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辉映——中国当代艺坛代表性名家学术邀请展》盛启。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古代文脉与现代创意在此交汇,绽放出跨越千年的和谐之光。
本次展览,我们邀请了众多在当代艺坛中独树一帜的书画名家,他们以笔墨为舟,遨游于古今之间,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创作出既承古意又具新风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们心灵的独白,更是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刻诠释。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视觉盛宴,感受‘古今辉映’下的艺术魅力,共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限可能。"
丁潮,幼承家学,随父习画多年。(父亲上世纪4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大学美术系,受业于徐悲鸿、张书旗、黄君壁,诸一代大师。)四川教育学院本科毕业。
四川省美协会员,成都市美协会员。四川省油画学会会员。成都市美协油画艺委委员。四川西蜀张大干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东盟大学高研班毕业。白羽平2024第五届高研班在读。法国华艺驰声 协会会员。美国国家油画丙烯协会会员。经典汇签约艺术家。美国光时空画廊签约艺术家。
参加海内外画展和拍卖(雅昌网可查)。作品多次国内外获奖。被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

红原晨羲 布面油画 60X50
光彩焕神 意象唯妙
——记著名画家丁潮
油画是一门特别强调专业品质的艺术门类。如果没有经过高段位的专业训练,油画就无法创作出法不欺人的佳作。观赏当代著名画家丁潮先生的油画作品,周全致备的专业品质令人无限折服,每一幅作品都具有“画之谱”的境界。这些油画作品,既是他个人油画创作的造诣积累,也是见证当代中国油画日益精进,在国际画坛拥有话语权的资粮。从这个角度来论,丁潮油画打破了国内油画艺术仅仅囿拘于国内的地域性,而是当代中国油画不断与国际艺术空间接轨的新标杆!
他磨砺油画专业,之所以取得了高段位的品质,与家学与画性皆有关系。法由师授很重要,教他作画的老师是其父亲。丁潮的父亲是徐悲鸿大师的学生丁忠瑛先生,经由这个画法脉络的主流传承,再加上画性超人,让丁潮先生的画法训练从一开始就构建起了严谨而严密的法度体系,所以他的油画无论从光影、结构、色彩、透视等层面都表现出非常精湛的塑造要义、应该说他把古典主义造型法度与印象主义的光影唯妙融合得相当到位!比如唐家河印象、红原晨曦这些作品,都是古典主义画法与印象主义画法的和谐塑造。这就是他的油画在圈里圈外尽有口碑的重要原因
贵州黄冈 布面油画 60X50㎝
如果丁潮先生的油画,只有西式的法度表现,那么也不能建树起独树一帜的艺术造诣。他在通谙西式画法的前提下,又有主动把东方审美的意象融进油画的探索成绩。这个探索方向,与徐悲鸿的功绩有相同的文化融合价值,但是实现文化融合价值的方向是有区别的。徐悲鸿是在用油画的方式去影响中国画,丁潮是用中国画的方式去影响油画创作。丁潮对东方审美的“意象”概念很熟念,所以让油画里出现意象气韵就显得很自然。
在他有意象的油画里,常常可以读到中国山水的气韵生动。斑斓的色彩交融,再加上光影的焕神,让他的油画泊进了山水画随类赋彩如诗曼妙的气韵美感。所以他的油画作品,并不是生硬地复制自然,而是要把自然物象经过心化酝酿,再铺陈于画里的主观情景!印象与意象在画里融合得天衣无缝,主观与客观相得益彰。一幅东方古堡,足可以看得到意象油画的唯妙!
