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童年记忆
文/郭有三
夏日炎炎,小时候的过往在脑海中轻轻回荡,它们仿佛是一首经典老歌的旋律,在心头久久回响。这些珍贵的经历,无论是喜悦、悲伤、激动还是失落,都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岁月的夜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我的家乡位于洛阳市洛河南岸一个叫桃园的小村子,小时候经常到洛河滩玩耍,可以说我是喝着洛河水长大的。洛河蜿蜒曲折,从居住的村子北边缓缓流过,夕阳的余晖倾洒在河面上,如诗如画,河水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一条金色的丝带,为这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美丽和灵性。
夏日是大人们忙碌的日子,或忙于采摘蔬菜,或忙于收割麦子,而洛河滩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河水退潮后的泥滩化作天然画布,光脚丫拓印的足迹被幻想成化石,树枝勾勒的图案总被调皮的水花轻轻抹去。我们不停地在水中打水仗、扎猛子,直到夕阳落下,把身体晒得黝黑。回到家中,我们免不了受到大人的责骂。
到了夜晚,忙碌的村庄安静下来了,天上的星星亮晶晶,树梢上的蝉叫个不停。晚上有平房的就在平房顶上睡觉,没有平房的,就在院子里面睡觉,那个时候会经常停电,晚上灯泡是黄色的昏暗的光,最常买的就是蜡烛和煤油灯。
酷暑难耐,屋里闷热,吃过晚饭后,我们只好到院里露天睡觉。竹床被搬至院中,沐浴过夕阳的竹条,此时尚微微散发着焦燥的气息。夜色浓重,月儿弯弯,繁星点点,如天上撒下的无数晶莹碎钻,铺展在深蓝的幕布上。母亲坐在旁边,手持一把蒲扇,不时为我扇动凉风,驱赶蚊虫,为我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蒲扇摇动间,节奏仿佛催眠曲般舒缓,扇叶带起的微风中,飘荡着灶火的柴烟以及母亲身上淡淡的汗味,在空气里轻柔地盘旋。
蒲扇边缘已经磨得发毛,扇柄也磨得光滑润泽,扇面之上,熏染了无数烟火的印记。扇风一起,拂过肌肤,也拂过耳朵,便恍如听见了田野蛐蛐的低语。那风不只是风,更是裹挟着泥土气息的旧时岁月,温柔地拍打我的脸颊——那扇子,摇活了沉沉黑夜,抚平了夏日的燥热,甚至将整个村庄都摇进了梦乡。清晨,我总是被鸡叫和狗吠声吵醒,起来后身上都湿漉漉的,都是早上的露水打的。
“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童年的时光过得飞快,我们怀念那些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随着时间的流转,那些过往的回忆逐渐化为无法追回的梦境。渐行渐远的不是老家的院子,而是童年的回忆,是曾经走过的河滩小路,是陪我长大的亲人。
慢慢地,洛河滩改造成了洛浦公园,我们搬进了楼房,家里有了电扇、空调,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但儿时的记忆终是难以忘怀,母亲的音容笑貌在我的记忆中依然清晰可辨。

作者简介:郭有三,笔名安乐书生,洛阳市金融作家协会成员,深耕金融领域,书写生活风采,于安乐窝中开启诗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