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劫
一、白首
十年霜雪,青峰山道观前的石阶已生满青苔。玄真回到旧地时,须发皆白,背脊微驼,唯有那双眼睛仍清亮如少年。
山下传来喜乐声。今日是素娥出嫁的日子,新郎是城中药铺的少东家,待她极好。玄真站在山崖边,远远望见送亲队伍如一条红蛇蜿蜒在官道上。花轿后跟着只白狐,时隐时现,眼含泪光。
"既放不下,何必当初?"玄真对着虚空轻语。
一阵风过,枫叶纷飞。恍惚间,月华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臭道士,你倒是真活成了个老神仙。"
玄真不回头也知道,身后站着的必是那个红衣少女模样的精魂。十年间,月华的魂魄虽散,却因执念太深,总在枫叶红时显形。
"我寿数将尽。"玄真从袖中取出那半片枫叶,"临走前,想问你一句——当年在塔顶,你本可以逃,为何选择赴死?"
月华的幻影坐在老松枝头,赤足轻晃:"为你那句'见美不美'啊。"她歪头一笑,"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个'见死不救'的狐狸精。"
玄真哑然。原来修行路上,不只他在渡劫,月华何尝不是以情劫证道?
二、坐忘
冬至夜,玄真在观中打坐。油灯将尽时,忽见月华完整现形,连衣上褶皱都清晰可见。她手中捧着个绣囊,正是素娥当年所赠。
"时辰到了。"月华难得神色庄重,"我向阎罗求了个情,送你最后一程。"
玄真这才发现,自己的肉身仍端坐蒲团上,而魂魄已离体三尺。他竟在不知不觉中坐化了!
月华打开绣囊,取出的不是红绸带,而是一缕青丝——分明是素娥的头发。青丝遇风即燃,化作一道金桥直通云霄。
"这是..."玄真震惊。
"那傻丫头每年生辰都剪一绺头发,托山神转交给我。"月华撇嘴,"说什么'愿以寿命换姐姐超生'..."她突然哽咽,"你们这些修行人,一个比一个傻!"
金桥上传来仙乐,接引使者若隐若现。玄真却驻足不前:"你呢?"
月华退到阴影里:"狐妖不入轮回,我就在这山里当个野鬼..."
话音未落,金桥突然分出一道银光缠住月华。接引使者笑道:"狐仙月华,因舍身救人功德圆满,特许同往仙界!"
三、飞升
金银双桥并驾齐驱,穿过云海直抵南天门。玄真一路沉默,直到仙门在望,才突然开口:"且慢。"
他转向月华:"你可知'见山是山'三境界?"
月华翻个白眼:"臭道士,都要成仙了还考我?"
玄真却自顾自道:"初入道时,见你是妖;后来觉得,妖亦有情;如今..."他忽然握住月华的手,"见你只是你。"
月华呆住了。五百年来,第一次有人不把她当狐妖,也不当恩人,只当个月华。
仙门洞开,瑞气千条。有童子捧玉册来迎:"请二位真人更衣受箓。"
换仙袍时,月华突然惊叫:"我的尾巴!"——她身后竟冒出条毛茸茸的白尾。玄真大笑,自己头顶也现出当初月华恶作剧给他画的狐狸耳朵。
"这下好了。"月华撇嘴,"神仙不像神仙,妖精不像妖精。"
玄真却拂尘一甩:"妙哉!正是不伦不类,方是真我本色。"
尾声
很多年后,人间还有"狐仙观"的传说。说观里供着对奇怪的神仙:男仙袖藏枫叶,女仙腰系红绸。求姻缘的未必灵验,但若有女子为情所困,夜里常能听到女子笑声在说:
"傻丫头,情劫要自己渡,眼泪要自己擦。你看我,当初不也..."
这时必有男声咳嗽打断,接着是窸窸窣窣的耳语声。山风过处,但见明月照松,落枫如雨。
[全文完]
————
后记:论情与道的边界
写完《青峰狐缘》最后一字,搁笔时窗外正飘着今冬第一场雪。炉上茶汤初沸,水汽氤氲间恍惚又见玄真与月华在云间回首。这部作品从最初构思到最终完稿,恰如修道者行过三重境界,个中体悟,愿与诸君分享。
一、关于"断"的辩证
道家讲"断舍离",佛门说"破执著"。然则"断"字最妙处,恰在"不断而断"。玄真初时避美色如虎,是"强断";后来见美不美,是"假断";最终携狐登仙,方是"真断"。正如月华嗔怪的那句:"避得开的都不是劫,躲不掉的才是缘。"
二、妖的现代隐喻
月华的形象塑造,暗含对异类者的思考。狐妖之为异类,恰似现实中那些被贴标签的群体。当玄真最终说出"见你只是你"时,实则是跨越了所有先验判断的觉悟。这种祛魅过程,或许正是现代人最需修习的心法。
三、情劫的修行价值
素娥剪发续缘的细节,取材于家乡旧俗。老辈人说,女子青丝含血气最盛,可通阴阳。故事里三个角色其实互为镜像:玄真以戒律克情,月华以情破戒,素娥则以愚痴成智。三种渡劫方式,无所谓高下,都是修行。
特别要感谢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中那些"夜半无人私语时"的妖魅,始终提醒着我们:最动人的故事往往发生在人性和神性的交界处。
临了想起曾在青城山见到的奇景:千年道观墙角,野狐与道士共晒冬日。道士诵经,狐狸瞌睡,各得其所。当时不解,如今方悟——大道至简,不过"共存"二字。
雪住时,茶已三沸。这个故事就像那枚几经轮回的枫叶,终要归于尘土。倘若读者能从中见得一丝灵光,便是玄真与月华在云间的微笑了。
——癸卯年冬至夜于听雪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