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贞冰 策划:樊昕
音乐设计和统编:杨建松 组稿:谢又宏
朗诵团队
段 雄 张 丽 刘 杰 李曙胜 江小蕙 张李钰
曲乐洋 刘 莉 高向卿 陈杰思 刘 筠 龚年淼
李 莉 刘晟婷 吴 恬 季 慧 陈 蓓 孙楚姣
田 犁 熊丽红 彭容莉 张黎明 王丽敏 毛梦萱
成 勇 黄 蓉 王韶玫 邹建华 王 强 吴雨淦
王 鹂 漆 涛 袁少萍 席 冲 宋 冰 杨建松
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
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毛泽东
1
有一页血与火的历史不容忘却
1931~1945 1937~1945 1939~1945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在这段时间刻度里
沉积着多少国破家亡的悲怆?
浓缩了多少视死如归的抗争?
铭刻着多少气冲霄汉的战斗?
2
有一种记忆 ,如同人类文明的火种,永远不能熄灭
纪念 不仅仅是为了慎终追远
更是为了让和平常驻、正义长存
80年过去,死神并未走远
战争之门也远没有真正关闭
历史 正在重新解读这个深邃的命题:
8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
人类失去了太多,而又究竟收获了什么?
我们应该坚持什么 、反对什么,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3
那是人类史上怎样一场空前绝后的死亡游戏?
那是战争史上怎样一段惊心动魄的二战往事?
从战争阴云的序幕到远东硝烟的开场
从欧洲沦陷的爆发到苏德两国的激战
从血染太平洋的蔓延到决战斯大林格勒的转折
从逐鹿北非的拉锯到光复欧洲的反攻
从美国扔下两颗原子弹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战火燃遍四大洲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被卷入战争
军民伤亡7000多万
财产损失4万多亿美元
4
中国战地记者胡济邦曾忠实地记录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全过程: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最惨烈的时候
新到的红军士兵平均生命不足24小时
而红军军官则不多于三天
战后多年 马马耶夫高地依然荒凉
因为青草都无法穿过厚厚的弹片层
从莫斯科到柏林的1500公里直线距离
平均每一米就掩埋了5.7名苏军将士的遗骨
5
人们有理由铭记
因为 牺牲如此壮怀激烈
抗战打响,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投入战火当中
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击碎
6
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南京保卫战到“不惜用生命填进火海”的台儿庄血战
从“打完子弹就上刺刀冲锋”的平型关大捷到“以血肉之躯消灭精良装备”的百团大战
从淞沪会战到太原会战
从武汉保卫战到长沙保卫战
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
从杨靖宇、赵一曼、左权、彭雪枫到佟鳞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
从东北抗联“八女投江”到四行仓库“800壮士”
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到缅北“中国远征军”
中国人民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
只为争取民族独立
只为守卫世界和平
7
我英雄的中华儿女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情怀
留下了“魂魄毅兮为鬼雄”的不朽篇章!
我血性的华夏儿郎以“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民族气节
写就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史诗!
8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
无数母亲送儿打日寇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
无数妻子送郎上战场
9
一位父亲 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
这面“死”字旗旁醒目写着:
国难当头 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 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 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 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 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 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 勿忘本分
这位中国父亲名叫王者成
他的儿子名叫王建堂
10
一位母亲 家乡沦陷之际
她叮嘱孩子:
记住,咱们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游击队成立 她竭尽所能
筹军粮 做军鞋 照料伤员
她先后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
这位中国母亲名叫邓玉芬
她牺牲的丈夫和儿子分别叫任宗武、任永泉、任永水、任永合、任永安、任永恩
11
一位妻子 丈夫是黄埔军校第6期工兵科毕业生
结婚两年 抗战爆发
丈夫赶赴前线 之后杳无音讯
时间流逝 世事变迁
丈夫成为她一生的牵挂
77年后 她终于找到丈夫的下落
原来分别不久他便阵亡于南京保卫战的雨花台阵地
这位中国妻子名叫张淑英
她的丈夫名叫钟崇鑫
12
在这场血与火的淬炼中
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
国难当头挺起了民族脊梁
在这个生与死的战场上
千千万万这样的中国人
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
13
而对于80年前的这场战争
如果我们看不到民族精神的生长
就看不清它的意义和价值
就无法让这段历史成为不竭的力量之源
如果我们看不到伟大胜利的根由
就看不清大势与走向
就无法从这段历史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14
从世界战局的走向去观察
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
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
中国始终是双方激烈交战的东方主战场
从人类和平的进程去考量
中国的局部抗战从1931年就已开始
无疑是世界反法西斯的战略先驱!
