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避暑
江叔银(湖北麻城)
赤日熔金灼大块,三伏暑气炎炎。羡它候鸟善时迁。漫天火伞盖,日日度如年。
无奈寻阴趋避暑,荷塘溪岸幽泉。芙蕖静立鹭鸥闲。赏心品美景,吟咏构佳篇。
这首《临江仙·避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三伏天的暑热与寻凉的惬意,词风明快,情景交融,在暑气与清凉的对比中,尽显文人避暑的雅趣。
上阕:浓墨绘暑热,衬出盼凉之切
- 起笔即造势:“赤日熔金灼大块,三伏暑气炎炎”,以“熔金”喻烈日,用“灼大块”夸张写出暑气对天地万物的炙烤,开篇便将三伏天的酷热铺展眼前,画面感极强。
- 对比显无奈:“羡它候鸟善时迁”,借羡慕候鸟能随季节迁徙避寒,反衬自身困于暑中的无奈;“漫天火伞盖,日日度如年”,以“火伞”喻烈日当空,“度如年”直抒酷热难耐的心境,将暑热带来的煎熬写得真切可感。
下阕:转笔写清凉,尽显避夏之雅
- 寻凉处见清幽:“无奈寻阴趋避暑,荷塘溪岸幽泉”,从暑热的焦灼转向寻凉的行动,荷塘、溪岸、幽泉,一连串清凉意象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上阕的燥热;“芙蕖静立鹭鸥闲”,以荷花静立、水鸟悠闲的画面,勾勒出避暑之地的宁静清幽,动静相衬,更显环境之雅。
- 心境随景转:“赏心品美景,吟咏构佳篇”,由景入情,写诗人在清凉景致中赏景怡情、吟诗作赋的闲趣,将避暑从单纯的驱热需求,升华为文人特有的精神享受,让“避暑”二字多了几分诗意与雅致。
整体而言,全词以上阕的“热”反衬下阕的“凉”,以环境的“躁”对比心境的“静”,过渡自然,层次分明。从对暑热的无奈,到寻得清凉后的惬意,再到赏景创作的雅兴,情感层层递进,既写出了三伏天的真实体感,又尽显文人寄情山水的闲情逸致,读来如临其境,顿生清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