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碧波血影
太湖烟波浩渺,一叶扁舟破浪而行。
云无心立于船头,青衫被水汽浸得微湿。五日前他与燕三娘离开洛阳,日夜兼程,总算在这日暮时分望见了太湖中的碧波庄。
"看那边。"燕三娘指向远处一座小岛。岛上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林木间,檐角飞翘如燕尾,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金红色。
船夫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者,他压低斗笠:"两位客官,碧波庄近来闭门谢客,老朽只能送到这里了。"
燕三娘摸出几枚铜钱塞给船夫:"老伯可知为何闭庄?"
船夫左右看看,声音压得更低:"半月前庄里来了批黑衣人,打那以后程庄主就再不露面了。"说完便急急调转船头,仿佛那岛上有什么可怕之物。
云无心与燕三娘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待船夫远去,燕三娘从行囊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面具递给云无心:"我爹教的易容术,虽不能完全改头换面,但夜色中足以蒙混过关。"
片刻后,两人已变了模样。云无心贴上胡须,眉梢加粗,活像个落魄书生;燕三娘则将明艳的面容掩藏在蜡黄肤色下,扮作一个病弱女子。
暮色渐浓,两人施展轻功悄然登岛。碧波庄围墙高约两丈,青苔斑驳。燕三娘从腰间解下一条细索,前端系着精钢小钩。她手腕一抖,铁钩稳稳扣住墙头。
"我先上。"她轻声道,身形如燕掠起。
云无心紧随其后。墙内是一片竹林,夜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恰好掩盖了两人落地的声音。远处传来梆子声——已是初更时分。
燕三娘从怀中取出一张草图:"这是我爹信中提到的庄内布局。程庄主住在最东边的'听涛轩'。"
两人借着花木掩映,小心向东移动。途经一处回廊时,忽闻脚步声由远及近。云无心拉着燕三娘闪到一根廊柱后,只见两个黑衣护卫提着灯笼走过,腰间悬着青铜令牌——与洛阳医馆外那女子所携一模一样。
"听雨楼的人..."燕三娘以唇语示意。
待护卫走远,两人加快脚步。听涛轩是座精巧的两层小楼,奇怪的是四周竟无守卫。窗内透出微弱灯光,显示主人尚未就寝。
燕三娘轻轻叩窗,三长两短——显然是她与父亲约定的暗号。
窗内静默片刻,接着传来低沉男声:"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燕三娘立即接道。
窗户无声开启,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那人约莫五十出头,左颊一道刀疤从眼角延伸到嘴角,双目却炯炯有神。
"燕姑娘?"他目光扫过云无心,突然凝固,"这位是..."
"晚辈云无心。"
"云?"老者瞳孔骤缩,一把将两人拉进屋内,迅速关窗。他盯着云无心的脸,声音微微发颤:"你父亲可是'流云剑'云清?"
云无心心头一震:"前辈认识家父?"
老者不答,转身从床底拖出一个铁箱。开锁时,云无心注意到他右手少了小指。箱中是一件叠得整齐的血衣,虽经多年,血迹仍触目惊心。
"这是..."
"二十年前云家灭门夜,你父亲临终前交托给我的。"老者展开血衣,前襟处赫然印着半个乌黑掌印,纹路诡异如蛇行,"老夫程不悔,曾是云家管家。"
云无心双手微颤接过血衣。那掌印虽已干涸,却仍散发着阴冷气息,仿佛能穿透时光带来当年的血腥味。
程不悔继续道:"那夜来袭的共有三方势力。你父亲浴血奋战,最后时刻将一枚'无相剑种'封入你丹田,托我送你去少林。"
"剑种?"云无心想起体内那股暖气。
"无相剑诀分内外两篇。"程不悔解释道,"外篇是招式心法,内篇则是凝练剑种之术。剑种如种子,能在体内生根发芽,最终开花结果。但若只有剑种而无完整剑诀引导,终会反噬其主。"
云无心恍然大悟——难怪自己内力时灵时不灵,原来是不完整的缘故。
燕三娘急问:"程叔叔,我爹可曾来过?"
程不悔神色一黯:"燕兄半月前来访,我们查到这掌印可能出自南宫世家'幽冥掌'。他执意要去长安查证,临行前将这本日记交我保管,说若他三日内不返,便转交于你。"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薄册递给燕三娘。就在此时,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冷笑:
"果然都在这里,省得我们一个个找了!"
