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挖清江至柿竹园隧道
开发东江湖新区的战略建议
整理/张小鸥
一湖碧水与十八公里隧道,将重塑郴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地理。本报告基于“东江湖老农”提出的清江至柿竹园隧道建设构想,结合湖南省最新交通规划与产业动态,经系统论证后认为:该项目是打通郴州“粤港澳后花园”战略瓶颈、激活东江湖全域价值的关键工程,建议纳入省级重点工程予以推进。
一、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东江湖清江片区(面积135平方公里)坐拥160平方公里湖域、81亿立方米优质水源,却因交通制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当前,三大机遇亟需把握:
大湾区产业外溢加速: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已吸引华为、腾讯等72家企业入驻,建成4.9万个机架,依托8℃冷水资源将PUE值控制在1.2以下,成为“东数西算”国家节点。
高速路网全面升级:2025年茶常高速通车将结束安仁县不通高速历史,同期郴州新增安仁华王至郴州高速等5条规划线路,区域可达性革命性提升。
生态型产业转型窗口期:清江镇6万吨柑橘产业面临黄龙病威胁,亟需向“有机农业+旅游康养”转型,而瑶岗仙高山草原、清江大峡谷等资源开发率不足10%。
隧道工程(18公里双洞六车道)将实现郴州城区至清江半小时直达,彻底激活三大战略价值:使东江湖成为郴州后花园,更使郴州升级为粤港澳真正的生态客厅。
二、项目战略定位与紧迫性
1. 破解交通瓶颈,激活东江湖全域价值
现状矛盾: 东江湖大坝景区承载90%客流,旅游旺季拥堵严重,白廊环湖线已实施全线禁停管控;清江、黄草等南部乡镇优质水果(年产10万吨)因物流通道单(依赖大坝码头),运输成本高、损耗大。
隧道核心价值:打通郴州城区至清江18公里直线通道(现绕行距离超75公里,近2小时车程),实现半小时直达,分流大坝景区压力,构建“东江湖南大门”物流枢纽。
2. 对接省级战略窗口期
政策机遇: 湖南省“十四五”交通规划明确建设1.8万公里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支持景区、园区双车道全覆盖;
郴州纳入“十五五”战略腹地布局,省政协2025年专项调研强调“产业备份基地”建设。
区域协同需求: 莽山-东江湖-广东第一峰已启动“湘粤山水联游”票务互通,但清江片区因交通滞后未纳入核心联动区。
三、产业融合与文化赋能创新方案
1. “低空+文旅”立体开发模式
引入湖南大武通航合作(已开展“空中看东江”项目),开辟瑶岗仙草原低空观光航线,联动民宿、东江鱼餐饮;
设计“矿洞探秘-草原飞行-湖鲜美食”主题线路,填补资兴文旅“重自然轻文化”短板。
2. 文化IP深度植入
艺术赋能计划:依托“东江湖旅游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促进会”,设立中国嫦娥石碑文化馆(记录10万移民史与资兴历代石碑,刘专可专家提议)、当代艺术中心(吸引湘籍艺术家驻留);
开发“白薇留洋”文化符号(代头村游泳馆+戏剧巡演),打造湖湘精神地标。(呼应何山平建议)
传统村落活态保护: 限制滁口大规模商业开发,聚焦生态研学、非遗手作等轻业态,保留“世外桃源”特质(呼应陈雄鹰建议)。
四、风险管控与政策支持建议
1. 核心风险应对预案
生态风险:建立东江湖流域生态补偿交易机制,要求旅游收入5%定向用于水源保护;隧道施工期采用TBM盾构机,减少爆破扰动。
利益分配风险: 成立资兴-郴州联合开发公司,明确清江隧道收益反哺库区移民比例(建议不低于30%)。
2. 省级政策突破清单
1). 规划衔接:将隧道纳入《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4-2035)》展望线,衔接安仁华王至郴州高速;
2). 矿权创新:批准“以隧养矿”特许开发(隧道勘探收益抵充建设成本);
3). 文化专项:设立“湖湘文旅融合基金”,支持中国嫦娥石碑文化馆、白薇IP开发;
4). 生态试点:允许清江镇开展“低碳旅游示范区”政策试验,复制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绿电模式(绿电占比40%+)。
五、工程可行性深度分析
(1)技术可行性:已有成功实践支撑
