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于士德
银锄起落山河变,铁臂一摇乾坤转。
神州遍地愚公在,敢教日月換新天。
话说当年,毛主席提出“一定要根治海河”,并指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一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河高潮。
自六八年开始,某参与了县内外大大小小多次治河战役,至今记忆犹新。每当回想起这些往事,感慨万千,总觉得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酸、甜、苦、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韵味,现与大家分享——
一、苦战徒骇河
六八年春季的徒骇河工地上,生活非常艰苦。人们初到时,站在河岸上看,北半边水势浩浩荡荡向东流,南半边是工地,仅露着二三十公分的地面,
说是要在这个位置上往下挖许多米,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供应给民工用的粮食和煤炭,几乎天天现领,一点余存都没有。根据当时的情况,人们总结了个八、九、十:巴巴(八)结结够吃的;九九归一完不了;到时(十)候就叫走。民工的伙食非常差,吃的是红高粱面、地瓜面加少量豆饼面,刚蒸出来窝头又黑又亮,剩一顿则光泽尽失,好像黑狗粪一般。没有蔬菜,咸菜常缺,人们只能餐食盐。
尽管生活很艰苦,工地上的风光照常好,民工的劳动热情依然很高涨,场面非常壮观。河道里人头攒动,锨镢起舞,黑压压一片,好像蚂蚁汇成的洪水流向远方,极目望去,不见首尾,直连天际;河坡上车轮滚滚,上下如穿梭,密密麻麻盖满了长长堤堰;呐喊声、呼叫声……汇成雄壮的交响曲,在空中回荡,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
真个是:
蝼蚁团团造大川,千军万马战犹酣。
声威澎湃撼山岳,气势磅礴冲云天。
诙谐的民工喊的号子越发有风趣:“吃盐粒了!”“嗨!”“没有劲了!”“嗨!”“沾盐水了!”“嗨!”“撮咕腿了!”“嗨!”(夏津方言:称两腿无力,站不稳的样子为“撮咕腿”)情绪不乏乐观,因为大家都知道,治理河道、兴修水利是为民造福的事业。
住宿也成问题,有个不足三百人的小村,第一次就住进了九百多民工,后来又增加了许多帮工的。民房根本不够用,只能用苇席、竹杆搭窝棚。由于场地材料都有限,人们住得非常拥挤,甚者,有个要翻身或倦腿的需和相邻的人打招呼,同时变換姿式才行。尤其是工程后期那段时间,天已进入夏季,更为艰苦,在工地上,头顶如火骄阳,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中,窝棚内热似蒸笼,难以安身。午饭后,上工前,想找个地方乘乘凉,有点阴凉地就有人,人稠地窄实属罕见。眼见得小麦将要成熟,天气越来越热,工程越赶越紧。人们的口号是:苦不苦,比比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黄继光、董存瑞,看样子是坚决要完成任务。说来也神奇,人们初到时,工地上只露着一锨多高的地面,随着人们往下挖,水位不停地往下降,直到最后仍是露着薄薄的一层土。眼见得工程即将完成,当初不敢想象的事成为现实,银河的盛景真地出现在人间。
斗转星移,一天天过去,有个作业班,任务进度比较慢,看看兄弟单位的工程已渐渐进入尾声,为了不拖累集体,经大家商议,决定早起去加班。一日凌晨,人们刚到工地上,推出车子准备干活,忽见相邻公社的民工潮水般涌向工地,七手八脚的乱解滑车,他们感到诧异,停下手脚观看动静。须臾,本公社的民工也乱轰轰地奔出村来。公社带工干部在工地上当即召开民工大会,传达上级指示:为了确保三夏(夏收、夏种、夏季田间管理)工作地顺利进行,立即停工,回家过麦。
因为是突然停工,提前没有准备,所有的帐目都要一齐算,这下可忙坏了司务长。但见他才华尽展,笔下生辉,算盘珠像炒料豆一般,噼噼啪啪一股劲的响。一说回家,归心似箭,结了帐的民工相继拆掉窝棚,打起车子匆匆登程,没有机动车,全是步行,经过连日疾奔,回到家中,立即就开始收麦子。
二、破冰摸河底
“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这话不假,在某些事的关键时刻显得尤为重要。
