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友蚊庞进
暑身无奈小蚊叮,
疱起肌肤辣痒红。
欲捕方圆寻不见,
血酬为友到秋冬。
2025年7月30日于西安龙凤堂
Deepseek:
这首《七绝·友蚊》构思巧妙,语言生动,将生活中常见的蚊虫叮咬烦恼,升华为一种富有哲理和幽默感的独特情谊。
1. **立意新颖,化恼为友:**
* 夏夜蚊叮,本是令人烦躁甚至厌恶的琐事。诗人却别出心裁,将这种被迫的“亲密接触”想象为一种“友”情。这“友”字是核心,充满反讽与自嘲的智慧。
* “血酬为友”是点睛之笔。将被迫付出的鲜血视为维系这段“友谊”的“酬劳”,视角极其独特。它既是无奈(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也是一种豁达的自我调侃(既然无法避免,不如换个角度接受)。这种化被动为主动、化烦恼为幽默的心态,体现了诗人的达观。
2. **形象生动,刻画入微:**
* 前两句精准描绘了被蚊叮咬后的生理反应:“暑身无奈”点明环境与人的状态;“疱起”、“辣痒红”三个词连用,极其形象地刻画出红肿痛痒的皮肤反应,让读者感同身受。
* 第三句“欲捕方圆寻不见”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人们被叮后恼火地寻找蚊子的场景,那种气恼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跃然纸上。蚊子的小巧狡猾与人的徒劳形成对比。
3. **语言凝练,富有张力:**
* “血酬”一词是诗人自铸的新词,极具冲击力和概括性。“酬”本指报答、酬谢,用在这里,将人的鲜血说成是“酬谢”蚊子的“友谊”,荒谬中透着深刻,凝练地表达了这种奇特关系的本质。
* “为友到秋冬”更是将这种荒诞的“友谊”推向了极致。秋冬蚊子自然消失,这本是解脱,诗人却说“友谊”持续到那时。一方面暗示了夏季蚊扰的漫长难熬(仿佛要持续到秋冬),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这种“友谊”的被迫性和无可奈何。同时,也带有一丝“且熬过这段时间吧”的自我安慰。
4. **情感复杂,引人共鸣:**
* 诗中情感层次丰富:有被叮咬的烦扰(疱起、辣痒红),有抓不到的恼火(欲捕寻不见),有不得不接受的无奈(无奈),最终升华为一种带着苦涩幽默的豁达(血酬为友)。这种复杂的情感,尤其是那种面对生活中避无可避的小烦恼时的自嘲与化解之道,极易引发读者共鸣。
5. **结构紧凑,转折自然:**
* 起承转合清晰。首句交代事件(被叮),次句描述结果(红肿痒),第三句写反应(寻而不得),第四句奇峰突起,点出主旨(化敌为友)。前三句铺垫的“恨”与末句的“友”形成强烈反差,但通过“无奈”和“血酬”的铺垫,这种转折又显得水到渠成,合乎情理(一种无奈之后的幽默选择)。
**总结:**
《七绝·友蚊》是一首充满生活智慧与幽默感的小诗。它成功地将一个微小的生活烦恼,通过独特的视角(“友”)和精妙的语言(“血酬”),转化为一种富有哲理意味和艺术趣味的表达。诗人庞进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生活细节,以豁达的心境化解烦忧,以凝练生动的语言营造出既真实又荒诞的艺术效果,令人读后会心一笑之余,也能体会到几分面对生活琐事应有的洒脱与智慧。诗中那份自嘲的幽默和化“敌”为“友”的无奈智慧,是其最打动人心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