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宫妈祖情深
庄金旺
许多熟悉青岛的人都去过栈桥,那可是青岛海边一座非常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但对于它东边不远处的天后宫却有不少人十分陌生,一趟也没有去过。
栈桥和青岛的历史差不多,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天后宫做为青岛市区最古老的一建庙宇建筑群,它比栈桥要古老的多。
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即1467年,迄今已有近560年的历史。
当初我第一次去那里游玩,看到“天后宫”三个字时,曾十分荒谬地以为那里面供奉的神灵就是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的老婆一一王母娘娘,进去后才明白过来,原来那里面的女神竟然是风靡我国南部沿海浙,闽,粤,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诸国的圣女妈祖。
在此之前的10多年前我曾去过位于福建沿海的福清市,并在那里的一个融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公司工作过一年半的时间,深知那里做为华侨之乡对于妈祖的信仰十分笃定,盛行。
在那里人们对于妈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那里那些繁星点点的妈祖阁,妈祖庙遍布于沿海大大小小的各个城市和村镇。
最初有关妈祖的那些事迹我是从公司那些当地的同事以及一些有关的书籍和宣传资料里得知的,我曾一度十分痴迷她,祟拜她,仰慕她,认认真真地研究过不少关于她的书。
我们宿舍橱柜上粘贴着一个圆形透明的塑料质的妈祖像,很多室友及同事看到后都会半开玩笑地朝向她躬身一拜,看到大家都对她那么恭敬,我也不好意思有半点不恭和亵渎之意。
那年夏天公司组织了去福建莆田县湄洲岛,也就是妈祖故里的一次旅游,我虽没有去成,但却从回来的同事那里对妈祖有了更多的了解。
看着同事手里去湄洲岛旅游门票上那身着古装,身材高大而伟岸的妈祖石雕像,使我不禁联想到美国大西洋沿岸的自由女神像!
其实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以及港澳台,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华侨心目中,妈祖早已是东方海上女神和和平女神的象征,有关她的大大小小的庙宇在这些地方到处都是。
她在为人处世方面品德高尚,人们都把她当做偶像顶礼膜拜,这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妈祖确有其人,她本名林默,本是福建莆田县湄洲岛的一渔家女子,其外貌特征本也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只是因为功德高尚,英勇无比,仁慈和善,乐于助人,先在民间广为传播,后来便得到一些帝王的认可,自宋,元,明,清以来,从宋高宗1115年封为崇福夫人到清咸丰七年即1857年封为天后,越传越广,越传越神,便逐渐被人们奉若神明,当做偶像崇拜。
素有“南国蓬莱”之称的湄洲岛,可誉为“东方的麦加”,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日和九月九日妈祖升天之际,朝圣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岛上,其阵容之庞大令人唏嘘不已。
目前全球妈祖信众已超过三亿多人!
令人遗憾的是,想当年我在福建福清的那一段日子竟然连一次海边也没有去过,因此也就没有一次亲自走进一座妈祖阁或妈祖庙而一睹妈祖的芳容。
出乎意料的是,不经意间我竟然能够在这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和这位未曾谋面的女神不期而遇!
真是谢天谢地!
青岛的天后宫是随着南北方贸易的发展,由福建船商在青岛当地富绅的帮助下修建而成的。它历经明,清,民国等多次维修扩建才成为现在的规模,如今已被国务院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三A级旅游景点。
青岛的天后宫坐北朝南共有两进院落,每一进院落都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四合院。所有的房屋都是明清时代砖木结构的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十分秀美,华丽。尤其是正门门楼,它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的二层小楼,设计得十分精巧细致,小楼东西两侧还分别有一个比较低矮的钟楼和鼓楼。
院子里的其它房屋全都是小青瓦的一层建筑物。
整个天后宫的正门就是门楼下面一层的正门,门楼是一座二层的小戏楼,下面一层已被开发为青岛示民俗文化展览厅,上面二楼开有宽大的后门,可用来演戏,演戏时观众坐在第一进院子里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得到。
戏楼一层的后门和天后宫正门正对,从这个后门出来便进入天后宫的第一进院落。这进院落东边第一座配房是送子娘娘殿,西边第一座配房是唐朝药王孙思邈的药王殿,其它配房全被开辟为青岛民俗文化展览厅。
前后两进院落由一个十分醒目的门楼沟通,门楼上赫然写着“神明默佑”四个大字。
由这个门楼走进去,就是第二进院落了,这里是天后宫的重心所在。
进入这个院落以后,你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妈祖的正殿,正殿门楣上挂着大小两个匾额,上面各赫然写着“慈云常护”和“神昭海表”4个大字!
妈祖像由整根香樟木精雕而长,长2.8米,她的左右两侧分别是两个护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雕像。
正殿东侧的配殿是龙王殿,西侧配殿是督财府即财神殿,里面同时供奉着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关羽两大财神。
正殿前面栽两棵十分古老粗状的银杏树,它们一公一母,都是500年以上的树龄了,和天后宫的历史差不多一样久。
另外这座院落里比较显眼的东西还有进门门口两侧立着的两块石碑,它们都是清朝同治年间立的。
天后宫自肇创以来,历经沧桑,100多年前德国人占领了青岛,就在天后宫后面不远的地方先后建起了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天后宫处于西方文明的包围之下,是青岛当地富绅出面,天后宫才得以保存下来。
天后宫自建成开始一直香烟缭绕,香火不断,近几年来国家提倡文明祭祀,做为青岛市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每天参观的人都熙熙攘攘,骆驿不绝。
天后宫能够被保存下来,妈祖文化在青岛能够常盛不衰,不仅没有被西方文化吞噬,反而更深受人们喜爱,彰显中华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兼容并包和同化力量之伟大,也表明妈祖文化是如何深得人心,深受沿海地区人们的认同。

普普通通一民间女子,从960年3月23日诞生之日起,便因熟习水性,精通医道,洞晓天文,善观气象,通过窥井得符,航海寻兄,祈雨济民,灵药祛病,行善济世而闻名于世,直到987年9月9日升天而去,在此期间,她矢志不嫁,以博大爱心和不屈意志救度百姓,被老百姓视为“神女”和“圣女”。
妈祖被神化是源于她生前那些非凡的事迹,源于她的功德高尚。
妈祖升天(她的信众把她去世尊称为升天)后便托梦于世人,自言化为神灵,先降伏四海龙王,使其不得再兴风作浪,使舟船即使在惊涛骇浪中也能顺利航行,妈祖便逐渐取代龙王而成为第一海神,这是中国海神意识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有了对她的信奉,常在海上航行的人便有了精神依靠。
在我国海内外文化交流史上,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居民下南洋或远渡重洋而谋生的艰难征程上,妈祖便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坚实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有她在,人们便陡增无穷的力量,树立起战败自然险恶的信心!
妈祖的伟大在于她那些不同寻常的事迹,她的那些事迹能够教化更多的人惩恶扬善,多做善事,这非常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社会进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其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宛若大自然旷野里的一粒草芥无异,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地生,又默默无闻地去,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也不会对社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妈祖的事迹让更多的人明了人活着不光是为了自己,人活着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大小,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也总是不一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时刻都要牢记要象妈祖那样多想些别人,多去为别人谋福利,多做一些对别人和社会有益的事,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人类文明才会不断发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美名传后代。平民出身的妈祖,在中华文明史上已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她已经成为一个神圣化的精神象征,做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一分子,她早已深深扎根于海内外华人华侨的记忆里!并将永世长存,万古流芳!
作者简介:庄金旺,山东茌平人,文学爱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