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情劫
一、枫叶失窃
七月流火,金陵城热得像个蒸笼。玄真在素心绣庄后院打坐,额头却沁出细密汗珠。自分离双魂已过半年,那片封印月华的枫叶一直被他贴身收藏。
"道长。"素娥轻叩柴门,端来一碗冰镇酸梅汤,"天热,解解暑吧。"
玄真睁眼,见素娥穿着淡青纱衣,鬓边簪了朵茉莉,比初见时气色好了许多。她手腕上那三道金线已褪去两条,只剩最细的一条若隐若现。
"多谢小姐。"玄真接过瓷碗,指尖相触时却猛地缩回——素娥的皮肤竟凉得不似活人!
素娥似未察觉,自顾自说着:"昨夜又做怪梦,梦见自己在月下奔跑,四爪生风..."她忽然压低声音,"道长,我是不是...要变成狐狸了?"
玄真正要宽慰,忽听前院传来周嬷嬷惊叫。二人赶去一看,只见绣庄正堂一片狼藉,十几个绣绷散落在地,最珍贵的《百鸟朝凤》绣品被利爪撕成两半!
"有...有东西从窗户进来!"周嬷嬷指着大开的轩窗,"白影一闪,快得像风..."
玄真心头剧震,急忙探手入怀——那片枫叶不见了!
当夜,玄真在绣庄四周布下七星阵。三更时分,忽闻西墙根下有女子啜泣。他提灯照去,却见素娥只着中衣蹲在墙角,双手鲜血淋漓。
"我控制不住..."素娥抬起泪眼,瞳孔竟变成竖瞳,"睡着后手自己动起来,把绣线全拆了..."
玄真抓起她手腕,只见最后那道金线变成了血红色!他急忙取出朱砂笔,在她掌心画了道定魂符。素娥昏睡过去后,玄真在她枕下发现了更可怕的东西——几根雪白的狐狸毛。
二、瘟疫
八月未央,金陵城突发怪病。患者先是高烧不退,继而皮肤溃烂,三日内必亡。官府贴出告示,称此乃"狐瘟",疑有狐妖作祟。
玄真被请去府衙商议对策。白发苍苍的刘知府颤声道:"已有百余户染病,大夫们束手无策。下官听闻道长精通降妖..."
"大人!"衙役慌张来报,"城南又死七人,有疯民冲进素心绣庄,说那家小姐是狐妖!"
玄真赶回绣庄时,正见暴民举着火把围住大门。周嬷嬷额头带血,死死护着身后的素娥。奇怪的是,那些暴民一靠近素娥就踉跄后退,仿佛有无形屏障。
"她有妖法!"有人大喊。玄真看得分明——素娥颈间朱砂痣正泛着微光,那是月华的护体妖气!
驱散暴民后,素娥突然昏厥。玄真为她把脉,惊觉她体内竟有股纯阳之气在对抗瘟毒。更奇的是,她枕边总出现些草药,有些连玄真都不认识,熬成汤后却真能缓解瘟疫。
"是月华。"玄真深夜独坐庭中,对着月亮自语,"你既逃出封印,为何又要救人?"
一阵香风拂过,枫叶簌簌落下。玄真伸手接住一片,叶面上竟显出字迹:"明日午时,鸡鸣寺塔顶相见。"
三、抉择
鸡鸣寺塔高七层,檐角铜铃在风中叮咚。玄真登上塔顶,只见个白衣女子背对他而立,长发用红绸带松松挽着。
"月华?"玄真拂尘微扬。
女子转身,却是素娥的面容,但眉目间那股妖媚气质分明是月华。她朱唇轻启,吐出的话语让玄真如坠冰窟:"金陵城的瘟疫,是我放的。"
"你!"玄真怒极,袖中符箓已然在手。
月华却笑了:"别急。解药就在我体内——五百年狐丹可解百毒。"她突然扯开衣领,露出心口处一团金光,"但取丹我会死,素娥也会死。"
玄真这才明白月华的毒计:她要逼他在满城百姓和素娥之间做选择!
"为什么?"玄真声音发苦。
月华的眼神突然柔软下来:"三年前斗法败给你,我本该魂飞魄散。是素娥这个将死女婴的躯体收留了我..."她轻抚心口,"这些年我恨你,也恨她分走我的修为。可那天看你为她折损阳寿,我忽然..."
话未说完,塔下突然传来喧哗。二人俯身下望,只见官兵押着周嬷嬷往绣庄去,知府高声宣布:"经查素心绣庄乃狐妖巢穴,今日午时焚庄除妖!"
月华脸色大变:"他们抓不到素娥,就要烧死嬷嬷?"她转身就要跃下高塔,却被玄真拦住。
"来不及了。"玄真苦笑,"除非有狐妖现形,否则他们不会停手。"
正午的钟声敲响,绣庄方向已冒起浓烟。月华与玄真对视一眼,突然嫣然一笑:"臭道士,记住你欠我的。"
她纵身跃出塔外,半空中化作一只巨大的白狐,九条尾巴如云朵绽开!全城百姓都看见狐妖扑向火场,叼出周嬷嬷后长啸三声,震得瓦片纷落。
官兵们弯弓搭箭,箭雨笼罩白狐。月华不躲不闪,任箭矢穿透身体。她最后望了眼赶来的玄真,突然张口吐出金丹,用尽力气推向城中水井——
金丹入水,满井金光。百姓取水饮之,瘟疫立消。而月华倒在血泊中,渐渐变回素娥的模样...
四、尾声
玄真抱着奄奄一息的素娥回到绣庄。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是素娥,糊涂时便以为自己还是月华。
"道长..."素娥某日突然清醒,从枕下取出个香囊,"这是我用月华姐姐的尾巴毛绣的,送你..."
玄真打开香囊,里面竟是月华那根红绸带,只是已褪成淡粉色。他忽然明白,月华最后的选择,何尝不是另一种"断色相"——不执着于仇恨,亦不执着于形体。
又到枫叶红时,玄真在院中做法。素娥的病奇迹般好转,只是彻底忘了关于月华的一切。只有玄真知道,每当月圆之夜,素娥绣的花样里总会多出一只白狐,眼睛用金线绣成,活灵活现。
而玄真的道袍袖中,永远藏着半片枫叶。叶脉间隐约可见两个小字:不悔。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