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军旅岁月 畅叙家国情怀
原红旗公社1977年涉
核老兵八一建军节联谊纪实
作者:李安民
2025年8月1日,韩城市新城区禹龙宾馆二楼“少梁厅”内气氛热烈而庄重,原红旗公社1977年涉核部队的老战友们在此齐聚,共庆建军节。本次聚会由五星村的王万林主持,王万林、文兆锐、陈贵学、薛启忠四位老战友牵头主办。
对这些已年近七旬的老兵而言,每年的相聚都是他们心中最期待的盛会。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重温军旅岁月,畅谈家国情怀,回忆往昔并肩战斗的日子,是他们一生难忘的荣耀时刻。
上午9时许,主办聚会的四位五星村老兵便早早到场,精心布置会场。他们虽已年过古稀,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岁月的故事,却仍脚步轻快地穿梭忙碌。为陆续赶来的战友们分发特意定制的军绿色带领T恤时,胸前醒目的八一红五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涉核老兵”字样,映着他们鬓角的华发,仿佛在诉说曾经的热血与荣耀。热情地倒茶递烟间,往昔情谊也在悄然升温。
10时过后,老战友们陆续如约而至。一见面,这些七十岁上下的老人便紧紧握手,有的两鬓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有的额头布满皱纹却笑得分外真切,问候声里满是岁月沉淀后的亲切。三两寒暄后,自然而然就聊起了当年在部队的点点滴滴:谁曾背着探矿仪,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山里勘探铀矿——那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金属原料;谁在钻探连守着轰鸣的钻机,日复一日钻探取样;谁在普查连扛着工具,在崇山峻岭间打坑道、挖槽探;谁又把家中寄来饱含温暖的手工鞋垫,悄悄送给了脚磨出血泡的新兵。这些回忆里,有钻探连钻机震得人手心发麻的日夜,有普查连抡镐挥锹时汗水浸透军装的艰辛,有狂风裹挟着沙石打在戈壁滩上的生疼,更有寒冬腊月的刻骨记忆——呼出的白气瞬间化作白霜,附着在眉梢鼻尖,脚上的大头鞋冻得像铁疙瘩,跺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可即便如此,却从未有人喊过一声苦。这些故事在你一言我一语中生动再现,仿佛当年营地篝火旁谈天说地的夜晚就在昨天。
聚会正式开始,王万林沉稳地把控着现场节奏,全场迅速安静下来。随后,1977年涉核老兵、战友协会负责人王建中走上前致辞。他两鬓虽已斑白,声音却庄重而有力,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各位老战友,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相聚。今年是建军98周年,看着日益强大的人民军队,我们这些老兵满心骄傲与自豪!同样值得铭记的是,今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我们守护至今。还有今年备受期待的九三大阅兵,我们盼着再次看到那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大场面,感受祖国的强大力量!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国家从艰难起步走向繁荣昌盛,这一路,值了!”
话音稍作停顿,王建中神情变得愈发肃穆:“现在,让我们怀着沉痛与敬意,为革命烈士徐建学,以及这些年离我们而去的老战友默哀。”全场老兵闻声,整齐起身,垂首静立。有的老人两鬓白发在静默中微微颤动,有的额头皱纹里似乎凝着往事,大厅内一时间只剩轻轻的呼吸声。大家的思绪都回到了那个暴雨如注的日子,徐建学在钻探三连,为了抢救国防施工的钻探设备,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推开身边战友,自己却被无情的洪水瞬间吞没,永远地留在了那片他奉献青春、守护过的土地上。这份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以及对烈士的缅怀追思,在这无声的默哀中愈发浓烈深沉。默哀完毕,王建中语气轻柔却饱含深情地说:“给老伙计们,敬上一杯酒吧。”众人纷纷为桌上的空杯斟满酒,抬手洒下,酒水落地的声响,仿佛是与逝去战友跨越生死的对话,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不舍。
接着,王建中与大家分享了协会的近况,也关切询问了战友们各自的生活。言语间,既有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深情回顾,也有对当下安稳生活的珍惜感恩,更有对战友们的殷切叮嘱——保重身体,常来常往。每一句话都情真意切,说到了老兵们的心坎里。最后,他特意提高音量,激动地说道:“各位老战友,咱们是1977年的兵,明年2026年,就是咱们涉核老兵参军50周年大庆了!到时候,咱们一定要再热热闹闹地聚一场,一个都不能少!”话语刚落,全场顿时掌声雷动,老兵们虽眼角眉梢刻着岁月的痕迹,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对明年相聚的憧憬溢于言表。
合影环节,换上定制T恤的老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身姿挺拔。虽已年近七旬,有的两鬓霜白,有的额头布满皱纹,却难掩那挺直的腰杆、明亮的眼神里透出的当年英气。这便是“兵心不改,军志难移”——军装虽已脱下,军人的魂与志,早已刻进了骨子里。看在眼里,让人由衷感慨:当过兵的人,这份赤诚与坚毅,真是一辈子都磨不掉。
活动最后,全体战友齐声高唱《战友之歌》。熟悉的旋律响起,歌声里有青春的热血,有岁月的沉淀,更有“一辈子亲如兄弟”的深厚赤诚。歌声洪亮而激昂,在大厅内久久回荡,将这份跨越数十载的战友情谊与家国担当,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老兵的心底,成为他们生命中永不褪色的珍贵记忆。
【作者简介】
李安民,陕西韩城人,古稀未伏枥。退役军人、退休警察,中共党员。半生戎马淬铁骨,解甲笔耕仍执戈:数百篇文学及新闻作品见诸报端,散文《老巷里的善念》获2025年“星耀华夏·盛世好文学”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兼任职工摄影协会光影逐梦人,投身秦东救援、退役军人服务、红十字三支志愿队伍,以志愿者身份始终冲锋在前;更以数十载热忱为“月老”,牵成百余美满姻缘。四徽铭心:军徽烙魂,警徽铸志,党徽涤念,志愿徽暖众生。黄土地的沟壑间,他如生命棱镜,折射赤诚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