柿竹园尾矿库排洪隧洞(1326米)于2025年5月提前58天贯通,攻克了“花岗岩破碎带”地质难题,创新采用“拱架超前锚杆+锚网喷支护”工艺,施工效率提升20%;
创新爆破技术(槽心孔内二分段爆破法)使单循环掘进进尺从1.6米提升至2.5米,月进尺突破400米,技术可直接迁移至新隧道建设;
参照昆明杨林隧道(9.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成熟经验,清江隧道长度与技术难度均属可控范围。
规模化施工保障: 国家《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要求2025年建成180座桥隧,明确“宜隧则隧”原则及六车道标准,为清江隧道提供规范参照。
(2)经济与融资创新路径
矿隧协同开发:隧道穿越柿竹园矿脉腹地,可同步开展矿产资源勘探。借鉴尾矿库项目“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模式,联合五矿二十三冶等企业成立专项公司,以矿产收益反哺隧道建设;
绿色金融支持:对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东江湖水生态文明展示园(投资7.97亿元)的生态基础设施专项债,申请省级生态补偿资金。
(3)生态保护刚性保障
严格遵循《湖南省东江湖水环境保护条例》,隧道出口及旅游设施布局在一级保护区外,污水实施“零排放”设计(参考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的冷水闭环系统);
库区果园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计划,结合旅游收益反哺,实现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升级双赢。
六、综合实施方案
(1)交通网络立体衔接
隧道北端:衔接柿竹园矿区道路,连通郴州主城区(30分钟)
隧道南端:新建清江环湖公路,串联瑶岗仙草原、加田古民居群
区域联动:预留与安仁至里田高速接口,形成“东江湖-安仁”旅游走廊
表:郴州高速公路规划与区域协同效益
规划线路
长 度
核心受益区
旅游联动价值
安仁华王至郴州高速
待定
安仁区
苏仙正
打通东江湖至安仁农旅通道
郴州西环高速
待定
北湖区
桂阳区
分流大坝景区客流压力
清江隧道
约18公里
清江镇全域
滁口部分区域
东江湖南大门枢纽
(2)产业开发时序规划
一期(2026-2029):隧道贯通+清江货运集散中心(解决库区10万吨水果外运)
二期(202030-2031):瑶岗仙高山草原索道、森林康养基地(利用海拔1691米观景平台)
三期(2032-2035):东江湖南大门客运枢纽+矿旅文化长廊(隧道内设有色金属展示区)+代头白薇文化村+智慧康养基地。
综合效益矩阵
维 度
核 心 指 标
目 标 值
经济效益
年旅游接待量/收入
1,000万人次/50亿
社会效益
库区就业岗位/水果运输成本降幅
5,000个/30%
生态效益
库区水质达标率/有机果园占比
100%/60%
文化效益
非遗活化项目/年度艺术活动
10项/50场
(3)大数据赋能绿色开发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冷电储”模式: 园区绿电占比超40%,用电成本降至0.45元/度
新建景区同步部署智慧能源系统,打造“零碳旅游示范区”。
七、基于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4-2035年)的目标与布局,为打通清江至郴州隧道提出以下三点实际性建议:
1. 优先纳入区域加密联络线,衔接既有路网
建议依据:规划明确将新增14条(段)"协调区域发展"类地方高速(总规模1165公里),重点加密市州通道与县域节点联系。
实施方案:
将清江至郴州隧道作为怀化-邵阳-郴州联络线的关键节点,衔接规划中的八纵(石门至江华高速)与八横(桂东至新田高速),形成湘西南纵向新通道。
参考新增的"辰溪至绥宁高速"(地方高速)模式,申请纳入省级加密路网项目库,争取地方专项债支持。
优势:避免重复建设,直接强化怀化南部与郴州的产业联动(如矿产、旅游资源运输),符合"县县双高速"目标。
2. 借力国家高速扩容技术,优化隧道工程方案
建议依据:规划要求推进"原址扩容国家高速"(如京港澳、沪昆高速),已积累复杂地形改造经验。
实施方案:
引入沪昆高速扩容段的地质勘探与隧道施工技术,解决清江至郴州段穿越南岭山脉的岩溶、断层等风险。
