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龙隐寒山
慧觉带着青萝穿过密林,来到寒山寺后山一处隐秘石窟。洞口守着两名带刀侍卫,见到玉印立即跪拜:"参见郡主!"
青萝尚未从"郡主"的称呼中回神,已被引入洞中。石室内,一位身着素袍的年轻男子正在研读兵书,眉目间与青萝有三分相似。
"臣妹参见王兄..."青萝下意识行礼,膝盖却一软。男子箭步上前扶住,眼中含泪:"二十三年了,终于见到砚兄与如蕙姐的孩子。"
他正是兴王世子朱祐杬——当今天子的堂兄,也是青萝的生父兴王唯一在世的子嗣。
"王兄,娘亲她..."青萝哽咽着取出玉印。
朱祐杬紧握玉印:"章怀远他们害死父王,又追杀我们二十余年,就为这个。"他按下玉印机关,印底现出半幅地图,"这是孝宗皇帝赐父王的龙脉图,与双凤钗合在一起,就能找到传国玉玺。"
"玉玺?"青萝震惊,"不是早在靖难时..."
"那是赝品。"慧觉沉声道,"真正玉玺被建文帝藏于江南。先帝查到线索,却被徐章一党毒杀..."
突然,洞外传来厮杀声。侍卫冲入报告:"世子!徐世贞带兵攻山,已破前殿!"
朱祐杬迅速将一封信塞给青萝:"去苏州拙政园找文徵明先生,他是先帝安排的守印人。"转向慧觉:"大师,带她走密道!"
慧觉却摇头:"老衲留下断后。"他将一串佛珠套在青萝腕上,"这串伽楠香珠可解百毒,包括...追魂香。"
青萝被侍卫强行带入密道。回头最后一眼,看见朱祐杬拔出佩剑,与慧觉并肩而立的身影...
第十四章 烟雨江南
青萝在侍卫护送下辗转半月,终于抵达苏州。拙政园内,她跪在文徵明面前,递上书信与佛珠。
老画家展开信笺,突然老泪纵横:"世子终于...要动手了么?"他颤巍巍从画案下取出一方锦盒,"这是先帝托付的,老朽守了二十三年。"
盒中是半块羊脂白玉,刻着篆文"受命于天"。青萝心跳如鼓——这分明是传国玉玺的上半部分!
"当年建文帝将玉玺一分为二,"文徵明道,"一半随双凤钗入宫,另一半..."他突然咳嗽不止,嘴角溢出血丝,"老朽时日无多,姑娘切记,八月十五月圆夜,虎丘剑池..."
话未说完,窗外飞入一支弩箭,正中老人心口。青萝被侍卫扑倒,眼见文徵明用最后力气在宣纸上写下"双"字,便气绝身亡。
"是东厂番子!"侍卫拉着青萝从后门逃出。穿过小巷时,青萝突然甩开侍卫,钻入人群——她看见个熟悉的身影:戴着青铜面具的影七!
影七显然也在被追杀。青萝冒险跟上,见他闪入一处废弃茶楼。推开门,却见影七倒在血泊中,面具掉落一旁——竟是徐世贞的脸!
"好...好个狸猫换太子..."影七惨笑着举起瓷瓶,"杜某...终究没负你..."瓷瓶滚落青萝脚边,正是当初那解药。
青萝这才明白,真正的徐世贞早已死在杜墨匕首下,而一直追杀她的"徐世贞",是章怀远找人假扮的!眼前之人,才是真正的杜墨...
"青...萝..."杜墨气若游丝,"玉玺...不能合..."头一歪,再无声息。
青萝攥紧瓷瓶与半块玉玺,耳边回响着文徵明临终的"双"字。她忽然明白,要解开所有谜团,必须找回那对双凤衔珠钗...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