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逆杖凶穴
祁寒川的罗盘在阮府门前疯狂转动。
时值暮春,本该是草木葱茏的时节,阮府门前的两株百年槐树却枯死了大半。树皮皲裂如老人皱纹,枝丫扭曲着刺向灰蒙蒙的天空。祁寒川拇指摩挲着黄铜罗盘边缘的二十八宿刻度,天池中的磁针仍在不停震颤。
"祁先生,老爷等您多时了。"管家老周佝偻着背,灯笼在他手中晃出一圈惨白的光。
踏入阮府门槛的刹那,祁寒川后颈寒毛陡然竖起。庭院布局分明是标准的"四水归堂",但东南角的假山石却呈现诡异的青黑色,石缝里渗出细密水珠,在暮色中泛着油光。
"那是去年雷劈过的太湖石。"老周顺着他的目光解释,"自那以后,府里就..."
话未说完,正堂突然传来瓷器碎裂之声。祁寒川快步穿过垂花门,只见满地碎瓷片中跪着个浑身发抖的丫鬟。主座上,阮承嗣蜡黄的面容在烛火中忽明忽暗,右手保持着掷出茶盏的姿势。
"又打碎御赐的霁红釉..."阮老爷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拖去柴房关三日。"
祁寒川注意到阮承嗣眉心笼罩着团黑气,那是《葬经》上说的"死气贯顶"。更诡异的是,他腰间玉佩的丝绦无风自动,仿佛被无形的手轻轻拉扯。
"祁师傅救命!"阮承嗣突然扑跪在地,露出后颈三枚紫黑色指印,"自迁了祖坟,我阮家已死了七个男丁,昨夜我竟看见..."
"看见什么?"
"看见我爹站在帐外。"阮老爷牙齿咯咯作响,"他二十年前就下葬了,可昨夜他穿着殓衣,指甲有这么长..."他比划着三寸长度,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蚯蚓般的青筋。
祁寒川袖中掐指一算,今日恰是寒食。他取出一把陈年糯米撒在门槛,米粒落地竟滋滋作响,腾起缕缕黑烟。
"带我去看祖坟。"
第二章 白蚁噬棺
子时的山风格外阴冷。祁寒川举着火把走在前面,身后八个壮汉抬着桐木棺材,绳索勒进肩膀的声响混着此起彼伏的喘息。阮家祖坟位于回龙顾祖的吉穴,但此刻月光下的碑林却透着森然。
"就是这口新棺。"老周指着中央泛着青苔的楠木棺材,"去年重阳迁来的。"
祁寒川的罗盘甫一接近棺椁,磁针便如疯魔般旋转。他蹲身抓了把坟土,指间搓出细碎的骨渣——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土壤。火把凑近时,棺椁侧面突然闪过几道银线,竟是密密麻麻的白蚁正衔着某种亮晶晶的碎屑爬行。
"开棺。"
随着棺盖挪移,腐臭味轰然炸开。几个壮汉当场呕吐,祁寒川却死死盯着棺内——阮老太爷的尸身完好如生,唯有嘴角诡异地向上翘着。更骇人的是,尸体双手交叉置于腹部,指甲已蜷曲成钩状,正抵着心口位置的黄绫。
"五行相克局。"祁寒川用桃木剑挑开黄绫,露出底下五色土壤:东青土混铁屑,南红土掺炭灰,中黄土拌砒霜,西白土藏银针,北黑土和着碎镜。这是最阴毒的"五鬼破运"之法。
突然,尸体眼皮弹开,露出浑浊的眼白。抬棺的汉子们尖叫逃窜,老周直接昏死过去。祁寒川迅速咬破中指,在棺盖内侧画下血符。尸体的喉咙里发出咯咯声,竟吐出半截蛾翅。
"祁...先生..."阮承嗣不知何时出现在坟前,手里捧着个描金匣子,"当年那位风水师留下的..."
匣中罗盘突然自行立起,磁针笔直指向阮府方向。祁寒川猛然醒悟:"逆杖穴本是吉局,但若在棺底埋入五行相克之物,就成了'逆阴阳'的养尸地!"
第三章 地缚灵
寅时的阮府静得可怕。祁寒川按罗盘指引来到西跨院,发现所有门窗都贴满褪色的喜字。推开吱呀作响的雕花门,屋内梳妆台的铜镜竟用朱砂画着八卦,镜面布满蛛网般的裂痕。
"那是小荷的房间。"老周不知何时站在身后,灯笼映得他眼白泛青,"老爷的陪房丫头,去年重阳...自己吊死在房梁上。"
祁寒川注意到门槛内侧有七道刻痕,正是北斗七星排列。他掀开床榻下的青砖,挖出个陶罐,里面蜷缩着风干的黄鼠狼,颈系红绳,额心钉着三寸棺材钉。
"五鬼搬运术的载体..."话音未落,铜镜突然映出个穿红嫁衣的身影。祁寒川转身看见个丫鬟打扮的少女站在院中,月光透过她的身体照在地上——没有影子。
"先生救我。"少女声音如同隔着一层水,"他们说我是失足跌井..."她掀起衣袖,露出手腕上紫黑的勒痕。
罗盘猛地一沉,磁针直指丫鬟脚下。祁寒川这才发现她站的位置正是"地户"方位,此处本应有水井,如今却被假山石填平。
"你不是小荷。"祁寒川抽出雷击木匕首,"你是二十年前被活埋在此的..."
少女突然咧嘴一笑,嘴角裂到耳根:"祁师傅好眼力。"她的身体如蜡般融化,露出森森白骨,"我爹给阮家点了逆杖穴,他们却为独霸龙脉杀我全家..."
地面开始渗出黑水,无数苍白手臂破土而出。祁寒川急退三步,袖中铜钱剑自动飞出,在空中摆成先天八卦阵。恶灵们的尖啸声中,他瞥见阮承嗣躲在廊柱后,脸上浮现出诡异的笑容。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