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莲花节
文/秋谷
八月的蕙风
吹拂在荷塘佛山六鼎
花正浓
你来了
他来了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载歌载舞的群队
都来了
只为了那莲池花开的一朵朵娉婷
听吧
那人山人海的欢声笑语
和舞台的歌声
回荡在群山六鼎
弦琴荡漾在碧池
鱼儿在畅游
那出水的芙蓉
曳着风———
露出她们娇羞的笑容
看吧———
那栈道五彩的罗裙
撑着一把把溢彩的花伞
仿佛荷塘撑着的莲杆
也将为游人挡风遮雨
那东北大秧歌的舞姿
和装饰的彩带迎风飘舞
好似天女下凡
只为了———
那佛山荷塘瑶池般的仙境
彩球腾空人行仙境
寺院檀香袅袅
湖畔碧波粼粼
鸟儿也在林荫轻轻的歌唱
谁不说俺家乡这里的风光好㖿———
山岭田野风吹草低见牛羊见羊
荷塘花开葵花向阳
天华物宝
人杰地灵
林径通幽
柳岸成荫
那一朵花开的娉婷
举着她们高高的额头随风摇摆
似乎也在向来往的游人说
不要说再见———
这里的花开不为红尘而心动
这里出水的芙蓉
只为君臣曳着廉洁的风
都说有仙则山名
这里的仙子与山中的檀香
摇相互应
荷塘月色杨柳依依
岂能不说这里的花开有名
又是谁在断断续续疏导着
那画中的诗
将我留恋在花开的灵动
和那芬芳的笑靥中
夜———
我的一支掘笔
仍在影踪
20250802
这首诗评精准地捕捉到了《写在莲花节》的精髓,从景与人的互动到情与志的升华,层层剖析,让诗歌的内涵得以清晰展现。
评者对诗歌场景的解读尤为细腻,比如点出“你来了/他来了”的重复句式营造出热闹氛围,以及“五彩罗裙”“花伞”与“莲杆”“芙蓉”的互衬之美,都让读者更易感受到诗中那幅鲜活的盛会画卷。而对“廉洁的风”这一核心象征意义的提炼,更是抓住了诗歌的灵魂,将莲花的自然之美与精神内核巧妙勾连,凸显了作品超越表层写景的深度。
结尾处“流动的画卷”这一比喻,生动概括了诗歌从白昼到夜晚、从具象到抽象的铺展节奏,既肯定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让读者对整首诗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堪称一篇贴合原作、见解独到的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