈轻声道,"世人或抗拒,或逃避,皆不得解脱。唯有接纳而不执着,方得自在。"
程无咎若有所思:"大师是说,仇恨也是如此?"
玄慈点头:"慕容施主当年若能悟此理,或许不会走上绝路。"他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这是《金刚经》抄本,你带在身上。若遇心魔,可诵读静心。"
程无咎恭敬接过,忽然问道:"大师早知我身世?"
玄慈叹息:"当年老衲与程盟主合力救你出火海,他便发誓将你抚养成人,以赎罪孽。这些年他暗中修桥铺路、广施善举,皆是为弥补当年过错。"
"那...大师收我为徒,是为化解这段恩怨?"
"非也。"玄慈目光深邃,"老衲见你根器非凡,若能悟得无念真谛,或可了却慕容施主未竟之愿——以武载道,普度众生。"
下山路上,程无咎将玄慈的话告诉明心。明心听后沉默良久,忽然道:"程大哥,若找到白衣人,你会杀了他吗?"
程无咎握紧剑柄,眼前浮现义父惨死的画面,胸口那股寒意又隐隐发作。他深吸一口气:"我不知道...但玄慈大师说得对,仇恨只会蒙蔽双眼。"
明心从药囊中取出一个小瓶:"这是我用般若花炼制的'清心散',能暂时压制你体内寒毒。但要根除,还需找到施毒之人。"
三日后,二人来到洛阳城。一进城就感受到紧张气氛,街上行人稀少,不时有持刀武者匆匆而过。
"听说了吗?青城派和点苍派为了一块玉牌,在龙门大打出手!"茶摊上,一个商人低声道。
"何止啊,连唐门老太君都出山了,说是要讨还二十年前的旧债..."同伴回应。
程无咎与明心对视一眼,正要细问,忽然街尾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群黑衣人押着几个伤痕累累的和尚走来,为首者高声喝道:"少林秃驴私藏无念令,今日唐门替天行道!"
"是戒律院的师兄!"程无咎认出那几个和尚,正是当日护送他们上山的武僧。
明心按住他拔剑的手:"别冲动,先看看。"
黑衣人将和尚们绑在广场木桩上,一个紫袍老者缓步而出,正是唐门当家唐老太君。她虽年过七旬,双目却如鹰隼般锐利。
"老身最后问一次,玄慈老秃驴把无念令藏在哪里?"她声音嘶哑如铁锈摩擦。
为首的武僧怒目而视:"少林从无贪念,何来无念令?唐老太君莫要血口喷人!"
唐老太君冷笑一声,袖中飞出一道银光,那武僧顿时惨叫一声,脸上浮现出诡异的紫色纹路。
"唐门剧毒!"围观人群中有人惊呼。
程无咎再也按捺不住,纵身跃出:"住手!"
唐老太君眯起眼睛:"哪来的野小子?"
"在下程无咎,程天雄义子。"程无咎抱拳道,"老太君为何对少林弟子下此毒手?"
"程天雄的义子?"唐老太君怪笑一声,"正好,老身正要找程家讨债!"她袖中又一道银光射出,快若闪电。
程无咎早有防备,长剑出鞘,将暗器击落。谁知那暗器突然爆开,一团紫色烟雾弥漫开来。
"闭气!"明心高喊,同时撒出一把白色粉末。紫烟与白粉相遇,发出嗤嗤声响,竟相互抵消。
唐老太君脸色一变:"药王谷的小丫头?好,今日一并解决!"她一挥手,数十名唐门弟子同时出手,各式暗器如雨点般射来。
程无咎运起少林心法,长剑舞成一道光幕,将暗器尽数挡下。明心则从药囊中取出几个小球,掷向地面。顿时浓烟四起,遮蔽了视线。
"救人!"明心低喝一声,银针连闪,已解开武僧们的束缚。
四人趁乱冲出重围,躲进一条暗巷。为首的武僧虚弱道:"多谢师弟相救...唐门突然袭击我们...说少林私藏无念令..."
