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有无
陈艳芬
“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在我妹朋友圈看到这条微信,好友春丽——昆明市医保中心主任感叹,好向往这种生活。我回应,我现在就是这种感受,不念过往,不纠结当下,不想将来。活在当下。不攀不比,不自己气自己。内心平静安然,日子平平淡淡,无欲无求。不欠别人,也不亏欠自己,自己淡淡地活着,静静养着。无关名利,无关财富,静享受余生。不在乎时光流逝,不在乎岁月老去,亲情也好,友情也罢,一切随意,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无喜也无忧。在清晨的喧嚣中醒来,看看朋友圈动态,每天之事:吃饭,运动、看书、写作、睡觉。晚上做好晚餐等爱人回家共享。饭后与爱人牵手公园散散步,晚上追追电视,偶尔打电话叮嘱儿子好好工作,好好恋爱,好好生活,学会自理。然后安然入睡,一天就过去了。每天这样重复,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就这样过去七年了。这种平静祥和的状态,来自劫后重生,大病初愈,经历苦种种的苦痛后才能修炼来出来。健康的你们,请别羡慕,这是疗养模式,更是养老的最高境界!
有时我在想:有工作、有收入、有事业、有荣耀、有健康、有家有爱、有钱有房有车的你们,应该知足了吧?应该活得舒心,过得开心,睡得踏实,吃得香甜了吧!
但是有一支《不知足歌》好像在批判人的贪欲,人欲望无穷,永不快乐。
《不知足歌》
终日忙碌只为饥,
方得饱来便思衣。
衣食两餐皆俱足,
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下娇妻并美妾,
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
又无田产做根基。
置得良田千万顷,
因无官职怕人欺,
七品五品尤嫌小,
三品四品仍嫌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
又慕称王做皇帝。
心满意足为天子,
更望万世无死期。
种种妄想无止息,
一棺长盖报恨归。
人心不足蛇吞象,
生忙到死费心机,
若要世人心满足,
除非南柯一梦西。

古人用一首《不知足歌》把世人的贪欲表现得淋漓尽致。
欲望无穷是烦恼的根源。
而我,却有小小的快乐。我有,我也无,有无相对,看你心态如何?比如,我无工作,无压力,但我有时间,我无收入,但我有自由。没人管束,那就自我约束。没有朋友,就独处。我的时间我做主,想睡就睡,想懒就懒。想吃就吃,想做家务就做家务,想读书就读书,想练字就练字,想写点感悟就随意与灵魂做个交流。看似什么都没有的人,却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闲养多年,所有的孤独无助、迷茫痛苦、失望甚至是绝望,悲愤压抑,种种委屈等不良情绪,统统没有了。所有灾难都熬过去,迈过去。随着时间流逝,春夏秋冬的交替,身体的逐渐康复,儿子工作落实,我心日渐强大,不再觉得我无。
我有健康,我快乐,我有自由,我活得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默默读书,静静思考,写写文章,洗涤灵魂,留下文字,留下生命的足迹,留下有灵性的东西,就胜过所有。
知天命的年纪,不讨好谁,不依靠谁,不巴结谁,不奢求大富大贵,平平安安就好,我行我素,照顾好家人,生我的,我生的。然后随性自娱自乐,心事与书说,把一天的心情心绪定格在纸上,留与子孙看。
从小就喜欢看书,从小就有作家梦,现在的我,壮年得闲,沉迷书中,遨游学海,也许一不小心就能成就作家梦。
三天不看书,心里就空,三天不写点什么,心里就满满,就想一泄而快。
骑车环城,快乐骑行,望望蓝天白云空悠悠,感受和风暖阳,草木飘香。良辰动赏心,美景添诗兴,突然间想起云南明代先贤兰茂——著名诗人,医药学家,音韵学家所著《声律发蒙》中首诗词:
茅屋朱门两树花,一般开谢。
秦宫汉苑千年草,几度荣枯。
又想起一句:
春难留,秋难留,
待到冬来霜满头,
明月照空楼,
爱无由,恨无由,
去年相思今日愁,别时忘回眸。
停车在路旁,低头写写所想,不知所云,又是一番宣泄,头脑轻快,开心又至,有文字相伴,我不寂寞!接受无力改变的现状,接受无能为力的自己,接受不完美但自己,接受有小脾气小情绪的自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做个自在闲人,有趣废人,内心灵魂都是自由的闲云野鹤。
时时感悟:知足常乐!贫富自安!人本世间一过客,来去匆匆,何必千千结?无事再读读《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
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
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
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
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
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
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
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
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
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宽心谣》不仅是一首劝世之作,更是一种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它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智慧,提醒人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在琐碎的日常中保持豁达;鼓励人们放下执念,不为财富、地位、名誉所困,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这首歌谣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忧愁与快乐、为人处世、对财富的看法、饮食的健康观念、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人生哲理。劝告人们不要固执地钻牛角尖,要向内看,停止内耗,允许一切发生。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每天读几遍,身心舒坦度时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再借用晚清名臣李鸿章楹联“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与君共勉!

作者简介:陈艳芬云南人,汉族,70后,嵩明县作协会员,作协理事。自由职业者。喜欢文字,养病的日子,读书是修行、写作是生命的呐喊。让灵魂不孤独白。读读写写是思想的探索!也是打发无聊时光的一种寄托,让心灵放飞,让心灵有一个归宿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