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4811期
《岁月》(组诗)
—— 写在建军节,陆军六十一师警卫连创建六十三周年
作者:李希勇
朗诵:王传芳 马凤娴 杨艳君
——谨此,献给我英雄的部队;献给六十一师警卫连战友;献给逝去的老连长解希贤。
王传芳:
《如歌的岁月》
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
战后基于军事斗争的需要
陆军61师创建了警卫连
冠以独立一分队的番号
六十三载的漫漫征程
这支队伍忠诚地奉行着军队的神圣使命
在钢铁红军师的熏陶下
羽翼日趋丰满
凸显虎虎生威的钢铁意志
马凤娴:
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警卫连战士
在这个军营锤炼
在这个熔炉淬炼成钢
他们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
很多人成为军地两用人材
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发光发热
这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他们滿怀憧憬和热望
来这里把青春奉献
杨艳君:
老兵们言传身教
把优良的作风传承
手把手地垂范
心贴心地沟通
他们个个是练兵的能手
人人是军事技能的标杆
在实弹训练中
我亲眼目睹解希贤连长
奋不顾身将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奋力投出
舍身忘死保护了战友的生命
王传芳:
难忘
警卫连全体列队接受皮定均司令员的检阅
这位叱咤风云的老将军在警卫连留下了爽朗的笑声
难忘
师直官兵在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聆听白政委解析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徜徉红旗漫卷西风的壮怀
杨艳君:
我庆幸
赶上这个辉煌的时代
在这个如歌的岁月
把大好年华奉献给军队
我珍视
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指导员李长安、排长杨大勋介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
迄今我已在党五十周年
部队使我世界观得到了升华
在这个大熔炉我淬炼成钢
马凤娴:
《军旅岁月》
那年,我们穿上军装
走进军营
成为红军师警卫连战士
当年,我们英姿勃发活跃在练兵场上
喊出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王传芳:
队列训练,投弹刺杀
长途奔袭,野营拉练
我们不俱艰苦
不畏酷暑严寒
整日里摸爬滚打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脚掌磨出了血泡
汗水湿透了军装
单调的队列训练枯燥乏味
严酷的步兵训练苦不堪言
杨艳君:
在连长解希贤的带领下
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来
纠结的时候,赵培训班长与我促膝谈心
班务会上交流思想
没有过不去的坎
没有攀不上的坡
在部队这座熔炉,我们千锤百炼淬炼成钢
马凤娴:
西海固有我们的踪影
陇东、陇中留下我们的足迹
秦岭山脉,渭水河畔是我们出没的演练场
一条山多军兵种实战演习我们赫然在列
杨艳君:
《怀念战友》
两眼一眨,到了古稀之年
定睛一看,好似就在昨天
我们虽然相隔千里
网络却把我们拉近
如果我还年轻
还会走进军营
如果我还有机会
决不辜负“战友”这两个字的威武
如果我还能和战友一起战斗即使献出生命,决对不辱使命
王传芳:
战友,是精神的集成
生死的缩写,团结的组合
使命的召唤
无论你是否走出军营
那种血肉情深,难以割舍的情谊
那种青春不灭,冲锋陷阵的骁勇
哪一点不是自豪与骄傲的象征
能有这样的体会
能有这样摸爬滚打的经历
才称得上战友
马凤娴:
泛黄的老照片镌刻着战友过往的记忆
曾经一个战壕的战友如今天各一方
桑发奎、曹建民两位战友虽已离去
我们却深深地怀念着您!
