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永哲
作为新疆天津商会副会长,我所在的天津建新泰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和天津亨通利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有幸参与了国家重点项目——新疆乌尉高速公路的建设。这条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正是横亘天山的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长22.13公里。它的贯通将彻底改变新疆的交通格局,使乌鲁木齐与库尔勒两大城市群的通行时间缩短至30分钟,真正实现“新疆无南北疆”的愿景。
天山胜利隧道进口端
2024年11月28日,我在施工现场激动地向大家报喜:这条22.13公里长、三条并联的世界级隧道即将于下月全线贯通!那一刻,近千个日夜的奋战与坚守化作自豪,涌上心头。
挑战极限,勇闯“生命禁区”
天山,这座横亘新疆中部的巨型山脉,地质条件之复杂举世罕见。隧道施工面临“五高”挑战——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高环保要求、高寒、高海拔。最大地应力高达21.8兆帕,相当于每平方厘米岩石承受218公斤的压力,是普通岩层的50倍!这意味着随时可能遭遇岩爆,其破坏力堪比4-5级地震。
更严峻的是,隧道需穿越16个断层破碎带,其中12个集中在进口端。去年8月,我们遭遇了地质勘察中未发现的第13个隐性断层。强风化花岗岩如同被烈日暴晒的塑料布,一碰即碎,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塌方。面对危机,我们紧急组织院士专家团队,创新采用“迂回导洞工法”,最终破解了这一“拦路虎”。
科技赋能,“长隧短打”创奇迹
传统方法挖通22.13公里隧道需12年,但我们以“三洞+四竖井”方案提速:刀盘直径8.4米的“开路先锋”中导洞每日掘进10-15米,为左右主洞开辟多工作面,分段同步施工。
4年来,这支团队日均工作14小时,在零下30℃的极寒中与风雪抗争,在缺氧的高原上与时间赛跑,硬是在这“世界屋脊”上凿出一条通途。
天山胜利隧道TBM施工中
青春热血,雪域铸丰碑
项目现场不乏“00后”的身影。这些年轻人主动请缨扎根一线,每日清晨7点半进洞,深夜9点才返回宿舍。他们像雄鹰般翱翔在雪山之巅,用青春诠释着“能吃苦”的品格。作为老党员,我常提醒团队:“敬畏自然,但绝不畏惧困难。科学是破解险阻的利刃!”记得在指挥部山上落石砸烂天窗的危急时刻,在施工便道结冰导致车辆失控的险境中,我和团队一次次挺身而出,保护了公共财产和职工安全。
2024年11月15日,左、中、右三洞进度条逼近终点。2024年12月30日,这条“钢铁巨龙”彻底贯通天山!通车后,它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更是一代建设者献给祖国的壮美诗篇。
天山作证,胜利属于每一个无畏的攀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