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工兵十四团青海战友“庆八一”民和行联谊会纪实
在八一建军节这一凝结着忠诚与热血的日子里,工兵十四团的退役老兵们齐聚青海民和,以一场庄严而温情的老兵联谊会,重温那段“报国从军披征衣”的峥嵘岁月。本次活动议程不仅是对军旅生涯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牺牲战友的集体致敬,对战斗精神的时代传承。其特点是:
一、仪式中的军魂烙印
议程开篇即以军人特有的仪式感奠定基调:主持人党阳安向老团长王友德敬礼报告,复刻军营中的纪律与传统;全体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战友之歌》,在激昂旋律中唤醒“钢桥飞架盘龙江,老山筑城创奇迹”的集体记忆。尤为庄重的是向革命烈士与已故战友默哀环节——这是对“过命战友亲兄弟”的无声誓言,诠释了军人“生死同袍”的生命联结。
二、传承中的英雄血脉
本次聚会不仅是老兵重逢,更是一次**英雄精神的接力
。三代人的对话: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刘吉尧之女刘英平、刘英全捐赠父亲墨宝,将父辈的荣光化为实物传承,彰显“军魂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
老兵精神的延续:老首长王友德、田清波讲话,从练兵湟水河畔到老山前线作战的亲身经历,为年轻一代诠释“劲旅挥师滇东南,壮士万里赴戎机”的铁血担当 。军嫂的坚守礼赞:王国海夫人王志芳作为军嫂代表发言,揭示“军功章的另一半”背后无声的付出。
三、地域文化中的战友情深
聚会巧妙融合多地域特色,体现“五湖四海皆兄弟”的凝聚力:外省战友共襄盛举:青海、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湖北、山西、安微、重庆等10省战友代表赴青参会,车明亮的讲话印证“天涯海角,战友情深,永不褪色,我们都在相互想念”的跨时空情谊。
民族艺术致敬军旅:晚宴节目涵盖秦腔、花儿舞、藏舞等13个表演,以西北文化符号编织军民团结的画卷,最终以《工兵十四团战歌》合唱收尾,让“湟水河畔练兵忙”的岁月在歌声中永生。
四、历史坐标下的时代意义
作为一支曾参与老山作战、抗洪抢险等英雄部队,工兵十四团的聚会远超普通联谊——它是对“三五九一七”战史的集体追忆,是对青藏高原“生命线上”奉献青春的致敬。正如老连长刘欢民在祝酒词中所言:“我们永远是‘八一’军旗下的士兵!”。
这场联谊会开幕式以军歌始,以战歌终,用最朴素的仪式完成最厚重的精神典藏。当白发老兵们挺直脊梁合唱军歌时,他们不仅在缅怀窑洞营房里的青春,更在宣告:只要军魂不灭,每个“八一”都是归队日,每声“战友”都是集结号!
文/党安阳
2025.8.1
尊敬的各位老首长、亲爱的战友们、军嫂们,还有远道而来的刘吉尧英雄的女儿们: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同样的热血与思念,相聚在曾经挥洒青春的民和——这片我们工兵十四团奋斗过的土地。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又略带岁月痕迹的面孔,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同吃一锅饭、同站一班岗的日子。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会的贵宾:——王友德团长、田清波团长、樊兆庆主任、李启峰参谋长,刘洪升主任,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5位团首长!
——欢迎来自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四川、江苏、湖北、山西、重庆、安微等十省市战友们,你们跨越千里的情谊,比高原的阳光更温暖!——特别欢迎全国特级战斗英雄、我们心中的榜样刘吉尧同志的女儿刘英平、刘英全女士,英雄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
本次联谊会是青海省战友第二十届联谊会,邀请省外部分战友参加的联谊会。联谊会的主题是相聚湟水河畔,梦圆第二故乡。
这次联谊会能顺利举办,离不开青海战友们的精心筹备:从联络战友、确定场地到细节安排,段军会长、张新定秘书长、梁海涛副秘书长、民和战友会会长张晓平、冯伟、孙亚奇及筹备组的同志们先后5次召开协调会,3次现场办公,特别是张晓平同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李启峰参谋长在百忙中多次指导协调准备工作,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和动力,更是由于他们辛勤无私的付出,才保证了我们这次联谊会的顺利进行。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衷心感谢西安战友会向联宜会送来的祝福,忆往昔湟水河畔火热军营结友情,看今朝第二故乡袍泽叙荣光。道出了我们所有战友的心声和愿望,也感谢今天到会的每一位战友,为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而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为这份久别重逢的喜悦,为我们不变的战友情鼓掌。
一、全体起立,共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有请西安战友会会长白晓东指挥。请战友们用最洪亮的声音,重温当年的豪迈!
