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火海孤灯
剧痛。这是宋翊恢复意识后的第一感觉。
他试图睁开眼,却发现眼皮沉重如铅。后背火烧般的疼痛蔓延至全身,每一次呼吸都像有无数细针在胸腔内搅动。
"醒了?别动。"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
宋翊努力聚焦视线,看到一张布满皱纹的老脸——是赵府的老郎中。
"我...在哪?"宋翊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柴房。"老郎中扶他喝下一口苦药,"赵大人说西厢烧毁了,暂时安置你在这里。"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烈火、书稿、砸下的房梁...赵清漪!
"小姐...她..."宋翊挣扎着要起身。
老郎中按住他:"别急,小姐无恙。倒是你,后背烧伤严重,再乱动伤口会裂开。"
宋翊这才注意到自己上身缠满麻布,药味和焦糊味混合在一起,令人作呕。窗外天色已暗,不知昏迷了多久。
"现在什么时辰?小姐她..."
"嘘——"老郎中突然示意他安静,快速收拾药箱退到一旁。
门被轻轻推开,小翠闪身进来,眼睛红肿如桃。
"宋公子..."她声音哽咽,"小姐让我告诉你,她...她明日就要与马员外定亲了。"
宋翊如遭雷击,不顾疼痛猛地坐起:"什么?!"
小翠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退后两步:"小姐说,这是救你和赵家的唯一办法。马员外答应,只要小姐嫁过去,就停止破坏港口工程,也不再追究你..."
"不..."宋翊摇头,伤口因剧烈动作而裂开,鲜血渗出麻布,"她在哪?我要见她!"
"小姐被老爷禁足了,出不来。"小翠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她让我把这个给你。"
宋翊颤抖着接过信,熟悉的茉莉香气从信纸上幽幽传来。他迫不及待地展开,赵清漪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帘:
"翊兄台鉴:
闻君伤重,心如刀割。此祸皆因我起,清漪万死难辞其咎。今决意嫁与马氏,一则为全父孝道,二则为保君平安。《地理水法总诀》抄本已藏于琴底暗格,君愈后可自取之。
港为元关,水为锁钥。三折御街之法,君已尽知。清漪虽去,心与君同。倘天道有常,必不负相思之意。
清漪绝笔"
信纸上有几处水渍晕开的痕迹,似是泪滴。
宋翊将信紧紧攥在手中,心如刀绞。他了解赵清漪,这封"绝笔"绝非普通告别,而是...
"小翠!"他猛地抓住丫鬟的手,"小姐是不是...是不是打算..."
小翠泪如雨下,轻轻点头:"今早我去伺候梳妆,看见小姐将一包药粉藏在了簪子里..."
宋翊只觉天旋地转。赵清漪哪里是要嫁人,分明是打算在婚礼上了断自己!
"带我去见她!现在!"宋翊强忍剧痛下床,却因体力不支跌倒在地。
老郎中和小翠连忙扶他回床:"公子别急,你这样怎么救人?"
宋翊大口喘息,冷汗浸透衣衫:"那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她..."
小翠咬了咬唇:"我...我或许有办法。"她从袖中取出一把钥匙,"这是后角门的钥匙,今夜子时,守卫换岗时有片刻空隙。公子若能行动,可从那进去,直通小姐闺房后的花园。"
老郎中摇头:"他这伤势,走不了十步就会晕倒!"
宋翊却如获至宝,紧紧握住钥匙:"我能行...我必须行..."
待二人离去,宋翊挣扎着起身,扶着墙壁一步步挪动。每走一步,后背就如火烧般疼痛,但他咬牙坚持。天色完全暗下来,柴房内一片漆黑。
突然,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黑影闪入。
"谁?"宋翊警觉地问道。
"是我。"来人点燃一支蜡烛,昏黄的光线下,露出小翠满是泪痕的脸,"公子,计划有变。马员外派人守在府外,你出不去的。"
宋翊如坠冰窟:"那怎么办?"
小翠犹豫片刻,突然跪下:"公子,其实我...我是马员外安插在赵府的眼线。"
宋翊浑身一僵,本能地后退。
"但我是真心敬爱小姐的!"小翠泪流满面,"这些年,小姐待我如姐妹,我...我不能再帮马员外害她了..."她取出一卷图纸,"这是港口工程的全图,马员外命我偷的。我想...或许对公子有用。"
宋翊接过图纸,在烛光下细看。这是一幅精细的港口扩建图,各处尺寸标注详尽。他越看越心惊——整个设计完全符合"牢狱水"的格局,而且比想象的更为恶毒。
"这设计图是谁画的?"宋翊急切地问。
"听说是马员外二十年前请一位风水大师设计的,一直藏着,直到这次扩建才拿出来。"
宋翊脑中灵光一闪:"二十年前...是不是赵禹大人去世前后?"
小翠点头:"好像是。马员外常说,这港口设计是他毕生心血,一定能置赵家于死地..."
"我明白了!"宋翊激动得差点打翻蜡烛,"这不是普通的风水杀局,而是针对赵家的复仇大阵!"他指着图纸上几处关键点,"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全部指向知府衙门和赵家祖坟!"
小翠似懂非懂:"那...有办法破解吗?"
宋翊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说你是马员外的人,那前晚救我出来的..."
"是马府的家丁阿福,他...他爱慕小姐多年,也不忍看她落入马员外魔掌。"
宋翊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你能联系上他吗?"
小翠点头:"明日马府来下聘,他会随行。"
"好。"宋翊凑近小翠,低声说了计划。小翠先是惊讶,随后坚定地点头。
"公子放心,我一定办到。只是你的伤..."
