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建军节赋
文‖靳艳军
岁在乙巳,时维孟秋,神州万里,赤帜高扬。值此八一节序,溯乎南昌城头之烽烟,缅我工农革命军之肇造,感怀百年风雨,涤荡六合尘氛,遂作斯赋,以纪其盛。
盖闻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清末以降,国祚倾颓,外有列强环伺,鲸吞蚕食;内则军阀割据,战乱频仍。黎民倒悬,膏血尽于锋镝;中原板荡,典籍焚于兵燹。孙文先生首举义旗,欲挽狂澜于既倒,然革命果实为宵小所窃,三民主义沦为空谈。斯时也,豺狼当道,虎豹横行,百姓嗷嗷,如坠水火。
民国十六年,蒋汪合流,背叛革命,屠刀所向,皆我同志。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共产党人于白色恐怖中,知退让必无生路,唯武装斗争可求存。于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诸公,秘聚南昌,歃血为盟,誓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必以铁血,还我河山!”
七月三十一夜半,一声枪响,划破长夜。城内外枪声大作,火光冲天。革命军将士,荷枪持械,奋勇争先。或攀垣逾墙,直捣敌巢;或街巷鏖战,寸土必争。敌酋朱培德部,猝不及防,仓皇应战,然军心涣散,士无斗志,旦夕之间,南昌全城光复。是役也,歼敌万余,缴械无数,首开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之先河,此诚建军之滥觞,革命之曙光也。
然革命之路,道阻且长。南昌既克,敌援兵四面云集,我军势单力薄,遂决定南下广东,图据东江,再举北伐。沿途转战,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而追兵不舍,苦战连场。三河坝一役,朱德率部断后,以寡敌众,激战三日,伤亡过半,终掩护主力南进。后主力受挫,余部辗转湘南,与毛泽东所率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毛携手,共擎红旗,根据地始成。
井冈山岁月,艰苦卓绝。官兵同食,布衣蔬食,常以南瓜充饥,红米为粮。然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粉碎敌人数次“会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始立于斯,军民鱼水,情深似海。星星之火,由此燎原。
其后红军发展,渐成燎原之势,苏区遍布赣闽湘鄂。然蒋介石视之为心腹大患,先后五次“围剿”。前四次,我军以游击战、运动战之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第五次,因左倾错误,盲目攻坚,终致失败,被迫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乃人类历史之奇迹。红军将士,披荆斩棘,爬雪山,过草地,忍饥挨饿,浴血奋战。湘江之战,血染碧水,红军由八万锐减至三万,惨不忍睹。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始转危为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夹金山,过松潘草地,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陕北会师。此一行也,播撒革命火种,锤炼钢铁意志,铸就长征精神,为革命保留血脉。
七七事变,日寇全面侵华,民族危亡之际,国共再度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之神话;百团大战,破袭交通,重创敌寇。敌后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令日寇疲于奔命,惶惶不可终日。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之中流砥柱。八载浴血,终迎胜利,日寇投降,举国欢腾。
然和平未久,蒋介石再启战端,悍然发动内战。我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百余万,奠定胜局。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蒋家王朝覆灭。继而横扫残敌,解放全中国。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功成之日,回望来时路,人民军队,居功至伟。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而外敌环伺。美帝国主义侵朝犯我边境,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长津湖之战,冰雪严寒,战士冻成冰雕,仍保持战斗姿态;上甘岭战役,炮火连天,山头削平数米,我军寸步不让。三年苦战,逼美签下停战协定,扬我国威,振我军魂。
此后数十年,人民军队,枕戈待旦,保卫边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击侵略者嚣张气焰;珍宝岛之战,捍卫领土主权;对越自卫反击战,教训忘恩负义之徒。凡有来犯,必予痛击,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建设与时俱进。科技强军,武器装备日新月异,航母入列,战机翱翔,导弹威慑,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日臻完善。抗洪救灾,汶川地震,非典疫情,新冠来袭,人民军队总是冲锋在前,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耀。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是人民的守护神。
今日之中国,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然居安思危,忘战必危。人民军队,承先辈之遗志,继往圣之伟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此乃强军之魂。
观夫南昌城头之枪声,犹然在耳;井冈山之星火,已然燎原。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大炮航母;从工农红军,到人民解放军,九十余载风雨兼程,九十余载砥砺前行。这支军队,生于忧患,长于战火,成于奋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八一建军节,不止于纪念,更在于传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愿我军将士,永葆本色,苦练本领,为国家之安宁,为民族之复兴,为世界之和平,再立新功!
谨以此赋,致敬人民军队,致敬所有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
作者简介:靳艳军,甘肃武都人,心理学博士,诗人、辞赋家。国内多所双一流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中国海归派成功创业者的代表性人物、国家级特聘专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业余时间从事诗词赋创作及红学研究,10余篇赋被勒石以刻。部分诗赋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西、意、俄、阿、韩、蒙等十余种语言,也被众多书法家书写。目前已创作和发表古体格律诗词9500余首,辞赋260余篇,《红楼梦》文章162篇,兼有楹联、古代散文、新诗等文学创作1000余篇(首),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