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寒山夜雨
青萝的小舟在暮色中抵达寒山寺码头时,秋雨正绵绵落下。她裹紧净云师太给的灰色斗篷,抬头望见山门上"寒山古刹"四个鎏金大字已斑驳褪色。
"女施主请留步。"知客僧拦住去路,"近日寺中闭门清修,不接外客。"
青萝取出那封母亲的信:"求见方丈大师,就说...双凤衔珠钗的主人来了。"
知客僧面色微变,匆匆入内。不多时,一位白眉老僧亲自迎出,青萝惊讶地发现他右袖空空如也——寒山寺方丈竟是个独臂僧人!
"老衲慧觉。"老僧目光如电,"姑娘请随我来。"
穿过重重院落,慧觉带她来到藏经阁后的密室。墙上挂着幅《寒山拾得图》,老僧掀开画轴,露出后面暗格中的鎏金匣子——匣上凹槽,赫然与双凤钗形状吻合!
"二十三年了..."慧觉声音微颤,"先帝驾崩前将此匣交予老衲,说唯有双钗之主可开启。"
青萝将两支金钗并排插入凹槽。机括轻响,匣中现出半块虎符与一卷圣旨。慧觉展开圣旨,其上空无一字,却在烛火烘烤下渐渐显出朱砂御笔:
"朕查漕运亏空案,着密探头领沈砚、锦衣卫千户魏衡暗访。见此旨如见朕躬,三司会审,严惩不贷。弘治十八年御笔。"
青萝双手发抖——这竟是孝宗皇帝的密旨!而父亲竟是...
"你父亲不单是密探,"慧觉似看透她心思,"更是先帝幼时伴读。当年先帝察觉漕运有异,特派心腹调查。"老僧独臂轻抚虎符,"这半块调兵符,可号令南京留守卫。"
突然,窗外传来瓦片轻响。慧觉猛地吹灭蜡烛,将青萝推向暗门:"有人来了!从后山..."
轰!藏经阁大门被撞开。火光中,章怀远手持弩箭大步踏入,额上还带着坠崖留下的血痕:"老秃驴,终于找到你了!"
青萝被慧觉推进密道前最后看到的,是老僧独袖中闪出的软剑,如银蛇般刺向章怀远咽喉...
第十章 影七之谜
密道出口竟是寒山脚下的枫桥。青萝跌跌撞撞跑到岸边,怀中虎符与圣旨烫得心口发疼。河上薄雾弥漫,忽见一叶扁舟自雾中荡来,船头立着个戴青铜面具的黑衣人。
"上船。"还是那沙哑的声音。
青萝犹豫间,山上已传来追兵火把。她咬牙跳上小舟,黑衣人撑篙离岸。行至河心,青萝突然出手扯对方面具——
面具落地,露出杜墨那张俊朗的脸,却右颊多了一道狰狞新疤,眼神冰冷陌生。
"杜公子?"青萝颤声唤道。
黑衣人皱眉:"你认错人了。我是徐府影卫第七,代号影七。"
青萝如坠冰窟。眼前人分明是杜墨,却对自己毫无记忆!她忽想起净云包袱里有追魂香的解药方子,急忙取出:"你中了追魂香之毒,这是解药..."
影七扫过药方,突然头痛欲裂般抱住脑袋。小舟失控打转,青萝慌忙去扶,却被他反手扣住手腕:"你到底是谁?为何我梦中总见你的脸?"
追兵火把已至岸边。影七强忍头痛,从怀中取出个瓷瓶倒出药丸吞下,眼神渐复清明:"徐大人待我恩重如山...但你..."他忽然将青萝推入水中,"走!"
青萝在刺骨的河水中挣扎,模糊看见影七独自驾舟迎向追兵。她顺流而下,被冲到一处荒废码头。爬上岸时,怀中虎符与圣旨仍在,却多了个油纸包——不知何时被影七塞入的,里面是半块玉佩,上刻"衡心"二字。
"魏衡..."青萝猛然想起,这是魏将军曾说过的接头信物!她望向远处金陵城的轮廓,忽然明白下一步该去何处——南京兵部衙门。而那里,正有场惊天兵变在酝酿...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