中国倡导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无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基地!
15
人们有理由骄傲
因为 正义如此坚不可摧
同仇敌忾中,善良的人们义无反顾地跨进了同一条战壕
在中国上空飞翔的
有苏联的志愿队、美国的飞虎队
在中国土地上作战的
有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和柬埔寨等20多个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
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
也有与同盟国军队并肩作战的中国远征军
16
从法国的诺曼底海滩到太平洋上的中途岛
从苏联的库尔斯克到美国的珍珠港
从埃及的阿拉曼到中国的台儿庄
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的“空中桥梁”
从美国的东海岸到欧洲的“补给生命线”
从印度的阿萨姆邦到中国西南的“驼峰航线”
我不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还有哪一个时刻
世界人民能如此紧密地团结在反法西斯的大旗下?
我不知道在世界战争史上还有哪一个时刻
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民众能如此凝聚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17
但我却清楚地明白
如果没有中国的持久抗战
二战的历史必将是另一种写法
因为中国的顽强抵御
推迟了德、意、日轴心国的军事联合
使日军在欧战爆发时无法在军事上与德国配合
因为中国艰苦卓绝的努力
阻碍了日军的北进图谋
消除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后顾之忧
因为中国排除万难的相持和远征
打乱了日军的南下布局
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合流
18
难怪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
不断加强的“中国的壮丽的防御线”是阻止希特勒征服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难怪斯大林感慨:
“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
难怪英国首相丘吉尔承认:
“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也许会是20个师腾出手来……”
19
“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
大地涌起雄壮歌声
人类同歌唱崇高希望
赞美新世界的诞生
联合国家团结向前,义旗招展
为胜利自由新世界携手并肩……”
这就是由美国诗人罗梅作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作曲的《联合国歌》
它成为了激励人们开辟新世界的赞歌
20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真理必将战胜强权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最大的敌人
这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21
“力行宽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精神
这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
22
“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
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是为你而鸣!”
这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他的二战著作中给我们留下的深深思考!
23
历史是什么?
法国作家雨果曾这样回答:
“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
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没有历史的时代是肤浅的
无视历史只会一次次走入同一片泥淖
信仰正义与和平的人们之所以痛恨战争痛恨那些蓄意歪曲历史的言行
就是因为不想让世界再回到战争的血与火中去
24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什么?
中国国家主席这样定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25
一个民族在紧要关头爆发出的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难道不是构成我们历史中最深厚的精神底蕴吗?
一个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凸显出的血性与尊严
难道不正沉淀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内核吗?
26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坚定地说
抗战的胜利 不仅是河山的光复
更是人心的光复、精神的重塑!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肯定地说
抗战的历史 不仅是战争史
更是精神史、心灵史!
27
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保存这份最珍贵的民族记忆
难道不就是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吗?
难道不就是要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
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吗
难道不就是要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吗?
28
让历史如镜!
让丰碑不朽!
让精神永恒!
