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不语忆英雄
作者:梅子(妞妞)
朗诵:明玉
你去过青山沟吗?
这里没有长江黄河
的雄浑浩荡,
也没有三山五岳的巍峨磅礴。
然而,这里山峦叠嶂,
苍松翠碧,
湖泊如镜,波光粼粼,
山川草木,郁郁葱葱
倒映在水中;
溪水潺潺,在青石
间逶迤低吟;
瀑布飞泻,于空谷中
奏响激昂的乐章。
极目远眺,
湛蓝的天空下,
洁白的云朵悠然飘荡,
变幻着奇妙的形态,
忽而化作展翅翱翔的天鹅,
俯瞰着广袤的大地;
忽而又宛若蜿蜒盘旋的巨龙,
盘踞在山巅之上,
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群山环抱之中,
一排排红顶房屋错落有致。
那鲜艳的红色,
如跳动的火焰般耀眼,
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为静谧的山林,
增添了灵动的色彩与
浓浓的生活气息。
棕褐色的土地上,
新苗破土而出,
嫩绿的芽尖在微风
中轻轻摇曳,
与层林尽染的山脉相映成趣,
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
的田园画卷。
此情此景,
正应了那句“山河错落有致,
人间烟火如常”,
平淡中蕴含着无尽的美好。
青山沟的美,
仙姿玉色,清雅秀逸,
美的自然、美的鲜活,
美的让人陶醉,美
的让人着迷。
但最令我难忘的并不
是这醉人的美景,
是隐匿于大山深处
的那几座木屋,
它们恰似岁月的守望者,
静静地伫立在时光深处。
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木屋,
为青山沟增添了厚重
而独特的魅力,
每每想起,
崇敬之情便潮水般
在心中翻涌。
远处,青山与碧水间,
一艘游船划破湖面的
平静,缓缓驶来。
马达的轰鸣声
与山间溪流的涓涓水声
交织在一起,
宛如一曲动人的旋律,
诉说着一段段尘封已
久的悲壮往事。
循着流水的方向,
在大山深处的山坡上,
那一座座树桩搭建的木屋,
庄严肃穆,赫然矗立。
沿着崎岖的小路走近,
一块牌匾映入眼帘,
上面写着《青山沟飞瀑
涧抗联遗址》。
置身于其中,时光仿佛倒流,
重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看到了那些在苦难
中坚守的勇士们,
他们食野菜、啃树皮,
零下三四十度穿着
草鞋破棉衣,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极端的天气,恶劣的环境,
却挡不住他们抗日杀敌
的斗志和决心。
寒夜里围坐篝火,
他们低声传唱着救亡的歌谣;
雪地里匍匐前行,
刚毅的眼神里不灭
的火焰在燃烧。
长期的营养不良,
他们身体瘦弱,但
却意志如钢,
在战场上勇猛杀敌、
英勇顽强,
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
家国的钢铁长城。
究竟是什么力量,
支撑着他们在极度艰难
的环境中奋勇前行?
是坚定的信仰,是
必胜的信念,
是为了让更多的人
能够过上和平美满
幸福的生活,
让蓝天永驻、碧水长流。
如今,望着眼前这大好河山,
岁月静好、祥和安然,
我们又怎能忘记?
曾有一位英雄名叫杨靖宇,
曾有一支队伍——
东北抗日联军,
他们用热血与生命,
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
的英雄赞歌。
他们的精神,
如璀璨星辰,
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如巍峨丰碑,
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青山不语,将他们的故事镌刻
进每一块岩石;
流水有声,
将他们的精神一代
又一代传颂!
梅子(妞妞):vv官方主诵精英,官方底版制作人。原创作者,原创作品《我的父亲是军人》《我们在梦里相见》《我自豪 我的祖国是中国》《我的语文老师》《也许》《绿色的青春 无悔的选择》《相约》《我只愿》《守望》《秋恋》等多部作品深受广大诵者的喜爱,多部作品在全民k歌.vv平台和各大平台广为流传。制作的多部底版多次在网络平台参赛并参加话题精选,深受广大诵友的喜欢和好评。
明玉,来自黑龙江,喜欢享受一个人静静地读书、朗诵,陶醉在诗海中,感受着文字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魅力。朗诵早已成为了生命中重要的精神食粮,更弥补了童年渴望学习的缺憾。

梁锐,笔名惜缘。字灿坤,号紫阳轩主——海龙先生。男,大专学历。出生于安徽合肥。国礼书画家。年度上榜诗人。非马特约诗人。呼兰作家协会会员。孔子诗歌协会会员。国家级书法艺术家。出版邮票到法国,荷兰,德国,奥地利。自幼临摹颜柳书法,获全国《东方红★伟人颂》书画大赛金奖。获全国《翰墨杯》书画大赛银奖。中国书画家《协会领军人物》一等奖。全国《羲之杯》书画大赛三等奖。全国《庐山杯》书画大赛银奖。全国《梦想杯》书画大赛金奖。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琴棋书画。获金牌诗人杰出称号。曾多次在《长丰报》,《散文诗》,《江花》,《民俗》,《鑫品传媒》,《新时代中国优秀诗词作家精品集》,《大众诗词天地》,《全球诗歌》,《田园风情》,《皇帝诗丛》,《文学 人生 杂谈》,《文友诗赋》,《夜视觉》,《作家地带》,《诗路文风》,《羽墨飘香》,《诗梦撷英》,《红烛诗刊》,《新世纪文学》,《天中文学》,《红瑞文学》,《新绪文学》,《红梅诗歌》,《滨州头条》,《北京头条》,《国际诗苑》,《华人文化》,《墨椽飘香》,《山东诗歌》,《中国诗歌精选》,《湖南幽兰诗社》,《书香怡苑》,《比投微榜》,《诗与远方》,《合肥头条》,《广州头条》,《新视界微刊》,《绵阳头条》,《潍坊头条》,《上海头条》,《艺术焦点》,《伏羲文学》,《诗歌好望角》,《中华福苑诗典》,《大风歌文学》,《蒲公英的浪漫》,《神州文学家园》,《孔子诗歌》,《南极光诗刊》,《亚洲作家时尚大典》,《世界名人诗刊》,《中国诗歌名家新编》,《名人头条》,《世界名人录》,《世界汉语文学大观》,《清风祥云社》,《新安少年》,《今日头条》,《华人头条》,《诗歌沙砾》,《香港中国报道》,《诗歌瞭望台》,《梓树墨竹》,《精品名家文学》,《兰亭诗画》,《萧乡文学》,《中华诗词大辞典》,《中国爱情诗刊》,《福苑诗歌传媒》,《郑州头条》,《诗词楼阁》,《现代诗歌》,《中华诗魂》,《文学百花苑》,《月下花语》,《翰苑文学》 ,《名人名家典藏》,《洛阳头条》等报刊平台发表过多篇作品并获金牌金笔诗人奖。作品入驻人民大会堂央视礼宾书。早期担任《江花》特约撰稿人,《中国诗歌开发部》特约编辑。现任《诗与远方》文学主编,《诗源桃花坞》文学总编,《海的眼睛》文学诗刊总编,《华夏草本》文学诗刊总编,北京黄宾虹书画院安徽分院副院长。 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