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永远在闪着光
——再读丰子恺
文/侯万福
我最早知道丰子恺先生的名字,是从一本柳体字帖开始的。
以后上了大学,读了他的《缘缘堂随笔》散文,进一步了解了他。
他在散文里展示出的内心世界,学识学养和精神世界的光,在我的脑海中,便愈加高大,愈加丰满起来。
他的漫画、书法和他的散文,慢慢地在我的心中,化成了一座巍峨的山峰,一束耀眼的光芒。丰子恺先生,浙江崇德石门湾人,是弘一法师的弟子。
他是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翻译家,他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是卓有成就的一代大师。
丰子恺先生的字,我是在读小学时,写字课临摹用的一本字帖上看到的。这本字帖是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刷厂印刷的。字帖的封面上印有丰子恺先生题写的《柳体玄秘塔标准习字帖•子恺题》的行楷字样。字是繁体字,十三个字,呈竖式,字的末尾处嵌着印章。与其说,这是一本字帖的题鉴,不如说是他的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字写得灵动、朴拙,笔力坚实,有美感,十分耐看。
这本字帖,我一直珍藏至今。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至今整整六十年有余了。字帖的纸已泛黄了,丰子恺先生的题鉴,还是那样富有精气神,依然放着光。
六十年前,我刚上小学三年级,那时对什么是柳体、玄秘塔碑,听说也没听说过,更不知落款和印章的范式了。只记得那时,老师在课堂上说,柳体就是唐代一位叫柳公权的大书法家写得一种笔体,后人把他写得字,就称为柳体了。至于,字帖上的“玄秘塔”和“子恺题”,老师当时没有解说。
就这样,我学习毛笔字,一开始学的就是柳体,用的第一本字帖,是丰子恺先生题鉴的《柳公权玄秘塔标准习字帖》。我上大学后,读了一些有关柳公权、玄秘塔碑和丰子恺先生的书籍,对这本书帖的内容和形式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那时,就更喜欢丰子恺先生的书法、漫画、和他写的散文了。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继承了古代文人画简笔水墨的诗性传统,画面简洁空灵,寥寥数笔,小中见大,余趣无穷,弦外有音。每幅简笔中蕴含的哲理能启发人们感悟人生的意义。他的漫画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初看极简单,几根线条,几点淡墨,勾勒出来的画面却露出了完整的故事。仔细品味他的画,看到了他对人间的大爱,清新的画面上有着无限的童趣和真诚。正如他所言: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艺术的最高点是无形、是精神,是灵。
他的散文同样是清新隽永,自然明畅,善于从日常的生活中去探寻哲理和诗意,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大义。读他的散,是在读世界的平常,读世界的光亮。我退休后,又翻开了他的《缘缘堂随笔》《丰子恺漫画集》,我把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漫画,放在了大学生“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征文集”的封页上,让简洁的画,引发憧憬和思考。
他的画,虽简单,但意义深远。
这就是丰子恺先生的光亮。
2025年7月31日,写于石家庄。
作者简介:侯万福,笔名夏厦,沙丁,1953年10月生,河北怀来县人。教授,教学名师。曾任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人文法律系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导引》《哲学新视野》《分析与综合探微》《毛泽东的认识论》《大学生书法教程》等多部(篇)著作,文章。退休后,任河北省老教授协会理事,河北地质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在报刊,网络上发表《火巷口印记》《老龙潭情怀》《回望古城宣化》《微山湖上》多篇散文。并著有散文《抱朴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