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浓厚氛围中,古城济宁翰墨飘香,情意拳拳。济宁学院退休教授、著名书法家张振鸾先生,以其饱含深情的书法力作,向“八一”军旗献上了一份特殊的文化厚礼。一幅幅笔力遒劲、气韵雄浑的墨宝。
张振鸾教授专门为建军98周年创作的多幅作品气势磅礴,尤为引人注目。作品采用张教授精研数十载的魏碑体书写,字体雄强峻拔,骨力洞达,如刀劈斧凿,尽显军人铁骨铮铮、保家卫国的豪迈气概。内容更是直抒胸臆,赞颂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讴歌其“为民族复兴保驾护航,为人民幸福枕戈待旦”的丰功伟绩。
另一幅行书作品则笔走龙蛇,风格转为刚柔并济,生动描绘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场景。作品笔墨酣畅淋漓,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深情礼赞。还有作品则以其一贯的厚重风格,深刻阐释了强大国防与国家繁荣、人民幸福休戚与共的关系,寄托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军梦的坚定信念。
作为一位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心怀家国的老教授,张振鸾先生虽已退休,但拥军爱国的热忱从未减退。他曾多次表示:“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载道的工具。用笔墨歌颂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军队、伟大的时代,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此次献礼“八一”,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反复推敲内容,精心布局章法,力求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对人民子弟兵的崇高敬意。
张教授长期担任济宁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其作品《歌颂国泰民安》曾获省级重要奖项。他始终秉持“以古为师,服务时代”的创作理念,此次建军主题作品,正是他融合传统书法精髓与新时代强军思想的又一力证。其作品展现的不仅是炉火纯青的技艺,更是一位文化老兵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坚定的红色信仰。
张振鸾教授的八一墨宝,成为济宁市庆祝建军98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抹亮色。其作品所承载的精神力量,人们不仅欣赏其艺术之美,更被其中蕴含的爱国拥军精神所震撼。
“张教授的字,有兵味,有力量!看到‘军魂’两个大字,仿佛听到了嘹亮的军号声。”退役老兵仲爱国动情地说。张教授的学生魏崇俊则表示:“从这些墨宝中,我们读懂了军人的担当,也读懂了和平的珍贵。这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笔墨无言,军魂永驻。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张振鸾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赤诚的家国情怀,挥毫泼墨,用魏碑的风骨铸就了一曲献给“最可爱的人”的无声赞歌。
张振鸾教授的八一作品,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力量的传递。这一幅幅饱蘸深情的墨宝,如同永不褪色的勋章,铭刻着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也昭示着军民同心、共筑钢铁长城的磅礴伟力,为这个光荣的节日增添了浓郁而隽永的文化馨香。
(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