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
文/梦飞
晚夏推拉初入伏
蝉声烦唱赖呼粗
谁知百姓田间味
汗撒灸阳劳作输
这首《入伏》以极简的笔触,在暑热与劳作的对照中,写尽底层生活的艰辛,字短意深,余味绵长。
以景起兴:暑热的具象化描摹
开篇“晚夏推拉初入伏”,一个“推拉”用得巧妙,既写出季节交替的渐进感,又暗喻入伏时暑气渐盛的压迫感,仿佛夏意正一步步将人裹挟进热浪之中。“蝉声烦唱赖呼粗”则以蝉鸣强化暑热氛围——“烦唱”直抒听觉上的聒噪,“赖呼粗”更赋予蝉声慵懒而粗砺的质感,既符合蝉在盛夏的习性,也暗暗铺垫出闷热天气里人的烦躁心绪。
转笔入情:百姓辛劳的共情书写
后两句“谁知百姓田间味,汗撒灸阳劳作输”,笔锋陡转,从自然景象转向人的生存状态。“谁知”二字带着反问的力量,将视角从普遍的暑热感受,聚焦到田间劳作的百姓身上,暗含对世人忽视底层辛苦的慨叹。“汗撒灸阳”四字极具画面感,“灸阳”喻烈日如灸,将阳光的灼热与汗水的滚烫交织,直白呈现劳作环境的严酷;“劳作输”的“输”字用得沉重,不仅指体力在高温下的透支,更藏着底层百姓在生计面前不得不与酷暑“认输”的无奈。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却以朴素的语言完成了从景到情的自然过渡,前两句的“烦”与后两句的“苦”形成呼应,让夏日的暑热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成为映照民生疾苦的镜子,字里行间满是对劳动者的深切体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