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染青衣
洪都故郡,星分翼轸之墟;豫章新府,地扼吴楚之喉。岁在丁卯,时维孟秋,一声惊雷破夤夜,万点赤焰照金瓯。于是乎,军旗所向,裂千年之枷锁;铁流奔涌,启九域之新畴。昔者滕王高阁,空余落霞孤鹜;今朝赣水苍茫,尽是铁马金戈!
是夜也,天狼犯斗,地维将绝。前敌委员会灯灼如炬,贺叶麾下将士列阵如铁。子夜枪鸣,惊破军阀残梦;拂晓号彻,唤来赤县晨曦。周公运筹于帷幄,朱德横刀于辕门。两万义士,非为封侯觅爵;三千热血,但求拯民倒悬。当其时也,江右云屯,楚氛甚恶,终成星火燎原之势!
遥想义师南指,血染征衣。潮汕失利,火种犹存于荒野;三河分兵,旌旗复振于湘南。井冈会师,罗霄山脉聚龙虎;古田铸魂,党指挥枪定乾坤。此间赣水苍茫处,多少忠魂化碧涛?八一枪声,实为华夏涅槃之第一啼响;南昌城头,永镌人民军队之初始徽章。
今观洪都新貌,英雄之城更英雄。八一起义纪念馆前,铜像巍巍擎天立;建军雕塑广场畔,战旗猎猎带云扬。赣江两岸,虹桥飞架通南北;红谷滩头,广厦摩云接穹苍。夜观一江两岸灯火,恍若当年箭雨;晨听滕阁秋风铃语,犹传旧日金柝。
至若强军新纪,赓续荣光。南昌舰劈波于远海,洪都鹰翱翔于九霄。军民融合,老区焕发新彩;双拥花开,红土更育芬芳。每岁八一,警报长鸣彻云霄,非独怀往烈,更为醒今人:从来金汤凭铁血,未有盛世忘危旌!
赞曰:
一声霹雳开新纪,九域风烟换赤旌。
赣水波涌忠魂骨,匡庐云铸将军令。
昔年烽火锻铁骨,今日星河护太平。
莫道洪都无遗响,军歌永绕英雄城!
八一南昌赋(白话文 )
南昌,这座古老的城市,坐落于吴楚交界,自古就是战略要地。1927年的那个夏夜,一声惊雷般的枪响划破长空,万千火光照亮神州。从此,革命军旗迎风飘扬,冲破千年压迫;铁血洪流奔涌向前,开辟崭新天地。昔日,滕王阁上只有文人墨客的诗词;而今,赣江两岸回荡着战士的呐喊!
那一夜,黑暗笼罩大地,旧世界摇摇欲坠。前敌委员会的灯光彻夜不熄,贺龙、叶挺麾下的将士严阵以待。子夜枪声骤起,军阀美梦惊醒;黎明军号嘹亮,中国迎来曙光。周恩来运筹帷幄,朱德横刀立马。两万将士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救国救民。起义虽遭挫折,但火种不灭,终成燎原之势!
起义军南下转战,血染征途。潮汕失利,但革命火种未熄;三河坝分兵,红旗再扬湘南。井冈会师,英雄聚首;古田会议,党指挥枪。赣江奔流,多少忠魂化作碧波?八一的枪声,是中华民族新生的第一声呐喊;南昌的城头,永远铭刻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如今的南昌,英雄精神历久弥新。八一起义纪念馆前,铜像巍然矗立;建军雕塑广场上,战旗迎风招展。赣江两岸,长桥如虹贯通南北;红谷滩头,高楼林立直插云霄。夜晚的江畔灯火,仿佛当年的战火;清晨的滕王阁风铃,依稀回荡着军号。
新时代的南昌,续写辉煌。南昌舰远航大洋,洪都战机翱翔蓝天。军民同心,老区焕发新生;双拥共建,红土地再谱华章。每年八一,警报长鸣,不仅缅怀先烈,更提醒今人:和平从来靠铁血,盛世不可忘忧患!
结语:
那一声惊雷,改写了历史;
那一面红旗,染红了九州。
赣江的水,流淌着英雄的热血;
庐山的云,铭记着将军的号令。
昔日的烽火,锻造了铁骨;
今日的星河,守护着太平。
莫说南昌的枪声已远去
军歌嘹亮,永远回荡在这座英雄城!
【作者简介】
张龙才,笔名淡墨留痕、墨染青衣,安徽芜湖人,爱好文学,书法,喜欢过简单的生活,因为 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福。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了过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够尝出人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