七0年冬季,在夏津六五河的某段工地上,东方欲晓号声响,夜幕降临才收工,顶风雪,冒严寒苦苦干了几十天,终于看到峻工的希望,人们放下车子,收起铣镢等待验收。岂料,施工员数日之后才光临,竖起杆子,用仪器一照——哎呀!不——够——深!怎么办?还——得——挖!因为多日没施工,河底上涨了许多水,结成厚厚的的冰。当时人们都没有在冰水中作业的装备,如果真要挖,只能赤着脚去干。
常言道:“腊七腊八冻死叫化”,也就是说,这几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那天正是腊月初七,人们来到工地上,揣起手往河岸上一坐,望着河底上厚厚的冰发愁:这活可怎么干呢?带工的大队长站在人群里吆喝:“干着、干着,快的点……”其实人们也知道,这活不干不行,但谁也不肯先动身,挨一会是一会。可能大队长早有思想准备,知道今天的工作不好做,喊了几声没人应,也不紧催,只见他穿上大队部给特殊作业人员准备的靴子,提把铁锨,在人们的面前,大步大行,“咣叽咣叽”地走下坡,经直到了河底中央,那样子好像是特意让人们看着似的:左手拄着锨把,右手“哈腰”脱下一支靴子,一扬胳膊“呜”——的声抛到岸上来,“咣”!落到众人面前,接着又脱下另一只靴子同样扔上岸,然后扒掉袜子,将裤腿挽得高高,露出鲜白的腿肚,赤着脚板站在厚厚的坚冰上,雄纠纠,气昂昂,威风凛凛,向着岸上的人们招手高呼:“下来、下来,都下来,各队的队长、党员快的点……”看着大队长的那个形象和气势,再没有人说怕冷,都行动起来。一个个脱去鞋袜,卷起裤腿,光着脚丫,“呼噜呼噜”地下了河。到了河底上,好像换了人似的,尽扫缩头缩脑,畏寒怕冷的形象,抡铁锨舞钢镢,凿冻泥破重凌,好一场恶战:
赤脚破冰闯蛟潭,钢铁意志抗酷寒。
虎腾虎跃战泥浆,敢叫河山換新颜。
霎时间,冻泥、冰块夹带着水,像下雹子似的“噼里啪啦”一股劲地往河坡上飞。
有位民工,只顾扔泥,腿被冰划了道口,自己全然不知,身后的伙伴告诉他,他转身低头,见已出了血,挥手抹去,无暇顾及,将手上的血污在水中一涮,继续扔泥。
有位小伙讲:什么叫把腿冻木了,什么是失去知觉,这回我算领教了。刚下水时,腿脚好像刀割猫咬一样痛,时间一长就失去了知觉。想移动一下位置,身体向前倾,腿脚却不受使喚,伸手去摸到腿,抱起来向前挪一挪。如此这般又苦苦干了半晌,直到深度达标才罢休。
看这次捞河底,干部带头确实起了大作用。
三、工地闹风潮
在某处工地上,有个作业班,因和生产队长闹纠分,引起怠工,一连数日没有干活。大队带工干部屡屡催促,不见效果,气急败坏地喝问:“你们对挖河有意见么?”回曰:“你别给扣大帽子,毛主席号召的:“一定要根治海河”,我们坚决响应,只是要求队长到工地上来!”(在当时,只要拥护毛主席,就犯不了大错误)“队长如果不来,你们那活还干吧?”“咋不干?俺又不是给他挖的河!”生产队长心里明日,实际问题解决不了,自己来到工地上,麻烦事将会更多,所以坚决不上工地。
置了几天气才上工,工程自然耽误了许多。工地上的人们都是争先恐后紧着干,经过几十天的努力,依然赶不上别人的进度,眼见得大家即将完工,他们的活却还有许多。大队干部又找到头上来:
“你们这话打算怎么办呢?”“这不是干着里吗?”“要不要帮工的?”“不要,自己的活自己干。”“那样,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干完啊?”“什么时候干完什么时候走,完不成任务决不罢休!”“让大队上这么多人陪着你们呀?”“不用,你们走就行。”“伙房撤了,你们吃饭怎么办?”“我们自有办法,你就别替俺操那个心了。”于是伙房蒸出需要的干粮交给他们后,连同带工的班子全部撤离了。
他们住的地方,是在新宅上,刚刚建起来,还没装修的新屋,房东不在此处住,院内没有厨房。他们即和邻居协商好,借用他们的厨房、大锅,自炊自造,每日披星戴月继续上工地。
此时整个河道里空荡荡的,远近没个人影,只有他们几个人在施工。他们干活很认真,河底够深、够宽,河坡戗得溜平……处处都达标。即将峻工时,有几个从县里来检查工作的干部,走到跟前,不由得脱口赞曰:“别看没人管,这几个人干的活,还真不孬哩。”正是:
因和队长起波澜,延误工期许多天。
红心如花向党开,完成任务意志坚。
就这样大家报工回家后,他们又紧张地干了数日才结束。回想起当年的工地生涯,苦中有乐,趣味无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