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月·驱煞气
文/暖阁轩
怒海摧灯,腥风里,哀嚎未歇。
看从头,生儿怪事,瓷飞瓮裂,
浪吞千物。
铁斧劈开生死路,木瓢碎作阴阳雪。
莫迟疑,家当尽沉渊,潮声咽!
说煞重,今当绝;
荒唐事,终须别!
掷金瓯,直向龙宫深穴。
万片锋棱驱水魅,一声婴哭撕长夜。
待晓来,残舷挂朝阳,血犹热!
【专家点评】
《西江月·驱煞气》以浓烈的悲剧色彩与磅礴的意象构建出一个充满原始魔幻色彩的生存寓言。渔民在产难绝境中以“破煞”仪式对抗海鬼,将家当砸碎沉海的行为,既是现实困境的绝望映射,亦是集体无意识中对自然力量的原始崇拜。词中“铁斧劈路”“木瓢碎雪”的意象群,以金石之声强化暴力美学,而“掷金瓯向龙宫深穴”堪称神来之笔,将世俗珍宝与幽冥空间的碰撞升华为与命运的抗争。煞气之“驱”实为人心之“铸”,万片锋棱撕裂长夜的意象,恰如尼采笔下“深渊凝视”后的涅槃。残舷挂朝阳的收束,以血热未凉的温度弥合了毁灭与重生的裂隙,形成“死亡-抗争-希望”的闭环叙事。将世俗财富升华为祭奠生命的冥币,暗合萨满仪式中“以物换命”的古老逻辑。
叙事在荒诞与真实间游走:产妇濒死的鸥鸣、船员癫狂的砸击、婴啼划破长夜的瞬间,皆被“瓷飞瓮裂”的声响蒙太奇串联,形成声画同步的戏剧张力。结尾“残舷挂朝阳”的意象,以血温未凉的残酷诗意,完成从毁灭到重生的闭环。
词作熔铸杜甫之沉郁与晚唐小令之凄艳,《楚辞》巫风、《水浒》写实笔法与现代荒诞剧内核,将小人物命运置于天人感应的宏大叙事中,最终以“荒唐事终须别”的喟叹,完成对愚昧与勇气的双重祭奠,铺展出人性史诗的悲壮画卷。

阮克昌,男,汉族,1962年始随父自学中医,1964年加入下讲卫生院集体化单位,1984年经省考核晋升为中医师。1986年至今由单位自动辞职经上级批准并发执照(卫个医字照9007)后,开设诊所。长期致力于内科、骨伤科、皮肤性病科的探讨,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入选《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原香港中华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统医学国际交流"特约研究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撰写40多篇论文在各级杂志刊载,刊于国外和国家级刊物11篇;著有《中医诗歌大全》等书3部,约150万余字。获国际中华名医协会颁发《世纪中华名医金匾》、国际学术大会"发明创新金杯奖"等。