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大同》(六十一)
作者/三木秉风(周凤森)
黄庭花阙起香波
雨打残红孤门锁
春秋无言岁月尽
一院奇葩透婉约

大千世界,乱象纵横,但万变难脱本宗,这就是理本与识相之间的关系。中国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个理论非常具有现实性、针对性,这就是宇宙之“有无”理论,例如《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理论不仅是宗教问题,也是哲学问题,也是科学问题,例如宗教上的“有神、无神”论,哲学上的“形而上、形而下”论,科学上的“有形、无形”论等。“有与无”,如果一知半解,我们就会陷入事物的矛盾对立中,如果真正悟到了本真,我们就徜徉在事物的和谐统一中。我曾阅到一篇文章,不知何人所写,中心大意是:“万物之母言曰有,母化万千,皆因有而立万物,遂得有论。无始万物,消两仪,湮千万,物消恒失,俱归,修以无论”,这其实就是对“有无的”具体解释。
道家常以“有、无”来言万物之类别。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从科学意义上讲,“有”就是存在,“无”就是不存在,从哲学意思上讲,“有”是物质的,“无”是精神的,从宗教意义上讲,“有和无”是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是互变的,是宇宙的不同存在状态,是一回事,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道家中“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有无相生”,就说明了万物的整体性与互动性,有无互变转化就是太极中的阴阳互动,这些问题早在五千年前中国的古人就已经定论了。
据《易传》记载,伏曦氏上察天文,下瞰地理,远观诸身,近取诸物,而画八卦。后人虽未对老子悟道前的状态进行描述,圣人们体悟大道之前,应是有其相似之处的。伏曦距今六千年以上,老子距今二千五百年左右,在老子所处的周朝中期而言,伏曦氏已是远之古圣了。《易经》被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诸子们,共推为中原文化的总源头,可见,易经中的阴阳太极运行规律,对诸子们影响之大,与其言说儒家将《易经》列为四书五经之首,还不如说,道家的《道德经》就是易经的一脉相承。若是对《易经》以及《道德经》的义理,作过粗浅的比较,我们就会形成定向性思维,易之无极,就是道家之道,即无极为道。易经中的太极,就是《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道生一“中的”一”,即太极是一。易经中的阴阳,就是道德经四十一章中的“负阴而抱阳”的阴阳,两部经典在阴阳之义上是相通的,何止此两经典,几乎世界所有经典之哲学高峰都是相通的。
圣人老子与伏曦一样,深察天道,地道,孔子更深地并推及人伦之道。当今之人,大多将易经作为卜卦工具,而不去深入探究其奥理,将道德经作为哲理,而不去探究其用。其实,体与相,理与用,事与理,等是不可分割的。人生变迁之理、人类发展之理与宇宙大千之理,其实都被同一个规律所支配,易经之理仅仅是这种规律的思维反映。
自伏曦氏起,易道中所代表的大道,就一直影响后人的生活生产。道之理极简,道之用极易,故百姓日用而不知,用而不究其理。《易经》和《道德经》都是从事物的根源入手,从本体入手,去探索天地万物之道及其运行规律。这种大道之律,超越了宗教,哲学,政治,军事,意识形态,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全世界的其它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然而,世界上能懂得用宇宙规律来指导人类实践的民族太少了。战争与和平对立,宗教与科学对立,人文与自然对立,斗争几乎是人类发展的主线。世界各族人民在以利益为轴线的以血腥风雨为代价的相互斗争中走到了今日,一个民族的崛起往往伴随另一个民族衰亡,世界几乎各个民族都曾粉墨登场,风光一时过,然后又光环褪尽,悄然逝去,世界人民就是在矛盾与斗争中跌宕起伏,在妥协和包容中发展融合。然而,有一个民族却始终在东方大地上勃勃发展,这颗明星发出的光芒只有被遮断,却从未消失过,这就是世界上唯一古代文明的幸存地即伟大的中国,此之功绩,我们的核心易经文化功不可没。

- 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为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宣传深入人心,使更多的网络作者及参赛作者积极融入到文明文化的传播队伍当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自豪,践行“文以载道,大化天下”的文化使命,为文化普世贡献力量!在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体现一个文人的高风亮节,是真正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风杯”第二十一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征文要求 :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征文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如发现一稿多投者,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项,
投递要求:
来稿请发裸文(纯文字)不要各种文档,文件之类,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二十一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评奖结果公布和发奖只按投稿时微信名字,敬请作者不要轻易更换自己的微信名!
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与作品抄袭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征文时间:
本届征文计划2025年2月15日起至 2025年8月31号 历时六个半月。
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负能作品、三俗作品及严重西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方可入奖。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阅读传播量、点赞,在看,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线,弘扬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低质作品列入候选。
(5)阅读量与腾讯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全网通报,且永远不得参加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从主编推荐出点击量最高的作品中,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选出正能正量,思想健康,意境深远,有深度内涵的优秀文章。
(7)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8)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会设立了鼓励奖若干名,从阅读量不达标的优秀作品中择优挑选。
(9)为了评选公正合理,照顾广大作者,凡在往届获特等奖或一等奖的作者,不得连续评为同等高奖!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 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 奖金6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3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500名:奖金10元。
注:发奖程序首先由获奖作者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内公示获奖作品及获奖公示公告3天以上,这既是自我荣誉展现,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获奖作品没有抄袭现象,对于拒不公示者视为自动放弃受奖。自颁奖公示之日起一月内,获奖作者没有领取奖金的,视为自动放弃受奖。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届征文无需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