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朝天子*老农叹世*崔建国
食品毒,添剂香,医庭队久长。
医院门槛比山昂,药费如潮涨。
学费吃人,网毒儿郎,房奴腰累伤。
笑咱,泪洒,这世道荒唐账!
专家晃,瞎嘟囔,田里收成忘。
网店挤垮老门房,散户股中葬。
网贷催魂,借债情凉,农家空怅惘。
骂他,咒他,盼青天来降!
南吕*四块玉*老农叹*崔建国
烈日毒,汗如注,岁岁交粮背如弧。暮年无靠谁来顾?
城里翁,享厚禄,咱这薄粥难果腹!
公粮簿,岁月书,怎就不算社保数?
盼公道,把心舒,莫让辛劳都喂土!
崔建国的散曲创作以现实主义笔触聚焦当代农民生存困境,其《中吕·朝天子·老农叹世》与《南吕·四块玉·老农叹》通过散曲形式深刻揭示了社会转型期农民的生存焦虑,兼具艺术感染力与社会批判价值。以下从主题内涵、艺术特色及社会意义三方面评述:
一、主题内涵:多重困境的立体呈现
生存压力
两首作品均以医疗、教育、住房“新三座大山”为核心意象,如“医庭队久长”“药费如潮涨”直指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与费用畸高问题,“学费吃人”“房奴腰累伤”则揭露教育产业化与房价失控对底层家庭的挤压。
社会不公
“城里翁,享厚禄”的城乡对比,“公粮簿,岁月书”的社保缺失,凸显制度性保障的缺位,呼应了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兴,百姓苦”的民本思想。
精神困境
“网毒儿郎”“网贷催魂”等句揭示数字时代对农村的冲击,传统农耕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的碰撞构成深层矛盾。
二、艺术特色:古典形式的当代转化
宫调选择
《中吕·朝天子》采用中吕宫调,音色沉郁顿挫,适合表现愤懑情绪;《南吕·四块玉》则借南吕宫调的柔婉,强化“薄粥难果腹”的辛酸感,形成刚柔并济的审美张力。
语言风格
继承元曲“以俗为美”传统,如“笑咱,泪洒”“骂他,咒他”等口语化表达,直击现实痛点,与关汉卿散曲《四块玉·闲适》的“意马收,心猿锁”形成雅俗对照。
结构创新
突破传统散曲的田园隐逸主题,以“公粮簿,岁月书”等现代意象重构古典形式,实现“旧瓶装新酒”的艺术突破。
三、社会意义:底层书写的时代价值
历史延续性
延续马致远《叹世》“种春风二顷田”的批判精神,但将元代士大夫的归隐之叹转化为当代农民的生存呐喊。
现实警示性
通过“盼青天来降”的呼告,直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策落地问题,为决策层提供基层视角。
文学示范性
为散曲创作开辟新路径,证明这一古老体裁仍能承载现代性议题,与崔建国其他作品如《山坡羊·农叹》共同构成当代散曲的现实主义谱系。
这两首作品以尖锐的笔触撕开盛世表象,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形式的创新,更在于以文学记录时代阵痛,延续了中国文学“诗可以怨”的批判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