二、缅怀致敬军歌的旋律还在心头激荡,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今天的相聚,是无数先烈和已故战友用青春与生命换来的安宁,在欢聚的时刻,我们更加怀念英雄烈士和战友们。请全体肃立,让我们向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革命烈士、向逝去的战友们,默哀。请坐下。他们的名字、英雄事迹,将永远刻在我们心里。
三、有请青海省战友会会长段军同志致欢迎词,掌声欢迎!段会长的深情话语,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让我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留青的战友们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下面,有请我们的老首长王团长:战友们,此刻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老首长,是曾带领我们工兵十四团驰骋沙场、攻坚克险的“领头人”——他1966年从江苏入伍,从工程兵建筑139团的战士一步步成长为参谋、股长,1982年起在咱们十四团任参谋长、团长,带领奔赴对越反击战的前线,用实战诠释了“工程兵”的硬核担当。王团长如今已有80岁高龄,但在我们心里,他永远是那个指挥若定、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老首长。今天,老首长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我们说。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王团长为我们讲话:
老首长的嘱托,我们记在心里!老首长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一路前行,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老首长,祝愿首长身体健康!
下面,有请我们的另一位老首长田清波团长,他曾带领我们并肩作战,用肩膀为我们扛起过风雨,用智慧为我们指引过方向。从军营里的运筹帷幄,到转业后的坚守奉献,田团长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担当和情怀,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田团长为我们讲话!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田团长的深情分享,也希望咱们这份在军营里淬炼出的情谊,能像陈年的酒,越陈越香,常聚常新。
军旅生涯里,军嫂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她们的理解与付出,同样是军功章的另一半。有请军嫂代表——王国海夫人王志芳女士发言,掌声欢迎!
谢谢军嫂的精彩发言和真情流露,向所有的军嫂致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王志芳女士。
第二故乡是我们梦魂牵绕的地方,也是战友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战友们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但由于时间关系,难以满足每个战友的心愿,我们推选了一名代表,我们的好战友、陕西省潼关县窑上村的领路人车敏亮同志。从军营里摸爬滚打的工程兵,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当家人,从建设新村的规划者,到乡村旅游的开拓者,他用军人的铁血担当,在故土书写了一段“脱下军装还是兵”的动人篇章。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车敏亮战友发言!
四、特别环节战友们,此刻我们要迎来一个特别而神圣的时刻。大家都记得,1949年那个夏天,一位陕西籍的年轻侦察参谋,带着6名战友和向导,在华山的悬崖峭壁上踏出了一条胜利之路——30分钟俘敌110名,用智勇书写了“智取华山”的传奇。他,就是我们永远铭记的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刘吉尧老前辈!今天,他的女儿刘英平、刘英全女士带着父亲的墨宝来到这里,这份笔墨里,有老英雄对军旅的眷恋,更有对我们后辈战友的期许。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刘英平、刘英全女士,为我们捐献这份承载着英雄精神的珍贵礼物!看这字里行间的刚劲,多像老英雄当年握枪的手,坚定而有力。谢谢刘英平,刘英全女士。这份墨宝,不仅是英雄的笔迹,更是‘不怕牺牲、勇担使命’的精神传承,也是我们工兵十四团战友心中的一座丰碑,我们会永远珍藏,让“智取华山”的勇气与智慧,在我们的情谊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五、闭幕英雄的精神照亮前路,战友的情谊温暖一生。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合唱《战友之歌》,让这旋律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有请西安战友会会长白晓东指挥。
亲爱的战友们,这次聚会让我们回忆起往昔并肩作战的热血岁月,那些一起摸爬滚打、守卫山河的日子,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如今虽已告别军旅一线,但军人的使命从未远离。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但战友情谊永不褪色。今天的重逢,是为了重温过去的感动,更是为了延续这份超越血缘的兄弟情。愿我们带着今天的欢声笑语,在未来的日子里常联系、常相聚,让这份从军营里结下的情谊,如同陈年的佳酿,越品越香。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部队里培养的坚韧意志、严明纪律融入到生活与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续写属于我们退役军人的辉煌篇章 ,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老领导、老战友、军嫂们、刘英平女士、刘英全女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扎西德勒!今天的联谊会到此结束,接下来请大家回房间稍作休息,5:30分在这里聚餐,谢谢大家!
在工兵十四团青海战友庆“八一”战友联谊会上的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首长、亲爱的战友们、可敬的军嫂们:大家好!
在建军98周年的光荣时刻,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重返老营房,再叙战友情。民和这片承载着我们青春与热血的土地,是我们共同的"第二故乡"。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留在青海的全体战友,向各位首长、战友和军嫂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对你们跨越山海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军礼!
