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沈阳市多位道德模范齐聚微信群,举办“致敬军旗·声颂忠诚”主题朗诵活动。他们以各自的人生阅历为底色,用深情话语回望军史、礼赞英雄,传递对人民军队的赤诚敬意。
刘桂华:86岁。共产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科技进步金牌获得者,获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获建国70周年纪念章,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沈阳市学雷锋标兵,东北优秀雷锋辅导员。現任沈阳市雷锋精神研会红色资料收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86岁的刘桂华结合自身经历,在原创作品《铁血铸军魂》中串联起南昌起义到科技强军的壮阔历程。她的诵读不仅深刻诠释“铁血铸军魂”的内涵,更从“军民团结一家人”的视角,展现人民军队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密码,让听众真切感受到跨越时代的信仰力量。
刘军:196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直至退休。
高级工程师刘军在《军旗颂》中以凝练诗句勾勒军旗的厚重。他聚焦“血染战旗”的壮烈与“跟党走”的坚定,既赞美英雄们用生命守护家国的赤诚,又将自身科研报国经历与军队保家卫国担当相呼应,传递出“保家卫国战豺狼”的时代豪情。
高大航:沈阳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沈阳雷锋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曾荣获辽宁省宣传部颁发的辽宁省改革开放40年成就展荣誉证书,曾荣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建国70周年活动优秀宣传员证书,多次走进社区,书店,图书馆,学校等场所举办展览与公益讲座。
沈阳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高大航在《血火岁月》的诵读中,重现杨靖宇、八女投江等英雄故事。他以史料般的严谨与共情,让“弹尽粮绝仍冲锋”的细节直抵人心,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溯,更让听众读懂英雄们“忠肝义胆照千秋”的精神如何在当下延续。
刘抗美:74岁,共产党员。退休后坚持19年关爱孤残孩子,接12个残疾孩子回家抚养至福利院助养模式结束;连续20年六一儿童节带捐助物品陪福利院孩子,多年赴敬老院送关怀。十多年公益捐款超22.5万元。获“中国好人”“辽宁省最美老党员”等称号,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74岁的“中国好人”刘抗美(二十年坚持关爱孤残儿童,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等称号),在《军旗颂》中紧扣“军旗引领胜利”主线。她将助养孩子的温情与军队护民的担当相融合,以“强军忠于党”为核心信念,诠释“军旗所向即民心所盼”的深刻内涵,让家国情怀愈发鲜活可感。
苏广林:62岁,中共党员,技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宁省党代表,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省服务群众好党员,辽宁省最美五老,曾任辽宁省人大代表,沈阳市最美家庭。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广林以《八一勋章颂歌》为引,将目光投向边关战士的日常。他细腻描绘“冻僵的手指托朝阳”“刚盔盛月光”的画面,让听众读懂勋章背后是无数军人“用脊梁丈量大地”的坚守,以及“守护炊烟安详”的默默奉献。
张文立:抚顺市人,党龄40年。2012年当选顺城区人大代表,2014年获第九届“百姓雷锋”,2023年获评辽宁关工委优秀阵地。现任将军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大将军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长。
抚顺“百姓雷锋”张文立在《火种·胜利》中,以“八一火种耀中华”为核心。他将军队使命与基层服务相联结,从“解民忧”的实践切入,诠释军魂在新时代的延续,让“荣光永续一环球”的信念在“学雷锋、办实事”的讲述中愈发真切。
左文举:66岁,党员,廊桥社区志愿者。2017年起任浑南区正风肃纪监督员,2018年任沈阳抗战爱国故事宣讲员,2020年任浑南区人民调解员。
社区志愿者左文举以朴实话语赞美子弟兵。他聚焦边防战士的坚守、救灾一线的冲锋,用“扛起国家重任,挺起民族脊梁”的直白表达,道出普通人对“哪里有难哪里去”的子弟兵最真挚的敬意,让军民鱼水情在日常叙事中自然流淌。
薛志伟:辽宁老兵学雷锋志愿团团长,长期投身雷锋精神传承与公益活动。
辽宁老兵学雷锋志愿团团长薛志伟以《我还是一个兵》诉说初心。他用“坐姿腰杆直”“公益当先锋”的日常细节,诠释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祖国如有难,永远当先锋”的誓言,既是对军旅生涯的回望,更是对“若有战、召必回”的生动践行。
此次活动中,道德模范们以多元视角解读军魂,让98载峥嵘岁月里的忠诚与担当,在云端汇聚成炽热暖流,激荡起共筑强国梦的磅礴力量。
本次活动由群主山子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