王传芳:
《军营难忘》
斑驳的土墙承载着曾经的梦想
生锈的门窗,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每一块砖瓦,都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
我们挥汗如雨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操场
我们迎着朝阳,用汗水书写着坚韧与拼搏
杨艳君:
如今,老营房或许不在
但那段青春的记忆
却永远刻在我的心底
营地的参天古柏
在风雨中顽强地摇曳
在泾河渭水的见证下
缓缓驶过岁月的河床
时光划过青葱的额头
这段清纯的记忆难以忘怀
马凤娴:
在军营里
迈出军人坚毅豪迈的步伐
练出军人勇猛顽强的意志
时代在变,军魂的内涵不变
色泽在变,军旗的鲜红不变
环境在变,军心的本质不变
时间在变,军人的品质不变
一切在变,军队的宗旨不变
王传芳:
《难忘军旅》
王、马、杨合:
难忘军旅,军旅难忘
王:难忘军营的高耸天门
难忘军营的参天翠柏
马:难忘军营的石阶高台
难忘军营的哨位岗亭
杨:难忘连长的威武干练
难忘排长的矫健军姿
王:难忘班长的惺惺相惜
难忘战友的胞波情义
合:难忘军旅的青葱岁月……
【浅析】陆军六十一师警卫连是在一九六二年中印边境反击战、中苏冷战、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中美苏大国博弈、北约、华约军事集团抗衡、东西方列强剑拔弩张,国际形势严峻冷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成立的一支军事武装力量。
基于军事斗争的需要,陆军61师这支甲种部队须完善自身的安保体系。中印边境反击战,一举打破印度狂妄的武力威胁,冲破了地缘政治的藩篱,中国军队用实力教训了印度嚣张跋扈的气焰。
中印边境反击战,凸显我军参战部队陆军61师的威猛,能打硬拼“钢铁红军师”的坚强意志。此战,挫败了印度妄图称霸亚洲的野心。毛主席曾经预言:这一仗打的印度至少安稳60年。
陆军61师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钢铁红军师”自创建以来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印边境反击战、中越边境反击战等多次大战、恶战中敢打必胜,令敌人闻风丧胆。
尤其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以极短的时间、极小的损失和代价完胜印军,印军则以惨痛的代价溃败。此后若干年,中国陆军61师在印军的心里埋下了抹不去的阴影,“王牌师”的威名成为印军的梦魇。
警卫连成立后被冠以独立一分队的番号,在六十三载的漫漫征程中,忠实地履行着军队的神圣使命,坚定地遂行着肩负的任务职责。在钢铁红军师的熏陶下警卫连羽翼日渐丰满,彰显出虎虎生威的钢铁意志。
警卫连以强军育兵为目标,强化高强度、高难度的步兵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士兵的军事技能。以步兵五大技术为主要训练科目,军事理论、武器装备、战术动作、体能训练为辅。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能训练,战士们锤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和过硬的思想素质、军事素养。
1985年军改,61师整编为陆军第21集团军步兵第61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托化步兵师编制。下辖6个团(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装甲团、1个高炮团),兵力分布在甘青宁,绵延上千公里。1989年4月陆军61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即全军第一支快速反应师。
我为“王牌师”骄傲,为警卫连自豪!
2025年8月1日于成都
作者: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诗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电网退休职工。曾经是一名军人,一九七三年入伍,在解放军陆军六一师警卫连服役。爱好文学,积极参与连队文化建设,业余时间编排黑板报,为连队文化宣传付出心血,做出贡献。服役期间荣立营嘉奖一次、连嘉奖两次,获得【雷锋式的好战士】荣誉称号,一九七五年五月在部队入党,迄今在党50周年。多年来笔耕不辍坚持创作,在多个文学载体发表著作文稿。军旅红诗、红军西路军经典诗歌、父母情怀、西藏情结的诗歌受到读者和网友的青睐。长篇组诗中国武汉抗疫纪实《2020春天序曲》《我曾是军人》入编中国国学委员会【盛世华章】建党百年文献,获得2022年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文学汲取养分,诗歌给我力量!
主播简介:云水禅心,本名王传芳。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金牌主播。“为你诵读杯“第三届中华夕阳红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暄言宝典永久学员师从婧暄导师。
主播简介:戴维,本名马凤娴,企业退休员工,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金牌主播。喜欢音乐,酷爱朗诵艺术,愿邂逅诗歌,陶冶情操,用声音品味诗意人生。
主播简介:杨艳君,笔名,艳阳天。企业退休干部;中共党员;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固区诵读协会副会长。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秘书长、主播部部长、音频总监。以文载道,用声传情。曾获2024年“金徽杯”甘肃省首届语言艺术大赛暨第二届万众悦读朗读大赛成人B组银奖,兰州赛区成人B组决赛一等奖;甘肃省“诵读经典,阅见陇原”第四届“玫瑰书香”经典诵读活动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