宋翊苦笑:"比起小姐的性命,这点伤算什么。"
小翠匆匆离去后,宋翊强忍疼痛,借着烛光研究图纸和《地理水法总诀》。最后七页详细记载了"元关窍"理论和"三折御街"的具体应用方法。其中一段特别引人注目:
"大水之局,当以水法解之。三折御街,化直为曲,变冲为绕,则煞气消而吉气生。然须合天星,应地脉,方见奇效。甲子年庚午月戊寅日,九星连珠,为百年难遇之良机..."
宋翊掐指一算,倒吸一口凉气——三天后正是戊寅日!而那天,恰好是马明远与赵清漪的婚礼之日!
"天意..."宋翊喃喃自语。他必须在这之前恢复体力,实施破解之法。
天蒙蒙亮时,宋翊迷迷糊糊被脚步声惊醒。柴房门被推开,赵鸿志阴沉着脸走进来。
"大人..."宋翊挣扎着要起身行礼。
赵鸿志摆摆手:"免了。"他沉默片刻,突然道,"清漪把什么都告诉你了?"
宋翊点头:"学生已知小姐身世。"
赵鸿志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老了十岁:"二十年前,岳父赵禹从港口抱回一个女婴,说是故人之女,托我抚养。那时我刚中进士,妻子不孕,便认她做了女儿。"他眼中闪过痛苦,"这些年,我待她如亲生..."
"大人养育之恩,小姐铭记于心。"宋翊真诚地说。
赵鸿志苦笑:"现在说这些有何用?马明远拿这个秘密要挟,清漪为保赵家和你,甘愿牺牲自己..."他忽然压低声音,"本官虽不才,却也知忠孝节义。今日来,是想告诉你——午时马家来下聘,我会在酒中下药,让清漪假死。你趁乱带她离开泉州。"
宋翊震惊:"大人!这..."
"不必多言。"赵鸿志递过一个小包袱,"里面有些银两和通关文牒。你伤好后,带清漪远走高飞,永远别回来。"
宋翊接过包袱,只觉重若千钧:"那大人您..."
"我自有打算。"赵鸿志转身欲走,又停住脚步,"对了,岳父生前说过,泉州港隐藏着一个大秘密,关乎清漪身世。若有机会...你们自己去发现吧。"
正午时分,赵府张灯结彩,却弥漫着诡异的气氛。宋翊拖着伤痛之躯,躲在回廊暗处观察前院动静。马明远带着大队人马,抬着聘礼浩浩荡荡而来。赵鸿志强颜欢笑,在前厅接待。
宋翊目光搜寻着小翠所说的阿福,果然在随从中看到一个精瘦的年轻人,不时焦急地东张西望。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相接,阿福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突然,后院传来一阵骚动。宋翊心头一紧,顾不得伤痛,踉跄着向后院跑去。
赵清漪的闺房外,几个丫鬟惊慌失措地喊着:"小姐晕倒了!快请郎中!"
宋翊挤进人群,只见赵清漪面色惨白地躺在床上,嘴角有一丝可疑的白沫。赵鸿志和马明远闻讯赶来,马明远脸色铁青:"怎么回事?"
赵鸿志故作惊慌:"怕是旧疾复发...快,去请李郎中!"
趁乱中,宋翊与赵清漪的手指轻轻相触。她的指尖在他掌心悄悄划了几下——是"三"字!她在告诉他,三天后的计划!
马明远狐疑地看着"昏迷"的赵清漪,突然命令:"把我带来的大夫叫来!"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上前诊脉,片刻后皱眉道:"小姐脉象紊乱,似有中毒之象。需立即施救,否则..."
马明远脸色阴晴不定,最终咬牙道:"那就治!聘礼先放下,婚事等小姐好了再说!"
宋翊暗自松了一口气——赵鸿志的计划成功了!但当他看向知府大人时,却发现对方面如死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马明远正阴笑着抚摸赵清漪的琴,手指有意无意地敲击琴底...
他知道了!宋翊心头大震。马明远知道《地理水法总诀》藏在琴中!
当夜,宋翊拖着伤痛的身体,悄悄来到赵清漪闺房后的花园。小翠早已等在那里,引他进入。
赵清漪已"苏醒",正焦急等待。见到宋翊,她眼泪夺眶而出:"你怎么这么傻...伤成这样还来..."
宋翊握住她的手:"小姐才是真傻,怎能轻生?"
"我...我只是不想连累更多人。"赵清漪泪眼婆娑,"父亲今日冒险下药,马明远已经起疑。他若发现琴中秘密..."
"所以我们必须在婚礼前行动。"宋翊取出图纸,指着港口一处,"这里是整个风水杀局的'元关窍',只需将这条直道改为三折曲水,就能破解。而三天后的戊寅日,正是九星连珠的吉时,效果最佳。"
赵清漪仔细查看,突然指着图纸边缘一处小标记:"这是什么?"
宋翊凑近一看,那是一个几乎不可见的小符号,形如浪花中托着一轮明月。
"这符号..."赵清漪声音颤抖,"我见过!祖父留下的玉佩上有这个标记!他说这是...这是我生母留下的唯一信物!"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泉州港不仅是一个风水杀局,更可能与赵清漪的身世有关!
"三日后。"宋翊坚定地说,"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去港口一探究竟。"
赵清漪点头,从枕下取出一把精致的匕首:"带上这个。若事不可为...至少我们努力过。"
宋翊接过匕首,心中五味杂陈。窗外,一轮残月高悬,照着一对苦命鸳鸯的誓约。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