说到咱们青海战友会,自成立20余年来,已成功的举办了22次联谊活动,这背后凝聚着无数战友的深情厚谊。这些年,我们坚持慰问生病的战友,祭奠逝去的战友,看望他们的家属。这份“坚持”,是对“战友“”,二字最厚重的承诺。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为这次活动付出辛勤的战友们,尤其是民和的战友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春望宾馆辛经理及全体员工和港中旅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32载峥嵘岁月,20余年驻守民和,这里铭刻着我们共同的军旅印记,而下营房更是刻在骨子里的牵挂,这里曾是团部所在地,是我们新兵跨进军营的第一站,是踢正步练瞄准,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很多老班长仍记得为建礼堂,在黄水河滩捡运石头的日子,记得东宫铺着麦草的大通铺,记得在青土坡训练场摸爬滚打的汗水,记得在南大街拓宽工程里和乡亲们一起挥高的热乎劲,这一切仿佛都在昨天,但已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战友们在200米障碍前的纵身一跃,全副武装5公里越野时相互搀扶的身影,以及抗震救灾对越作战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最深刻的印记。正是这种拼搏的精神和团首长的英明领导,咱们这个光荣的团队,荣获了“兰州军区十年全训先进单位”的称号。在对越作战中,更是用热血换来了集体三等功的勋章,这是我们团的骄傲,也是在座的每一位光荣与骄傲!因为我们都是这个光荣团队的一员!在此,也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牺牲的战友,愿英魂长存,精神永在。
老战友们,虽然皱纹爬上了额头,但军魂却刻在了心头,即使离开了军营多年,但我们仍然是那样在训练场上较劲,在战场上托付生死的兄弟,岁月可以改变容颜,但永远改变不了我们军人的骨气,冲淡不了我们战友的真情 !
接下来的几天,愿大家在大美青海、魅力民和多走走、多看看,多聊聊,让心里话像青稞酒一样醇厚流淌。相信这份战友情,会像高原的格桑花,越经岁月越灿烂。
最后,祝各位首长、战友和军嫂们:身体硬朗,家庭和美,万事顺意!愿我们的战友情永存,铁血军魂永在!
谢谢大家!
2025年8月1日于民和
文:王友德(原工兵14团团长)
2025.8.1
各位战友,各位战友的夫人们,大家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8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们青海省战友会组织了庆八一联谊活动,自己啊特别高兴,因为我们的主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个青海在这里我要借这个机会,感谢我们青海的同志,还有我们同志们提供了这么一个相聚的机会。谢谢大家,谢谢我们青海的战友!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还是我们在那个青海的那个大姐同志给我打电话说要就是这样这么多。我现在接受,我说我尽量来尽管年龄年龄大点了,我们还有身体还凑合,还可以,我说我这次计划不合适,一定要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确实也很高兴,也很激动啊,我们就去在这个共同战斗过的地方,我来这个事确实是机会难得啊。那么在这个时候呢,我们特别特别想念我们共同战斗过、生活过的这个历程。
我们从历史角度应该说在前进还是很有影响的,是前进位移。因为有一个连锁少年强区的公寓,他是抢救我。也有一个在这个身高,在这个西北的工程建设当中参加的这个烙印啊!这四个作战,我们这个实施的还是有光芒的家族。这种我在实施的工作的九年多。其实我看到我们实施的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有关注的是的团队,我们信息的许多英雄模范。我现在我们实施的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实施的也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工作,无论在都是各工程建设在教育训练,在完成作战路当中要有都是比较舒适的。
我们有许多战士在这个前行的时候确实是呃不怕牺牲,不怕艰苦。毛泽民毛泽哭诉啊,这个晚上做我想做一个这个女儿还是很有感受啊,就很这个有些东西确实是个很让我感到很感动的啊。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工作的战斗是在国家的后面,那么我们借这个机会,一个是供需,我们曾经战斗的时候也供需我们项目自己的战斗有力。那么我借这个机会呢,我要我要想做做我们这一次虚位,这一次青海省要组织一次活动,祝他们就做我们这次活动我就去办成功啊。那么在我们的都要借这个机会向大家啊,最后,希望大家保重身体啊,这个家庭健康,家人幸福,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在庆八一《第二故乡行》工兵十四团青海战友联谊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军嫂、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我们满怀深情与喜悦,欢聚在我们曾经战斗、工作、生活过的第二故乡一一民和县,共同庆祝属于我们军人的光辉节日一一八一建军节。在这充满荣光与回忆的日子里,我谨向在座的各位战友、军嫂致以最热烈的节日祝贺和最诚挚的问候!同时,向留青战友会段军会长及组委会的战友们为本次联谊会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峥嵘岁月,1960年9月15日,根据兰州军区司务字第324号命令,原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在兰州市十里店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65载春秋。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篇章,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从五湖四海汇聚到绿色军营的我们,怀揣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义无反顾的投身于祖国的国防建设之中。
国防施工、战备训练、老山轮战、抢险救灾,我们一起摸爬滚打,不惧烈日严寒,汗水湿透衣背,每一次的冲锋、每一次的负重,都只为铸就过硬本领。我们一同站岗执勤,无论白天昼夜,用警惕的目光守护着祖国的安宁。特别是在老山轮战中,我们更是并肩作战、生死与共,面对困难与危险,没有一个人退缩,因为我们彼此信任,我们知道身后有战友坚实的依靠。
那些并肩战斗的日夜,那些生死相依的瞬间,早已镌刻在我们心中,成为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即使如今我们已脱下军装,但军人的烙印早已深入骨髓,永不褪色。那些生死与共的瞬间,
让我们结下了比山高、比海深的战友情谊。
脱下的是军装,脱不下的是使命。战友们在各自的人生舞台上,继续以军人的作风和担当,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都始终坚守军人本色,用实际行动诠释
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今天,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着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往昔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战友情,是岁月无法冲淡的珍贵情感;战友情,是人生旅途中最坚实的依靠。愿我们今后常联系、多走动,遇事时彼此扶持,成功时共享喜悦,让这份情谊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战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愿我们的战友情谊如陈年美酒,愈久愈香;愿我们的军魂永驻心间,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在工兵14团留青战友庆八一第二故乡行联谊会上的发言
文:王志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军嫂们大家好!
