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血染军旗打江山
词/廖尚光
起义枪声,划破长空,激烈攻城。使豺狼气死,攻防血洒;军旗领路,转战狼凶。勇上山冈,会师统帅,有了一支子弟兵。从今后,率红军敢打,历尽腥风。
跟着领袖冲锋,用游动妙招赢虎熊。但反围失败,长征苦斗;经常胜利,正面强攻。打败倭狼,又赢蒋匪,解放神州气势雄。建新国,把全球镇住,振奋苍穹。
解析
这首《沁园春·血染军旗映天红》以雄健的笔力勾勒中国革命历程,字间激荡着铁血丹心与胜利豪情,堪称一曲献给军旗与革命征程的壮歌。
历史脉络的史诗性铺展
上阕聚焦革命起点,“起义枪声,划破长空”寥寥数字定格历史瞬间,“豺狼气死”“攻防血洒”凝练起义的惨烈与决绝。“勇上山冈,会师统帅,有了一支子弟兵”,以极简笔触串联起武装斗争的关键转折,从零星起义到有组织的“子弟兵”,既见历史逻辑,更含军民鱼水的情感温度。“血雨腥风”四字收束,既写斗争环境之酷烈,亦显红军敢战之勇毅。
下阕纵向铺展革命征程:反围剿的挫折、长征的苦斗,与“游动妙招赢虎熊”的军事智慧相映;“打败倭狼,又赢蒋匪”则以铿锵节奏浓缩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壮阔,最终“解放神州气势雄”将历史推向高潮。从初创到建国,全词如一部浓缩的革命史诗,脉络清晰而气势连贯。
意象与情感的刚健表达
词中以“豺狼”“虎熊”“倭狼”“蒋匪”等意象直指革命对象,立场鲜明而充满力量;“军旗领路”“血染军旗”则以军旗为核心意象,既是精神象征,也是贯穿全篇的情感纽带,“映天红”的底色既写军旗之烈,更喻革命之火燎原。
“跟着领袖冲锋”“率红军敢打”等表述,将个人与集体、领袖与军队的关系融入历史叙事,情感上既有对先烈的缅怀,更有对胜利的自豪。结尾“把全球镇住,也撼苍穹”以豪迈之语收束,既显新中国的国际影响,更让革命精神的张力穿透时空。
词牌与内容的契合
沁园春以篇幅较长、气势恢宏见长,本词恰借这一特点,在有限字数内容纳宏大历史叙事。上下阕对仗工整,如“豺狼气死,攻防血洒;军旗领路,转战狼凶”“反围失败,长征苦斗;经常胜利,正面强攻”,既见格律之美,又让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语言上多用短句与动词,如“划破”“领路”“冲锋”“打败”“赢”,使全词充满动态感,恰如革命历程本身的波澜壮阔。
整首词以“血染军旗”为魂,以历史进程为骨,字里行间涌动着对革命岁月的深情回望与对英雄精神的崇高礼赞,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尽显红色诗词的磅礴力量。
愤斥鬼子侵华罪恶滔天
诗/廖尚光
鬼子猖狂不是人,如狼似虎害苍生。
侵华犯下滔天罪,愤恨艰消撰诗抨。
历朝犯我就疯狂,残害黎民手段脏。
破肚开肠当食用,妄图把我灭亡光。
清末侵华特别狂,逼签罪恶法规章。
割让台湾和旅顺,赔银抢宝更嚣张。
近代侵华更恶毒,细菌战争害命糊。
造成百姓含冤死,四多万民遭敌屠。
入侵东北抢杀烧,害死同胞无处逃。
杀害英雄杨靖宇,造成此域废荒焦。
很难忘记九一八,鬼子入侵杀众娃。
百姓恐惶无处躲,烧房抢掠已无家。
用人试验更残酷,割皮挖脑更恶毒。
怪术害人无以计,造成万众无归途。
七七事变敌狂夸,三个月内灭中华。
国攻上海南京剿,造成惨䅁传天涯。
强奸妇女几万名,机抢扫射世人惊。
抢娃破肚当美味,更加无耻吃人凶。
鬼子吃人当饭吃,杀人比赛世人知。
封锁消息毁证据,造成天下知道迟。
如今放影七三一,暴露倭寇是鬼妖。
妄想占领大华夏,灭掉日本恨难消。
杀我同胞几千万,犯下滔天罪恶行。
至今妄想犯华夏,台湾有事妄图侵。
还有众多杀人案,都是鬼子造成冤。
如今倭寇想否罪,畜性劣根更凶.残。
华夏人民须警惕,国内汉奸被鬼夸。