飘动的扎染 布面油画 60X50㎝
在法度严谨的油画里,涵养着我们本土的审美内核,丁潮先生的艺术显然不仅是写生画画的老套路,而是神通于思考的新创建:要让中国画家的油画,拥有东方艺术的灵魂,把油画本土化的功夫做足了,中国的必然就是世界的!丁潮油画,是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与徐悲鸿艺术精神对接的典范!所以这些光彩焕神,意象唯妙的油画作品,代表着当代画家在“民族的”和“世界的”纷扰中,真正找到了可以融合成“未来”的方向。丁先生在这个方向上创作油画,必然是在走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油画艺术的光明大道!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侗族大歌2 布面油画 60X90㎝
序章·破界之象
夫丹青之道,贯古今而通寰宇。丁君潮者,执油彩为剑,劈混沌而开新境。其艺非止于技,乃以东方之魂淬炼西画之魄,于布帛间筑太虚之境,令观者如临八荒,若窥宇宙初辟之象。笔锋所至,雷霆暗涌;色块冲撞,星汉倒悬。此非匠人之作,实为前瞻者以画布为实验场,重构艺术之经纬也。
第一章·法度与超越
承徐氏悲鸿之脉,得家学严谨法度。父丁忠瑛,师从徐门,授其古典光影、透视之精要。然丁潮非囿于师承,反以印象派之光色为刃,剖解物象。观其《红原晨曦》,朝暾熔金,非写实而写意;《蜀南竹海》叠翠流丹,非摹形而传神。古典之形骸,印象之魂魄,交融若太极阴阳,既守东方“气韵生动”之圭桌,又破西画“客观再现”之藩篱。此等“法外生法”,乃前瞻者之胆魄也。
月光下的侗寨 布面油画 60X60㎝
第二章·意象革命
其前瞻性,尤显于“油画本土化”之创举。以中国山水之灵韵入油彩,《峨眉山月歌》中,皎月悬空若太自诗境;《东方古堡羌歌》里,石垒巍峨似商周青铜。色层堆叠,似水墨之积染;刮刀纵横:类篆刻之金石。更以“松节油冻悲喜”之喻,化媒介为哲思--松节油非止溶剂,乃时空凝固之象征,令众生相凝于亚麻,荒诞剧刻于刀锋。此等“以油彩写意”,直指艺术本质之问:何为东方油画之现代性?
第三章·全球视野
前瞻者必具寰宇襟怀。丁潮之作,屡现国际拍场:伦敦槌落《四姑娘山金秋》布达佩斯声震《唐家河印象》。其签约美国光时空画廊,更以“光影错落”暗合量子美学,令敦煌飞仙舞于后现代之界宋元山水沐于赛博格之光。此非偶然,实乃以“民族的”对话“世界的”,将蜀地竹海、藏地经幡,化为人类共情之符码。若徐悲鸿昔年引西润中,今丁潮逆向输出,堪称文化博弈之新章。
堂安梯田 布面油画 60X60㎝
第四章·未来之思
观其《人间剧场》系列,尤见哲人锋芒。朱门酒肉化骷髅粉,蓬户蒿莱翻翡翠纹--此非讽喻,实为解构。以亚麻为镜,照见消费主义之荒诞;以油彩为刃,剖开技术理性之异化。更以《祈福的钟声》中经幡猎猎,暗喻信息时代的精神救赎。其前瞻性,不止于技法融合,更在直面人类文明之困局:当算法吞噬灵性,何以在色块冲撞间寻回诗性?丁潮答曰:以东方之“意象”为锚于全球艺术狂潮中,立定精神之舟。
结语·新碑既立
嗟乎!丁潮之艺,如蜀道凿空,险绝处自成大观。其前瞻性,非追新逐异,乃深植文化基因之突变:以油画为舟,载东方美学渡向未来;以布面为碑,刻录文明碰撞之电光石火。昔石涛言“笔墨当随时代”,今观丁潮,当谓“油彩已铸新元”——此非一人之探索,实为中国当代艺术突围之缩影也。
阿垻牧场 布面油画 60X80㎝
注:前瞻性三昧
1. 文化基因重组:将山水气韵、金石笔意注入油彩肌理,实现媒介语言的跨文明突变。
2.问题意识先行:从地域性题材升维至人类共性命题,如生态危机、精神异化等。
3.技术哲学并重:刮刀技法不止于塑形,更成为解构权力、追问存在的隐喻工具。
赋文之魂:以东方意象为根,借油彩之烈,破文化之界,立艺术之新元。丁潮之笔,非绘物象,乃刻时代之铭。
侗族大歌3 布面油画 60X90㎝
欢乐侗寨 布面油画 60X90㎝
黎平黄冈1 布面油画 60X90㎝
黎平黄冈2 布面油画 60X90㎝
藏寨牧归 布面油画 60X90㎝
侗寨春风 布面油画 60X90㎝
阿坝神木 布面油画 60X90㎝
花桥叙事 布面油画 60X80㎝
若尔盖牧歌 布面油画 60X80㎝
印象侗寨 布面油画 100X120㎝
侗寨晨光 布面油画 100X120㎝
写意肇兴 布面油画 100X120㎝
侗族恋歌 布面油画 100X120㎝
侗寨祥云 布面油画 60x90㎝
侗族大歌升起的地方21 布面油画 60x90㎝
《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150X130㎝ 布面油画
秋天的侗鄉 60x90㎝ 布面油畫
侗寨速寫 60x90㎝ 布面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