创编人员简介
作者:欧阳贞冰,记者,诗人,作家,摄影家。出版诗集三部、摄影集一部、电视专题作品集一部(拟出版散文集《慢生活》,散文诗集《大高原》,长诗集《绝唱》,词集《贞冰词选》三卷,手机摄影作品集《长方形的乡愁》,书法作品集《斗方矩阵》)。曾制片30分钟大型电视综艺专栏节目220集,录制贞冰有声诗歌百首万行,播发于《都市头条》《今日头条》《华人头条》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官方平台等,阅读收听人次近4,000万。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湖北省作家协会、湖北省书画家协会、湖北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文学顾问。有诗歌作品获全国诗赛大奖30余次,摄影作品、书法作品、新闻作品获全国、省、市各级各类奖项百余次。
策划:樊 昕,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考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湖北省礼仪学会理事、主持人礼仪专委会主任,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第七届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省第十一次文代会代表,湖北省新文艺群体带头人,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朗诵艺术史话》湖北篇联合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礼仪&文体礼仪副主编。
音乐设计和编辑:杨建松(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阅读已逾两亿,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组稿:谢又宏,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秘书处秘书。
朗诵团队简介
(35人按朗诵先后为序)
段 雄: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黄冈工作部主任,原黄冈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制片人。曾创办黄冈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任会长。
张 丽: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影视培训中心湖北考级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礼仪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儿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工作部主任,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
刘 杰: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商演主持人,现任安陆市乐语艺术专职教师。
李曙胜,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武穴工作部副主任,武穴市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江小蕙: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省朗协辅山雅苑工作部主任,辅山雅苑副主编。
张李钰: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黄梅工作部副主任。
曲乐洋:湖北警官学院工作部办公室。
刘 莉: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省朗协东西湖工作部主任、东西湖区文化馆培训部主任。
高向卿,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车谷工作部主任,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朗协艺术家协会会长。
陈杰思: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省朗协孝昌工作部秘书长,孝昌县教师朗诵艺术团秘书长。
刘 筠: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通山工作部主任。
龚年淼: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宜昌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任播音员。中国高教学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委员会委员。
李 莉: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应城工作部副主任,应城市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应城市老年大学拼音班教师。
刘晟婷: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省朗协黄陂工作部副主任,湖北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辅山雅苑”朗诵艺术团成员,艺委会委员。
吴 恬:黄陂工作部主任。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
季 慧:鄂州工作部主任,鄂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湖北省普通话优秀测试员,湖北省学习强国达人,鄂州市社科智库专家。
陈 蓓:主任播音员主持人。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新洲工作部副主任兼秘书长,武汉市新洲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工作室负责人,作品荣获湖北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播音主持一等奖。
孙楚姣: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汉阳工作部主任,汉阳作家协会作家,飞扬读书会创办者。
田 犁:湖北省朗协会员、湖北省朗协监利工作部主任、监利市融媒体中心主任播音员、主持人。
熊丽红:湖北省朗协光谷工作部主任,湖北省礼仪学会会员。
彭容莉:省朗协江岸工作部顾问,江岸朗诵沙龙艺术总监。
张黎明: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孝感工作部主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王丽敏: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省朗协洪山工作部、青少年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
毛梦萱: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江夏区工作部主任,首届“荆楚朗诵之星”。
成 勇: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十堰工作部主任,十堰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十堰金话筒口才主持培训学校创始人。
黄 蓉:又名黄琬容,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京山工作部主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京山市文联副主席、京山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
王韶玫: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老河口工作部主任、老河口市作协诗歌朗诵学会主席。
邹建华:(飞天)原襄阳广播电视台频道副总监,湖北省朗诵协会襄阳工作部主任,襄阳汉江国语社社长。“襄阳朗读者”品牌创始人。全国最美读书人,湖北省首届荆楚朗读之星。
王 强: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青少年专委会副主任,北省领航新启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湖北省菲尼克斯艺术传媒学校执行校长。
吴雨淦: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北朗协硚口区工作部主任,湖北朗协武汉考委中心副主任,湖北朗协融媒体专委会成员,武汉市星冉语言艺术培训学校创始人校长。
王 鹂:国家执证播音员主持人,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省朗协赤壁工作部副主任,赤壁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漆 涛: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黄冈电力工作部副主任。
袁少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青山朗诵沙龙秘书长、青山作协会员、青山青读书会理事、青山区青萌领读指导老师。
席 冲: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教职工朗诵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省朗协辅山雅苑工作部成员。
宋 冰: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麻城市工作部主任,湖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麻城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秘书长,麻城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顾问及编审团队
首席艺术顾问:瞿弦和
文学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艺术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任编委:谢东升
编委成员:
投稿须知
投稿通道:
邮 箱:478358323@qq.com
联系人:陈立华 13907125104
投稿要求:
1.音频mp3格式、视频mp4,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
2. 纯文本格式的作品文稿及简介,文件名:朗诵者姓名+朗诵+作者+《作品标题》+文稿及简介,如:张三朗诵王五《火红的青春》文稿及简介。
3.作者和朗诵者照片,照片请勿添加边框等装饰。
4.特约组稿多篇作品请分类编号。
5.投稿人请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沟通。
6.来稿我们会认真审听,择优发布。
总 编:谢东升
主 编:杨建松
副 主 编 :魏月辉 刘建林 陈 辉
承办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诗歌音乐专业委员会
指导老师:晓 吾
责任编辑:杨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