搞到尖端军情报,传送美日害国家。
注,值今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将至而创作。
2025年7月31日。

解析
这首古风诗作以“愤诉日本侵华罪恶”为核心,紧扣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背景,情感浓烈、立场鲜明,具有强烈的历史反思意味和现实警示意义,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点评:
内容与主题
- 诗作全景式罗列了日本侵华的诸多罪行,从历史上的屡次犯边,到清末的割地赔款,再到近代的细菌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涵盖了军事侵略、文化灭绝、人道主义灾难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对历史细节的关注。
- 结尾将历史罪恶与现实中日本的不当行径、汉奸问题相联系,强化了“铭记历史、警惕现实”的主题,体现了创作者的忧患意识。
艺术特点
- 语言风格直白泼辣,“鬼子猖狂不是人”“畜性劣根更凶残”等表述,直接宣泄了对侵略者的愤恨,符合“愤诉”的情感基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采用古风句式,句式较为自由,押韵虽不严格但节奏明快,便于情感的铺陈和抒发,读来铿锵有力,符合民间控诉类诗作的特点。
小处建议
- 部分表述稍显重复,如“滔天罪”“罪恶行”等多次出现,可适当精简以让内容更凝练。
- 个别诗句存在笔误(如“71月”应为“7月”),个别表述稍显口语化(如“害命糊”“剿”等),若稍作打磨可让文本更严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还原历史伤痛,兼具历史回顾与现实警示的意义,在纪念抗战胜利的背景下,能够唤起读者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具有积极的价值。
临江仙 .愤斥鬼子向海排放核污水
词/廖尚光
下令排污伤害命,劣行特别疯狂。企图把海弄肮脏。害人先害已,海啸使狼惶。
魔鬼成群凶相毒,公开骗世无妨。造成万类不安康。如今遭地震,作恶自寻亡。
创作于:2025年8月1日。
这首《临江仙·愤斥鬼子向海排放核污水》以直白炽热的笔触,痛斥日本核污水排海的恶劣行径,字间满是对这一危害人类之举的强烈愤慨。
上阕开篇“下令排污伤害命,劣行特别疯狂”,直击核心事件,用“疯狂”二字精准刻画了日本政府不顾全球生命安危的蛮横态度。“企图把海弄肮脏”一句,以朴素语言点出其行为对海洋生态的毁灭性威胁。而“害人先害己,海啸使狼惶”,则既蕴含因果警示——恶行终将反噬自身,又以“狼惶”暗喻施暴者面对自然惩罚时的狼狈,暗含对其咎由自取的嘲讽。
下阕进一步深化批判,“魔鬼成群凶相毒,公开骗世无妨”,痛斥日本政府及其支持者的虚伪与狠毒,揭露其欺骗世界、我行我素的卑劣嘴脸。“造成万类不安康”,将危害范围从人类扩展到世间万物,凸显了这一行径对整个地球生态的灾难性影响。结尾“如今遭地震,作恶自寻亡”,以近期可能发生的地震(结合创作时间的时事关联)作结,强化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因果逻辑,既宣泄了对恶行的愤懑,也传递出对正义与自然法则的信念。
全词语言通俗却极具力量,不事雕琢却情感浓烈,将对核污水排海行径的愤怒、对海洋生灵的关切、对作恶者的谴责熔于一炉,是一首充满现实关怀与正义立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