程无咎沉声问:"寺中情况如何?"
"方丈派我们下山查探...谁知刚离山就遇埋伏..."武僧突然抓住程无咎的手,"小心玄苦师叔...他..."
话未说完,武僧突然双目圆睁,嘴角溢出黑血,气绝身亡。程无咎大惊,检查其他武僧,也都已毒发身亡。
"是延时发作的剧毒!"明心检查后脸色苍白,"他们早就中毒了,只是..."
"只是什么?"
明心犹豫道:"这毒...有些像药王谷的'七日断魂散',但又掺杂了其他成分..."
程无咎心头一震:"药王谷?"
"不是我!"明心急道,"此药配方只有谷主和几位长老知晓..."
程无咎安抚地拍拍她肩膀:"我没怀疑你。但此事蹊跷,唐门、药王谷、少林,似乎都被人算计了。"
正说着,巷口突然传来一阵笛声,清越悠扬,却让程无咎浑身血液几乎凝固——正是寿宴上那白衣人的笛声!
"是他!"程无咎拔剑冲出巷子,只见远处屋脊上一道白影飘然而过,速度极快。
程无咎施展轻功急追,明心紧随其后。二人追至城郊一处荒废庄园,白衣人却不见了踪影。
庄园内杂草丛生,显然荒废多年。程无咎警觉地持剑四顾,忽然注意到主屋门楣上挂着一块残破匾额,隐约可见"无念"二字。
"这里...该不会是无念山庄旧址?"明心声音发颤。
程无咎心头剧震,缓步走入主屋。屋内蛛网密布,地上积了厚厚灰尘,但奇怪的是,正厅中央却有一块地方异常干净,似乎常有人来。
墙上挂着一幅残缺的画像,依稀可辨是一对夫妇抱着两个婴儿。程无咎走近细看,忽然画像后的墙壁传来"咔嗒"一声轻响。
"有机关!"他刚出声警告,脚下地板突然翻转,整个人跌落下去!
"程大哥!"明心的惊呼声渐渐远去...
黑暗中,程无咎感到自己滑入一条幽长的隧道,最终重重摔在一间石室内。他忍痛爬起,发现石室中央盘坐着一具白骨,白骨前放着一个铁盒。
白骨颈上挂着一块玉牌,与无念令一模一样。程无咎颤抖着取下玉牌,只见上面刻着"霄"字。
"父亲..."他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
铁盒上刻着一行小字:"吾儿亲启——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方得无念真谛。"
程无咎打开铁盒,里面是一本薄册,封面上写着《般若无念诀》五个大字。翻开第一页,赫然是一段话:
"余穷毕生心血创此功法,本欲济世度人。然江湖贪婪,致有灭门之祸。此诀分上下二卷,上卷无念主杀伐,下卷般若主慈悲。后世得此诀者,切记:无念非无情,般若非懦弱。唯有二者合一,方证大道。"
程无咎正欲细读,头顶突然传来明心的尖叫和打斗声。他连忙将秘籍和玉牌藏入怀中,寻找出口。
石室一角有条狭窄通道,程无咎匍匐前行,最终从一口枯井中爬出。刚探出头,就看到明心被三个黑衣人围攻,险象环生。
"住手!"程无咎纵身跃出,长剑如虹,瞬间刺倒两人。第三人见势不妙,撒出一把毒砂逃走了。
明心衣衫破损,手臂有一道伤口,却顾不上自己:"程大哥,你没事吧?我找到这个..."她摊开手掌,是一片白色花瓣,与程家堡当晚所见一模一样。
程无咎面色凝重:"白衣人来过?"
明心点头:"他本想追你下去,被我拦住。交手时我扯下了他面具一角,看到了..."她突然住口,眼中充满恐惧。
"看到了什么?"
"是...玄苦大师!"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