在“八一”建军节这个光荣而神圣的日子里,我能作为军嫂代表发言,倍感荣幸。
军嫂这个称号,不仅仅是一份爱情的见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一名军嫂,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和坚守。你们投身军旅,保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宁,你们是人民的英雄,国家的脊梁。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我们虽不像你们那样身披军装,奔赴战场。但我们会在你们身后,做你们坚强的后盾。照顾好老人,教育好孩子,打理好家庭,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部队。
作为军嫂,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奉献。我们用细腻的关怀温暖了军人的心灵,用坚定的信念支持了军人的斗志。
有人说,军功章里有我们的一半,正是因为我们的无私奉献,才让军人能够安心服役,守护国家的安宁,我们的付出是无声的诗,是无言的歌,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最后我想说,作为军嫂,我们自豪,因为我们选择了军人,选择了这份责任与担当。我们无悔,因为我们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爱与奉献。
愿每一位军嫂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愿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依然相依相伴,共赏这盛世繁华。
祝在坐的各位,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注】王国海战友夫人王志芳女土。
文:车敏亮
2025.8.1
尊敬的各位老首长,战友们、兄弟们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看着一张张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我们一起摸爬滚打、同甘共苦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首先,请允许我向在座的每一位战友,以及家属工作人员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深的敬意!(敬礼)
今天在欢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几十年前我们曾在这里学习,训练,站岗,放哨,战斗生活了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也是我们离开几十年一直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我们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能聚集一起,都是我们留青战友会的领导同志们给了我们这次一生难得难忘的机会,我谨代表这次聚会的战友们对他们的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多方协调,辛勤工作,表示忠心感谢!
难忘的当兵岁月
还记得新兵连时咱们班长的严厉,记得半夜紧急集合的手忙脚乱,记得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拼搏,也记得熄灯后偷偷分享家乡故事的温情。那些年,我们用热血浇筑了最纯粹的战友之情,这份情谊,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一辈子都磨不掉!
退伍岁月的奉献
脱下军装后,我们各自奔赴人生的“第二战场”。有人成了行业的骨干,有人守护着小家的幸福,也有人仍在默默奉献。虽然岗位不同,但军人的坚韧和担当始终刻在我们心里。今天,看到大家脸上有风霜,眼里仍有光,我打心底里为兄弟们骄傲!
未来的健康愿望
老战友们,咱们的头发白了,可情谊永远年轻!愿我们今后常聚常欢,互互助;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记住:他们的父辈、祖辈,曾是保家卫国的铁血男儿!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咱们这帮老兄弟,一个都不能少,十年后、二十年后,还要在这儿把酒言欢!
战友情深,祝聚会圆满成功!
文:马宇凡
尊敬的各位首长,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大家好!
我叫马宇凡,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刘吉尧是我的太爷爷。他出生于1922年8月28 日,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大孔乡太峪沟村的一 个贫苦的农家。我深深地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 活是像太爷爷一样,无数个革命先烈及老前 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作为英雄的 后人,一定要发扬革命前辈们不怕流血牺 牲,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 努力奋斗,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今天我有 幸参加太爷爷原所在部队工兵14团的联谊活 动,我非常高兴与激动。在此我代表我们全 家人祝工兵14团的首长们和爷爷奶奶、叔叔 阿姨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向你们致敬。 谢谢大家!
热烈祝贺工兵十四团青海战友会民和联谊会在春旺大酒店隆重举行战友贺诗贺文锦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