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白尾禅
年轻慧明引二人入寺时,柳无尘发现这座"真正的莲心寺"竟无半点香火气。殿内佛像似玉非玉,眉心嵌着枚枣核大小的明珠,恰与他胸腔内那颗干瘪枣核相呼应。
"这是..."
"无尘佛。"慧明微笑,"你第一世金榜题名后雕的自身像。"
白霜突然捂住心口白莲。那莲花自行绽放,花蕊处躺着支折断的箭簇——正是前世慧明射入她心窝的那支。奇怪的是,箭簇上"慧明"二字已变成"慈悲"。
年轻僧人接过箭簇,轻轻一折。断箭化作金粉洒在柳无尘掌心莲灯上,灯芯"啪"地爆出个灯花,映出三行偈语:
"前世孽,今生灯
一盏烧尽爱憎
照见五蕴皆空"
白霜的独尾突然无风自动。尾尖生出七色毫光,在空中绘出幅画卷:现代都市中,西装革履的柳无尘正将签约笔刺向对面女子的咽喉——那女子面容与白霜一般无二!
"这是..."柳无尘惊骇莫名。
"你们的来世。"慧明叹息,"若今生再不破局。"
白霜突然扯下根尾毛,吹向佛像。狐毛触及佛目明珠的刹那,整座寺庙突然透明起来。柳无尘惊见寺外站着无数身影:有抱着九个布偶的妇人,有心口插匕首的武将,甚至还有那个卖炊饼腹藏白蛇的老汉...全是他们今生遇见的"可怜人"。
更震撼的是,这些人身上都延伸出光丝,彼此纠缠成网。而网中央的空洞处,隐约可见一尊地藏菩萨像。
"现在你懂了吧?"白霜的尾巴完全雪白,"所谓超度,不过是..."
"让每个人看见自己的网。"柳无尘接口,突然将掌心莲灯按入自己胸膛。灯盏与枣核相融,他全身顿时迸发金光。光芒中,三百年来所有与他有过交集的生命——包括那只被猎杀的白狐、九个溺毙的女婴、甚至踩死过的蚂蚁——全部浮现。
每个生灵都捧着一盏微型莲灯,灯光连成浩瀚星河。柳无尘在这星河中看见更深的真相:所谓"九子鬼母",实则是白霜第一世绝望时分裂的怨念;而慧明,竟是他自己为赎罪创造的分身!
"原来从来没有什么渡人..."柳无尘泪流满面,"所有的可怜人,都是我心的化现。"
白霜的尾巴突然脱落,在空中燃成白色火焰。火中走出个与白霜相貌相同,却毫无妖气的素衣女子:"多谢柳郎,助我炼成'天狐净火'。"
第十回 人间灯
白霜褪尽妖身时,寺外众生相突然齐声诵经。声浪中,他们的残缺处开始生长出晶莹光丝,自动编织成件百衲衣披在柳无尘身上。
年轻慧明含笑递来面铜镜。柳无尘照见镜中自己竟有了地藏菩萨的宝冠,只是冠上明珠缺了一角。
"还差最后一步。"素衣白霜指向他心口,"那颗枣核..."
柳无尘会意,取出与莲灯融合的枣核。干瘪果核此刻饱满如初,表面浮现"慈悲"二字。他刚要递给白霜,寺外突然地动山摇。
那个卖炊饼的老汉闯进来,腹中白蛇已变成金龙:"时辰到了!"说着张口吐出颗龙珠,珠内赫然是柳无尘今生母亲难产的画面!
"尘儿..."弥留之际的产妇突然睁眼,"留下那枣核,你就能活..."
柳无尘如遭雷击。原来当年母亲本难产将死,是游方僧人(慧明前世)用这颗"合欢枣"续命。若现在交出枣核,今生的自己将不复存在!
白霜静静看着他,眼中再无执念:"你选吧。"
寺外众生相开始模糊,仿佛随时会消散。柳无尘握紧枣核,突然笑了:"娘亲当年拼死生下我,岂是为了让我困在此劫?"
