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红尘劫
一、下山
青峰山顶的雪化了三次,玄真终于决定下山。
那夜与狐妖月华斗法后,他自以为已破色相之障。山中春花秋月,再不能扰动他心湖半分。师父留下的《坐忘经》有云:"不睹不闻处,方见本来面目。"玄真却觉得,自己已能在声色犬马中见本来面目。
"红尘炼心,方是真修行。"玄真将道观打扫干净,三清像前上了最后一炷香。临行前,他看了眼墙角那片枫叶——月华留下的红绸带所化,竟三年不腐。
下山路上,玄真走得极慢。二十余年未踏足人间,处处觉得新鲜。山脚卖茶的老人告诉他,往东三百里是金陵城,最是繁华不过。
"道长去不得!"老人突然压低声音,"近来城里闹狐仙,专迷读书人。前儿个李秀才被迷得神魂颠倒,如今还疯疯癫癫的..."
玄真心头一跳,想起月华临走时那句"山水有相逢"。他不动声色地谢过老人,却仍向东行。
二、绣娘
金陵城南有条胭脂巷,巷尾有家"素心绣庄"。玄真本不该来这种地方,却偏偏在化缘时被一阵幽香引到了此处。
绣庄门口挂着半截青布帘,隐约可见里面几个女子低头刺绣。玄真正要离开,帘子忽然掀起,一个挽着素色罗帕的女子端着绣绷走出来晾线。
四目相对,玄真如遭雷击。
——那眉眼,那唇鼻,活脱脱是月华的模样!只是少了妖媚,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女子见道士盯着自己看,羞得耳根通红,慌忙退回屋内。玄真这才回神,暗骂自己失态。正要走,屋里却走出个老嬷嬷。
"道长留步。"老嬷嬷行了一礼,"我家小姐说,出家人行路辛苦,请用些茶水再走。"
玄真本想拒绝,鬼使神差却跟着进了绣庄。屋内陈设简朴,正中摆着架十二扇绣屏,上面花鸟栩栩如生。方才那女子躲在里间,只露出半幅裙角。
"老身姓周,是这绣庄的管事。"老嬷嬷奉上茶,"我家小姐闺名素娥,父母早亡,独自经营这绣庄..."
玄真饮着茶,眼睛却忍不住瞟向里间。忽然一阵风过,吹起里间门帘,他分明看见素娥颈下也有一点朱砂痣——与月华分毫不差!
"小姐可曾去过青峰山?"玄真突然发问。
里间传来茶盏落地的碎裂声。老嬷嬷脸色一变,强笑道:"道长说笑了,我家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玄真放下茶盏,从袖中取出那片枫叶:"请转交小姐,就说故人来访。"
当夜,玄真在附近客栈打坐。三更时分,窗外飘来一阵熟悉的异香。他睁眼看去,素娥竟站在月下,怀中抱着那片枫叶。
"道长认得我?"素娥眼中含泪,"自小我便常做怪梦,梦见自己是只白狐...三年前梦中与人斗法落败,醒来枕边就有片枫叶,与道长今日所给一模一样!"
玄真心中翻江倒海。若说是月华作祟,眼前女子分明是肉体凡胎;若说是巧合,天底下哪有这般相似之人?
"小姐可愿让贫道把脉?"玄真沉吟道。
素娥伸出皓腕。玄真二指搭上,只觉脉象平和,确是人类。可就在他要撤手时,素娥腕上突然浮现三道金线——那是被道法所伤的狐妖才会有的"断脉纹"!
玄真猛地站起,拂尘直指素娥眉心:"孽畜!还敢装神弄鬼?"
素娥吓得跌坐在地,泪如雨下:"道长明鉴,小女子实在不知..."话未说完,忽然抱头呻吟,竟从口中吐出一颗莹白珠子!
玄真大惊,认出这是"狐丹"。但奇怪的是,那珠子毫无妖气,反而透着纯净灵气。
"这是...我的记忆..."素娥拾起珠子,忽然神色大变,声音陡然变成月华的腔调:"臭道士!坏我好事!"
转瞬间,素娥面容扭曲,竟现出半狐半人之相!但她随即又恢复人形,惊恐地看着自己双手:"我...我这是怎么了?"
玄真恍然大悟:素娥体内竟有两个魂魄——一个是凡人绣娘,一个是狐妖月华!
三、双魂
"三年前那夜..."玄真回忆道,"你被我识破本相,仓皇逃窜时,是否经过金陵城?"
素娥(或者说月华)浑身发抖:"那夜雷雨交加,我道行受损,见一户人家窗下有个垂死女婴...便附身其上..."
原来月华本想借婴儿之体重修,却不料女婴魂魄未散,二者竟共生至今。白日里是绣娘素娥,夜间则偶现狐妖本性。那颗"狐丹",实是月华被封印的记忆与修为。
"所以你这三年..."玄真声音有些发颤。
"白日为人,刺绣持家;夜来为妖,却因记忆不全,只知本能地吸取男子精气..."素娥掩面痛哭,"我不是故意的...每次醒来都记不清..."
玄真这才明白,为何金陵城闹狐仙却无人死亡——月华的妖性被素娥的人性中和,害人也只害三分。
窗外传来打更声,素娥突然浑身抽搐,再次吐出狐丹。这次她再抬头时,眼神已完全不同——妩媚中带着狡黠,正是玄真熟悉的月华!
"臭道士,现在你明白了?"月华把玩着狐丹,"要么灭了我,连这无辜女子一起杀;要么..."她突然贴近玄真,"帮我彻底融合这具身体,我愿与你结为道侣..."
玄真后退半步,心如擂鼓。他忽然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色相劫"——不是抗拒美色,而是在慈悲与戒律间做抉择。
"我有第三条路。"玄真突然出手如电,将一道符箓拍入素娥眉心,"太上台星,应变无停!"
素娥(月华)惨叫一声,昏死过去。玄真将她抱到榻上,自己盘坐守了一夜。
天明时分,素娥悠悠转醒,眼中一片澄明:"道长...我梦见自己既是素娥,又是月华..."
玄真疲惫地笑了:"从今往后,你只是素娥。那狐妖记忆已被我封印。"
他撒谎了。实际上,他用了师门禁术"两全法",将两个魂魄彻底分离——素娥得人身,月华则被封印在那片枫叶中。代价是,他折损了三十年阳寿。
四、尾声
三月后,素心绣庄多了位挂单道士。玄真白日里帮绣庄劈柴挑水,夜里则在院中打坐。有人说常看见他与素娥小姐论道至深夜;也有人说曾目睹一道白影绕梁而走,似狐似人。
最奇的是绣庄生意愈发红火,素娥绣的花鸟竟能引来真蝶驻足。有人出千金买她新绣的《双狐图》,她却笑着摇头,转手赠给了玄真道长。
图上一红一白两只狐狸,相对而坐,中间隔着条若隐若现的金线。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