"砰"的一声,窗户碎裂,十余枚毒镖暴雨般射入!程不悔衣袖一挥,劲风扫落大半毒镖,却仍有两枚漏网。云无心本能地扑向燕三娘,一枚毒镖擦着他肩膀划过,顿时血如泉涌。
"听雨楼的'追魂镖'!"程不悔大喝,"从密道走!"他旋开床头机关,地面露出一个黑洞。
窗外黑影憧憧,至少有二十余人将听涛轩团团围住。为首的是个冷艳女子,左眼角一滴泪痣在月光下格外醒目。
"冷千秋!"程不悔咬牙,"燕姑娘带云公子先走,我来断后!"
"不行!"燕三娘拔剑在手,"我们一起杀出去!"
程不悔突然出手点了两人穴道,将他们推入密道:"燕姑娘,护好云家血脉!"说完便关上机关,将追兵隔绝在外。
密道狭窄潮湿,云无心与燕三娘穴道被封,只能顺着斜坡一路滑下。不知过了多久,两人跌入一个地下石窟。穴道一个时辰后自解,燕三娘第一时间扶起云无心:"你的伤..."
"不碍事。"云无心咬牙撕下衣襟包扎伤口,"程前辈他..."
燕三娘眼圈微红,却强自镇定:"我们先离开这里。"
石窟另一端有条暗河,泊着一叶小舟。两人上船后,燕三娘熟门熟路地解开缆绳,小舟顺流而下。远处碧波庄方向,火光冲天而起。
"程叔叔..."燕三娘终于落下一滴泪来。
云无心默然。他与程不悔虽素未谋面,但那老者拼死相护的情义,已深深刻在心头。他轻抚怀中血衣,暗自发誓定要查明真相。
暗河流入一个溶洞,洞顶垂下无数钟乳石,在幽暗中泛着微光。燕三娘从行囊中取出火折子点燃,微弱的火光映照出两人苍白的脸。
"你的玉佩..."云无心突然发现燕三娘腰间的半块玉佩正在发光。
燕三娘也惊讶地看着云无心怀中——他那半块玉佩同样泛着柔和的青光。两人不约而同取出玉佩,当断口相接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两块玉佩竟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组成一朵完整的莲花!更神奇的是,莲心处浮现出几个蝇头小字:"青城山,无尘谷"。
"这..."云无心震惊不已,"难道我们的玉佩本是一对?"
燕三娘翻看她父亲留下的日记,在其中一页停下:"爹写道,二十年前他与云大侠、程管家义结金兰,玉佩是他们三人的信物,各持一块。后来程叔叔那块在云家惨案中遗失了。"
"那这'青城山,无尘谷'..."
"必与无相剑诀有关!"燕三娘眼中重燃希望,"我们先去长安查南宫世家,再去青城山!"
小舟漂出溶洞,眼前豁然开朗。太湖烟波浩渺,远处渔火点点。两人刚松一口气,忽听岸边树林中传来一声长啸——是追兵!
"趴下!"燕三娘一把按下云无心。三支弩箭擦着他们头皮飞过,深深钉入船板。
云无心体内剑种感应到危机,再次躁动起来。他强忍剧痛,并指为剑向岸上虚点,一道无形剑气破空而出,林中传来一声惨叫。
"快划!"燕三娘抓起船桨拼命划水。小舟如离弦之箭冲向湖心,很快将追兵甩在身后。
黎明时分,两人在太湖西岸弃舟登岸。云无心因失血过多而面色苍白,燕三娘扶他在一棵老松树下休息。
"再坚持一下,前面就是官道,可以雇马车去长安。"燕三娘替他重新包扎伤口,动作轻柔得不像平日飒爽的她。
云无心凝视着她专注的侧脸,忽然道:"燕姑娘为何如此帮我?"
燕三娘手上动作一顿:"起初是为寻我爹。现在..."她摩挲着合二为一的玉佩,"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云无心还想说什么,忽听官道上马蹄声急。燕三娘拉着他隐入树丛,只见十余骑黑衣劲装的人飞驰而过,为首者腰间青铜令牌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听雨楼的人往长安方向去了。"燕三娘蹙眉,"他们怎知我们要去长安?"
云无心想起程不悔临终前提到的"南宫世家",心中一沉:"除非...南宫家本就是幕后主使。"
远处传来晨钟声,新的一天开始了。两人相视一眼,默契地转向一条偏僻小路——看来去长安的路,不会太平了。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