说罢竟将枣核捏碎。碎屑纷飞中,现世的记忆如潮水退去——他看见自己放弃高考照顾病母,看见白霜作为护士长在病房守候,更看见九个被收养的女童喊他"爸爸"...原来真正的解脱,不在轮回之外,而在红尘之中。
枣核尽碎时,柳无尘宝冠上的明珠突然补全。寺外所有光丝收回众生相体内,每个人的残缺处都开出一朵小白花。
年轻慧明身形渐渐淡去:"恭喜二位,终于..."
"等等!"柳无尘突然拉住他,"你到底是谁?"
僧人笑而不答,只是指了指天。柳无尘抬头,只见云间隐约有盏青灯高悬,灯下坐着个与他面目相似的僧人,正对怀中白狐轻声说法——那分明是地藏菩萨与座下谛听神兽的样貌!
再低头时,年轻慧明已不见踪影。素衣白霜挽起他的手:"该回去了。"
"回哪?"
"回我们的早点铺啊。"白霜眨眨眼,"再不开门,学生们上学该饿肚子了。"
柳无尘怔忡间,已被她拉出寺门。晨光中,"莲心寺"的牌匾变成了"莲心早点铺"。玻璃柜里热气腾腾的包子,恰如一朵朵待放的莲。
柜台前围着九个背书包的女童,见他出来齐声喊:"爸爸!今天的豆沙包有没有放合欢枣呀?"
柳无尘望向柜台上方——那里挂着盏再普通不过的青灯,灯罩上隐约可见"慈悲"二字。
(全文完)
------
《青灯志异·开悟卷》后记:一盏照见人间烟火的灯
写完最后一个句点,窗外恰是晨光熹微。案头那盏为写作而点的青灯,不知何时已自然熄灭,灯芯上结出一朵小小的莲花状灯花。这让我想起故事里那盏挂在早点铺的青灯——它最终照亮的不是高深的佛法,而是蒸笼里升腾的热气,是孩子们等着豆沙包时亮晶晶的眼睛。
创作这个故事的过程,恰似一场修行。最初落笔时,我满心想写的是"开悟者"如何悲悯众生,如何看破红尘。但随着人物渐渐鲜活,柳无尘、白霜和慧明三人却带着我走向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原来真正的开悟,不是居高临下地怜悯众生,而是承认自己本就是众生之一。
那些残缺的灵魂,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射?卖炊饼老汉腹中的白蛇,是每个人心里盘踞的贪欲;堕胎妇人怀里的布偶,是我们为各种理由放弃的初心;甚至九子鬼母,也不过是积压多年的遗憾与愧疚所化。当柳无尘最终发现"所有的可怜人都是我心的化现"时,这个故事的灵魂才真正显现。
特别要感谢中国传统志怪小说给我的滋养。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教会我"鬼狐皆有人情",袁枚的《子不语》让我明白"怪力乱神"背后的人间真相。在这部作品中,我尝试将佛家的因果观、道家的自然观与儒家的人伦观编织成网,让那些狐妖、鬼婴、青灯都在网中显露出人性的光芒。
最让我动容的是结局的处理。原本设计过许多恢弘场景:柳无尘在地藏座前证果,白霜修成九尾天狐,慧明化作金身罗汉...但最终,他们却选择回到人间,开一间普通的早点铺。这让我想起弘一法师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真正的慈悲,或许就是清晨递给学童的那个合欢枣豆沙包,是妻子望向丈夫时眼里的温柔,是九个孤儿终于能喊出的那声"爸爸"。
此刻天已大亮,早点铺的蒸笼应该正冒着热气吧?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红尘中,找到那盏挂着"慈悲"二字的青灯。它不必多么明亮,只要能照亮眼前的一碗热粥,照亮身边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人的笑脸,便足够了。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人间烟火中修行的众生。
—— 乙辰年六月二十三日于青灯未烬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