采用"分段建设、动态优化"策略:优先建设清江至绥宁段(连接呼北高速/G59),再延伸至郴州(衔接厦蓉高速/G76),降低单期资金压力。
优势:复用成熟技术可缩短工期20%,减少勘探成本;分段建设符合规划"效益驱动"原则。
3. 捆绑文旅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建议依据:规划新增"优化城市空间"类高速(如永州南环、郴州西环)注重交通与城市发展联动。
实施方案:
将隧道工程与清江湖生态旅游区、郴州丹霞文旅带捆绑开发,设计"交通+旅游"复合走廊(如预留观景平台、服务区文旅功能)。
通过PPP模式引入文旅投资方,配套特许经营权(如隧道广告、服务区商业),提升项目收益吸引力。
优势:响应"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目标,撬动社会资本填补地方高速资金缺口(规划中地方高速占比达47%),降低财政负担。
实施路径总结
阶段 关键动作 对接规划条款
近期(2024-2030)1. 纳入省级加密路网立项
2. 启动地质勘探与技术方案设计 协调区域发展类地方高速(新增1165公里)
远期(2031-2035)| 1. 分段建设(清江—绥宁先行)
2. 文旅配套招商 | 优化城市空间类地方高速(新增248公里) |
注:清江属怀化洪江市,郴州为湘南枢纽。该隧道可补强湘西-湘南直连通道,推动武陵山片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衔接,完全契合规划"强化省际联通""提升区域联动"的核心目标。
八、预期效益与政策建议
(1)经济社会效益量化
旅游收入倍增:分流东江湖大坝景区超载客流(目前占总量90%),新增瑶岗仙草原等景点,预计年接待能力从600万人次提升至1,000万;
库区民生改善:解决10万移民水果外运难题,带动清江镇从“单一果园经济”向“有机农业+康养旅游”转型,创造就业岗位超5,000个;
战备安全冗余:隧道深部岩体可改造为郴州市级人防工程,提升城市综合防护能力。
(2)提请省级支持事项
1. 纳入省级战略:将项目列入《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4-2035)》展望线,衔接茶常高速支线网络;
2. 成立专项基金:由省财政牵头设立“东江湖生态开发基金”,优先支持隧道工程;
3. 生态政策创新:允许清江镇开展“生态补偿交易”试点,旅游收益反哺水源保护;
4. 矿权改革试点:批准隧道与矿产协同开发特许模式,资源收益定向用于工程建设。
综上所述,清江至柿竹园隧道绝非仅为一条交通通道——它是打通生态资源与产业跃升的“任督二脉”。项目建成后,郴州将形成“东有东江湖休闲客厅、西有绿色算力集群”的双引擎格局,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不可替代的“后花园”与“数据港”。建议省政府专项督办,推动项目在“十五五”期间建成投运,为湖南南下战略树立新标杆。
碧水穿隧,湘粤通衢 。东江湖的沉睡价值,将在钢钎与数据的交响中苏醒。
开启“碧水丹霞”新时代。 清江隧道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生态、经济、文化三重价值转换器。通过“矿旅文”融合开发与严格的生态管控,项目将推动资兴从“单一观光”向全要素文旅共同体跃升,使郴州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客厅”与“文化驿站”。建议省政府将其列为“十五五”湘粤合作标杆项目,给予政策包支持,打造山水人与城共生典范。
隧贯南岭,湖纳天下。 以东江湖为砚,清江隧道为笔,书写湘南文旅新传奇!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
1.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规划
2.五矿集团工程实录
3.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发展报告
4.发展促进会微信群
5. 湖南交通运输/湖南省2024-2035年高速公路网规划公布,要点速览→
2025.8.1 第5稿 于清江拙园
附:清江人拍摄彩照

附:清江风景视频
清江湾风光/网名"大一点"作品
清江"上七下八″湖口风光/张小鸥摄影
清江寿佛仙现状 /张小鸥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