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红色故事
(5)
生擒警备队头目李作圣
1944年6月30日下午,抗日三区分队侦察得知,驻城内的日伪军调集100余人,带牲口80余头和民夫数十人,于次日一早出发,前往南堡据点,准备到沿山一带抢夺小麦。区分队队长段文清连夜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决定:用“避实击虚,以弱胜强,小组伏击,擒贼擒王”的战术粉碎敌人的抢粮计划。他们马上兵分两路:一路由班长成元海(又名光汉)带领数名战士组成擒王小组,身披草袋,头带蒿草圈,手持“三八”步枪上刺刀,埋伏在敌军必经之路的李曹村西三眼桥附近道路两边,段文清带两个班隐蔽在垣上作掩护,阻击从南堡方向增援之敌。
7月1日一早,果然敌人从城内出发了,日伪军怕游击队在路上打埋伏,于是就拉开距离分成几股向前赶路。眼看大部分敌军一伙一伙的走过去了,日伪霍县征粮主任、县警备大队副大队长李作圣和伪四区代理区长周德佩等10多人,押着民夫及80多头牲口,由西向东进入伏击圈。班长的口令一出,六支插着刺刀的步枪闪现在敌人面前,随着“不许动!我们是八路军,谁动打死谁!”的喊声,刺刀直指李作圣等人,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和眼前情景,使敌人惊魂落魄,一时间六神无主。李作圣高举双手,浑身发抖,战战兢兢的说:“兄弟--缴--缴,我缴枪。”一个队员快步上前,一把从他腰间夺下德国造的手枪,其余伪军乖乖地把枪放在地上,缴械投降。这次战斗不到两分钟生擒伪军头目李作圣、伪代区长周德佩以下共外11人,并缴获步枪9支,手枪2支,子弹数百发。当场将民夫释放回家。日伪大部队进入南堡据点后,发现带的牲口及民夫全部丢了,立即兵分三路分头追击,三区分队早已押着俘虏迅速转移,事后对所获牲口通知主人认领,深受群众称赞。
这一仗不仅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抢粮计划,而且还鼓舞了二、三区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他们积极藏粮,开展募捐劳军活动。三区指挥部对参战人员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