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104

鲜鲅鱼往事
长卿
一九八五年十月,我刚调到九七六厂供运科工作,一切皆生疏,可谓“三生有幸”,即人生,地生,车生。
接到一个任务,出差胶州王台镇,王台和青岛隔海湾对望。
带车的是李师傅,工厂里除了职务,一律称呼“师傅”,不分男女,不分年龄,清一色,省去了差别,乍一叫没近没远,没啥阶级感情。久了,才体验出一个集体的厂家的味道,一个特定群体的文化约定称呼。
书归正传,厂里起床号吹过不久,我开着跃进货车和老李已经出了厂区。
那个年代,从沂源南麻到胶州王台的公路,除了少数几处柏油路段,几乎都是平坦的沙土路,车跑过去,车尾拖出一道烟尘,小石子像雨点打在车身两侧,飞沙走石,一路乒乓作响。二百六十多公里的路,五六个小时才赶到。
老李话不多,偶尔问些东北的事儿,倒是我询他工厂历史,他都一一作答,如数家珍。
彼时,国家指令性军品任务压缩,下放调整已经开始,曾经荣耀辉煌的军工企业,面临任务“断奶”,选址搬迁,走出大山,自我发展的历史转折期。
老李是厂供销科采购员,不到四十年纪,面皮微黑,光滑干净,胡须稀疏,一个黑痦子有点碍眼,长在上唇一侧,但并不影响他的帅气。那时单位在胶州有个定点加工纺织配件厂,他负责这项业务。
我们住在王台一家小旅馆,离海鲜市场很近,打开窗子,海鲜腥味一股脑儿串进屋来。
我和老李起的很早,老李已联系好,今天一上班,赶到外协厂,装上配件尽快返回。
吃过早饭,还不到上班点儿,老李对我说,王师傅,我们去市场看下?
好啊,我也有此心。第一次来海边,咋也得满足一下好奇心吧。
先去了海滩,海上雾很大,潮声起伏,看不到海上更远处,只看到眼前的潮水涌荡,岸边布满花蛤似的卵石。
第一次见到梦中的大海,竟这样简单而没有预约。在大海面前,自己就是一颗小小的卵石,或一粒更渺小的沙。
鱼市排列很长,人头攒动,吆五喝六。这儿属于青岛的西海岸,大部分口音乍听不懂,好在老李当翻译。
鱼市比邻码头,海货丰富,产量大,关键是新鲜的,活鲜的,夹带海水海藻花儿的鱼虾贝类,清凌透亮。
琳琅满目的海鲜摊上,最亮眼的当属鲅鱼,鱼体青白相间,泛着青光,鱼眼分明,鱼鳃鲜红,我不禁暗自称赞。
老李说,鲅鱼是地产,我问买回厂会不会变质,他略一沉吟,嗯,得用盐渍一下,十月初的天气还热,一天怕放不住。
卖鱼的马上说,我给收拾下鱼脏,你们找点盐涂上,没问题!
好,老板来条大的。麻烦再给收拾下,称完,二斤半多,给五元吧。
老李也要了一条,付了钱。
回到小旅馆,要了盐,分别涂匀整条鱼身,包好两层塑料袋,老李结了宿费。我们直奔外协厂,装了配件,顺利返厂。
路上一骑绝尘,按下不表。
车子驶入土门岔口,厂区已灯火初上。
单身宿舍还没安排好,暂住表哥家。表嫂是职工医院主治医生,表哥是中层领导干部。一个可爱的儿子,三口之家,和睦幸福,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直接分配进军工厂,从事工程师和医生工作,赶上“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建设后期。后来他们双双调到省内一所新建大学,在高教事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军工人赢得良好声誉。
我拎鱼进了门,刚好表嫂正做晚饭,接着红烧鲅鱼,表嫂厨艺很好。家里简朴干净,白色调为主,显示出女主勤奋素洁的品性。橱柜上一架黑白电视机,正在播放每周一歌,是青岛女歌手于民刚演唱的《胶东美》,曲调优美动听。
今天回想起来,契合我刚从胶东回来的情境,特别难忘。
厨房弥满了鱼香气,鲅鱼端上来,表哥倒了两杯“蓬莱阁”低度白酒,那时候低度白酒刚刚推向市场不久,三十二度清香型,没多大后劲儿,类似日本清酒。
表哥酒量不大,我有点量,但不怎会喝,也不懂山东喝酒的规矩,只知道带点东北虎劲儿敢喝。
酒是清淡的,情谊是深厚的。鱼鲜且烧得好,鲅鱼的鲜香压倒了一切,肉质细嫩白软,入口即化,回味绵长。老实说,长这么大,头一回吃到这么好吃的鲅鱼。
后来,工作性质决定,出差,宴会,厅堂海味,烟火地摊,曾经沧海,能够存留舌尖的美味记忆,这次最深。
四十年过去终究忘不掉,忘不掉的还有一段岁月悠悠的军工情怀。
2025年2月6日记,再改于7月27日。
【作者简介】
王长庆,别名长卿,男,1963年10月生。1983年在伊春市参加工作。1985年9月调山东第一机械修配厂(国营九七六厂)工作。
先后毕业于黑龙江伊春市工交技校,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专业。曾当过制冷工,货车司机,小车司机,企管统计员。
曾任山东第一机械厂办公室主任兼秘书,日照东方康贝电器公司副总,江西四冶集团日照方舟公司副总,黑龙江乾润食品公司副总兼工会主席,东北某环保集团驻俄罗斯赤塔州总代表,山东舜洲环保设备公司总经理。
1992年,加入山东省作协淄博作协沂源分会。曾参加日照《群众文艺》首发刊编撰。有散文,随笔等见诸省报市刊、大型网站媒体,期间搁笔多年。
2023年退休,现居日照市。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