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塬村,位于黄堡公社驻地东南四点五公里的原上。共三百七十二人。据传,宋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前,因村的四周低凹,文姓居此地,名“文家圪塔”,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因“圪塔”二字含贬义,更名“文明原”。
文明塬四圣庙(清)。位于文明塬村圪瘩组(二组)南,坐北朝南。屋顶为硬山式两面坡。面阔1间3.9米,进深2间4.5米,山墙厚0.39米。各柱隐于墙中,檐柱为方柱,2.74米,柱径0.18米。后檐墙已倒塌,山墙残破。庙内东西山墙上留有壁画,保存较好。脊檩坊下题字:“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巳阳月十六日未时立柱上梁大吉大利合社人等敬立。经理督工人张子孝、杨积发、杨生金、杨生智、张兆奎、任开泰、梁积财。木匠陈、萧师杨振海,泥水匠杨口口”。前后檐椽上用苫砖。屋面为青瓦,使用筒瓦、滴水,装饰花脊,螭吻无存。墙体为青砖包土坯心。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
马王爷是道教护法神华光大帝的民间称谓,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等,以生有三只眼为显著特征,掌管火部并兼具降妖伏魔的职能。
马王爷在道教体系中被尊为华光大帝或灵官马元帅,是护法四帅之一(与关公、赵公明、温琼并列),主司火部,同时具备降妖伏魔、巡察善恶的职能。其形象最显著的特征是额生三眼,民间俗语“马王爷三只眼”即源于此,象征其能洞察三界、明辨是非。
马王爷本名马灵耀,传说为火之精化身,受封“金臂圆光火犀大仙”,掌管南极天枢院,统领六天吏兵。
部分典籍将其与《西游记》中的华光菩萨关联,称其因剿灭毒火鬼王被贬为五显灵官。一说为西汉匈奴降将金日磾,因养马有功被神化为马神。
另一说明朝名将马芳因戍边功绩被民间奉为马王爷。少数传说称其受如来点化,第三只眼为佛祖所赐,能通三界。
旧时陶瓷业、搭棚业、武师等奉其为保护神,闽粤客家人更尊其为火神兼财神。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为马王爷诞辰,部分地区会为骡马更换新鞍具以示崇敬。
牛王保牲畜,山神保平安,土地爷保丰收,三石保人丁兴旺,也叫三石母建塔。因供奉四神,称四圣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