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202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
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
“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下面,就跟小编一起走进校园,感受各地特色“非遗”之美。
四川成都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美称,
成都市胜西小学打造了一座校园漆器博物馆。
博物馆设有漆器文化历史流派廊区、漆画展示区、成都漆器文创延展区等区域,
为学生创设更宽更深的学习空间。
在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
“迷上珐琅彩”艺术课成为孩子们最爱的“第二课堂”。
拓图、掐丝、调砂、点蓝……
同学们沉迷在掐丝珐琅技艺学习中。
陕西兴平市逸夫小学,有一个特别的社团,
那就是非遗文化秦腔社团。
同学们描眉定妆、粉墨登场。
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秦腔的走位和唱法。
云南省镇沅县者东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
学生们跳起了拉祜族的非遗舞蹈——蜂筒鼓舞。
蜂筒鼓舞的表演形式多样,舞蹈场面壮观,
节奏有力,舞姿热情粗犷。
在江苏徐州睢宁县菁华学校的校园里,
小学生们欢快地跳起睢宁落子舞。
睢宁落子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被江苏省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江温州龙港市宏程小学,
学生们正在练习刚柔拳法。
刚柔拳法是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拳术古朴大方、刚中带柔,
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三实验小学,
学生们打起日照市非遗项目“罗汉地功拳”。
罗汉地功拳功夫独特,实用性强,
是强身健体的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