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录取《通知书》(一)
文/徐信安
2024年7月5日晚8时许,大儿子收到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即《清华大学研究生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
高兴之余,他立即向我与老伴胡瑛报了喜并说“爸妈,娃的清华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听到这一喜讯,我们欣喜若狂,连说:“我孙女考上了!”“我孙女考上了!”且让他立马将《通知书》和专递封套拍成周周正正的图片发来,以一睹它的风采。
没有几分钟,六张图片发来了。于是,我与老伴在台灯下急急切切地、一张一张地、仔仔细细地看着、端详着、说着、笑着、提问着、研究着……尤其对三张《通知书》的图片看得更为细致入微。
从《通知书》的封面图片,可看出其是长方形,为紫色,但图、字皆为白色。第一行,先是一个圆圈图案,像印章一样,上刻有“清华大学”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1911”字样。接着是毛主席题写的“清华大学”四个大字。第二行,写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八个字。看着这张图片,它给我们的印象是:简洁、典雅、喜乐。
《通知书》封面背面的图片,是一幅清华大学校园图。从这张图片上,可看见写有“清华园”“清华学堂”为标志的十余处宏大建筑,可看见写有“行胜于言”的立校“日晷”,可看见盛开的荷花,可看见宽阔的体育场,可看见苍松翠柏点缀其间,可看见湛蓝的天空下鸟儿在自由地飞翔……看着这张图片,它给我们的印象是:历史沧桑、文化厚重、美丽神圣。
《通知书》的第三张图片,底色为粉白色,四边设计有花边框。图片框内左上角是孙女的一寸照片和学号,右上角是和封面一样的圆形标识图和“清华大学”四字,其下面一行为红色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八个字。框内的中央,写有四行文字,内容为:“同学:你被录取为我校xx研究院xx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非定向就业)。请扫描本页二维码阅读清华大学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并按照指南提前做好准备以保证正常入学。”框内左下角为二维码,其下面写“Dxxx”字样。顺势往右看,正中压下花边处是写有“清华园”三字的二校门标志图。再往右角看,是在写有“清华大学”和“2024年6月18日”两行字样之上盖有“清华大学”圆形红色印章的图案。当我们将要看完此图片时,惊奇地发现在框内的正中央,隐隐约约、时显时不显地隐藏着一个很大的清华大学圆形标识图。
看着这张图片,它对我们的印象是:大器、庄重、简约、明了。
有关《通知书》的三张图片看完了,接着又看《通知书》内同时寄来的两张服务单图片。这两张服务单,被拍照在同一张图片上。一张服务单为“行李标签”,此标签为长方形,白底黑字,四边印有框边。框边内第一行字为:“由 站到达 站”;第二行字为“清华大学研究生”七个大字;第三行字为:“系别:xxx研究院”;第四行字为:“姓名xxx”;第五行字为:“学号xxx”;第六行为:“二维码”。另外,在左边框边外竖写有:“粘贴牢固 防止丢失”八个字,右边框边外竖写有:“两端各贴一张 查找方便”十个字。此标签共有四张。另一张服务单为“中国银行”服务单,上写“欢迎新同学”五个紫色大字,并还写有“北京xxx支行”“地址:xxx”“电话:xxx”等字样。看着这张图片,它给我们的印象是:热情、周到、暖心。
接着,我们还看了专递封套图片。
《通知书》的封套图片共有两张,一为封面,一为背面。封面和背面全为中国红,一看就让人觉得高兴,犹如喜报一样。封面上方除写有白色的“中国邮政”“全球邮政特快专递”字样外,中间偏右则是红白相间的清华大学的圆形标识图和毛主席题写的“清华大学”四个大字。封面下面从左往右是红白相间的“清华园”二校门图和长长的飘带。背面贴有一张分外醒目的、写有“收件人”“地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等为黑体字的白色快递单。另外,还有一块白色的、为蓝色字体的“邮政特快专递封套须知”。
看着这两张图片,它给我们的印象是:喜庆之感、自豪之感和希望之感。同时,让人感到这个封套是专门为清华大学特制的。
六张图片看完了,特别是录取《通知书》图片看完了,我们不由得一向孙女发电表示祝贺,二便遐思了起来——“这份独具匠心的《通知书》,到底向新生和家人们传递着什么信息呢?”
夜深了,但我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在想着《通知书》的深刻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